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5 14: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时空观念]
【课前预习案】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课标导航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结合“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影响。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外交领域的开创性。 4.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自主学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召开:
(2)内容:
2、成立:(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开国大典:
3、意义:
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中介与桥梁)。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知识拓展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追歼残敌:
2、土地改革:实质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①背景
②依据
③结果
④意义
3、稳定物价:①原因
②措施:
③结果:
预习提醒:“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
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的斗争。人民政府进行的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同资产阶级的一场较量,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表面上“银元之战”采用行政手段,“米棉之战”采用经济手段,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在争夺市场的领导权。
4、抗美援朝:
(1)背景
(2)过程
(3)结果:
(4)影响: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
(1)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包括:
(2)影响:
易错提醒:对“一边倒”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2、外交成就
(1)第一次建交高潮
(2)参加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地点 ②特点
③结果 ④意义
(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 ②确认
③内容 ④意义
(4)参加亚非会议
①召开 ②特点
③成果 ④影响
知识拓展:“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
“同”:一是指与会国家的历史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指与会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 “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拓展: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改革生产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政治
(1)召开一届全国人大
(2)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概念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①性质不同——前者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后者属于政党制度的范围,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职能不同——前者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后者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其决议无法律效力。③产生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3、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知识拓展: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民主政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的核心内容。
【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
【预习检测】
1. 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 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 …… ——黄炎培《天安门歌》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推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3.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落后状况,做了描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4.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周恩来外交语言与下图相符的是(  )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言
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课中探究案】
探究主题一:巩固政权的斗争
史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两个事件
图一 图2
(1)上图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影响?
史料二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
(2)据史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其原因有哪些?
史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存在不同思想和社会制度,但这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3)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
探究主题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1)据材料一,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2)上图反映了什么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下面是1954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统计表。它突出反映了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3)材料三 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分析其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当堂检测】
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2.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
3.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 B.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圆满解决
C.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 D.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4.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5. 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  )
A.缺乏变革的创新性 B.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6. 史料一 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 ——1949年11月周恩来
史料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史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时期:①尊敬时(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1)史料一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
(2)根据史料二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3)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课后巩固案】
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3.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4.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5.材料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以下是1949年《人民日报》部分社论的目录摘编。
时间 社论标题
1月1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
2月4日 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
3月17日 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7月29日 严厉取缔投机活动,保持物价平衡!
9月7日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0月6日 中苏友好万岁!
10月20日 人民民主专政的机构
10月24日 美国反动派必将自食其果
11月13日 严惩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
11月21日 地方人民政权建设的示范
12月4日 战胜财政困难,争取物价稳定!
12月15日 斯大林同志——列宁伟大事业的继承者
《人民日报》的社论折射了我国当时多个领域的走向。依据材料指出其中两个领域的走向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1-5 CAAAA
探究主题一:(1)事件:图一是土地改革运动使农民获得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图二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因:吸取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外交的教训;以苏联未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探究主题二:(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在东北地区。成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东北靠近苏联,便于获得援助。
(2)事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人民代表的来源具有广泛性、民主性。
作用:集中人民意志,充分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当堂检测】1-5 DACDC
6.(1)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中国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实质:维护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启示: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际交流;理性对待他国。
【课后巩固案】1-4 BDCD
5.示例一 政治领域
走向: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说明:成立新中国;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示例二 经济领域
走向: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说明:大力发展生产;打击投机活动,稳定物价;争取财政好转。
示例三 外交领域
走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说明:建立中苏友好关系;反对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威胁;实行“一边倒”方针。
示例四 军事领域
走向: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说明: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准备解放西藏。
(还可从中共执政地位的建立、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等走向加以论述。每个示例中观点正确2分,紧扣材料、至少2例准确的史实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