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
A.夏季普遍高温 B.季风气候显著
C.冬季南北温差大 D.雨热同期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B.从南往北减少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加 D.从东向西增加
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据此完成4一5题。
4.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一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一线
5.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水乡人家 B.窑洞 C.蒙古包 D.葡萄晾房
6.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 秦岭淮河一线大体是我国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D.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8. 我国风力侵蚀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 B.黄土高原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 “春风不度玉门关”“杏花春雨江南”所描写的景观分别出现在我国的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C.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
10.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形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是( )
A.南北跨纬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 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
C.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 D.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
12.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C.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D.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方为界
13.“大兴安岭以东,淮河以北,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平原
15.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人口稀少 C.化肥、农药不足 D.水资源短缺
如图是小明同学和小敏同学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16~18题。
16.“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地形特征,描述的是(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7.有关小明在旅途中的见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携带的衣物中有鸭绒服 B.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C.可可西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D.念青唐古拉山具有雪域牧场风光
18.小敏所到的“层层叠叠的梯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读我国四地景观图,完成19、20题。
19.有关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小
B.乙地风沙大,地表千沟万壑
C.丙地四季常绿,季节变化不明显
D.丁地林海雪原,有东北虎出没
20.适宜冬季避寒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丁地 D.丙地
二、非选择题
21.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1)写出图15中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A是 地区,B是 地区,C是 地区,D是 地区。
(2)图16中甲、乙两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天山附近的是 ,这个少数民族是____ 族。
(3)下表中两种生产活动分布于图15中标出的某山脉两侧,在下表中填写这座山脉的名称。
(4)C地区和D地区分界线经过 和 一线。其大致也是
的分界线。
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工业基地是_____(填字母)。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____(重或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_____。
(3)乙工业基地位于____(辽宁或吉林)省的中南部。该地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便利的_____(铁路或内河)运输,是乙工业基地发展_____(钢铁或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23.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2)在西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3)西北地区是一个以________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24. 读我国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秦岭、淮河标注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我国各地饮食差异。乙地区________(农作物)种植广泛,以该作物为原料的风味食品有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糍粑等;丙地区________(农作物)种植广泛,以该作物为原料的风味食品有馒头、包子、花卷、饺子等。
(3)甲地区和乙地区相比,夏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地区;丙地区和丁地区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地区。
(4)在一次旅游博览会上,某一参展省区展示的传统民居的景观图片(下图),多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这种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填“大”或“小”),墙体高,反映了当地________(填“湿热”或“干冷”)的气候特征。
答案
1-5CAACA 6-10DACDD 11-15ABCDD 16-20CBBDB
(1)青藏 西北 北方 南方 (2)甲 维吾尔 (3)大兴安岭 (4)秦岭 淮河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暖温带和亚热带;旱地和水田
22、 (1)C
(2)综合性 上海
(3)辽宁 煤 铁 铁路 钢铁
23.(1)高原、盆地
(2)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3)干旱
24. (1)图略
(2)水稻 小麦
(3)甲 丁
(4)乙 大 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