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 _________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考情分析】
多以考古资料、图片、文学作品创设情境,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的传承,感悟家国情怀。
【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运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孔子、老子学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形态转型的重要时期。
社会转型:
一是指社会体制的转型,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转变。
二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的地位、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的变化。
三是指社会形态的变迁。即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社会转型不是社会局部的改变,而是社会整体系统全面的结构性的调整转化。“转”是一种状态,一个历史阶段,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因而具有明确的时代特色。
【核心知识】
1、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原因、表现) 2、商鞅变法
3、小农经济(产生条件、特点、影响) 4、土地制度的变化(原因、过程、影响)
5、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6、百家争鸣(背景、主张、影响)
【阶段特征】
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解放的社会转型时期
1、政治:诸侯争霸,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变法运动的兴起,贵族分权体制向官僚体制过渡,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过渡,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2、经济:耕作方式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小农经济。手工业从“青铜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
3、文化:“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学术领域异常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艺术取得重要成就,出现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4、民族: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加强,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带着问题重温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
2.重温教材,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3.华夏认同的影响是什么?
4.简述百家争鸣各家的主张学说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归纳总结】:
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商鞅变法前,秦人的典籍中几乎找不到“德”“仁”“义”一类字眼,而多的是“吉凶”“祸福”“利害”等概念。商鞅反对以“礼义”治国,以“霸道”说孝公,提出强化君主集权、厉行法治、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等功利主义理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20年。他利用秦人宗法观念淡漠的传统,对反对变法的太子势力严厉镇压,限制和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进而建立君主的绝对权成和崭新的宗法秩序。
——据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順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改革的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改革。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归纳总结】:
三、夯实巩固
1、完成课后探究与拓展的相关习题
2、即学即练【高考真题】
1、(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2、(2019·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3、(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故答案为: B.
4、(2018·全国Ⅲ卷·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5、(2020·山东卷)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答案】D
6、(2018·全国Ⅰ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归纳总结】:
四.拓展延伸
【选修内容链接】
选官:
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法治: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邻国的官员叔向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仪。这是最早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德治与法治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孟子虽然说“仁者无敌”,实际上却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相反,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王赢政读过韩非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户籍: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是指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农业:
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每家每户在耕作之余,还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多种样式的金属铸币;
民居:
自先秦以来,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交通: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中医: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战国时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教育: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官学与私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其他诸子的思想也各有特色。
书籍:
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藏书: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存,朝廷设有专门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除了官藏外,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擦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
将天、地、人视为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提倡爱国,家国情怀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春秋时期崇德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孔子提出“为政以德”,
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オ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和而不同
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唯物史观】
1、以唯物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进步,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具体体现在由分封制到郡县制,由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
由对地方的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具体体现在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由最高集团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思想上: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百家争鸣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