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作业纸(含选择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作业纸(含选择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5 15: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8 页 共 8 页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作业纸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光荣革命造成英国政体中没有了单一的主导性权力,如何确保拥有实权的国王与每年召开的议会和谐共处,成为政治制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其通过后来形成的政党内阁或说责任政府得以解决,历史学家马考莱将这一解决称为“伟大的制度发明”。这里“伟大的制度发明”(   )
A.使国王逐渐成为无权的虚君
B.践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尚未确立议会高于王权原则
D.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2.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由此可见,《独立宣言》(   )
A.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B.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为分权制衡奠定基础
D.标志着美国赢得独立
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在法国最终建立起共和制度
4.1679年,英国大选首次出现了党派的划分和斗争,而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并不站在国王一边。查理二世被迫接受反对派官员担任大臣,也由此做了未来大多数国王都会做的事:议会代表政治国家之民意,而国王遵循之。据此推断,英国当时(   )
A.国王事实上已“统而不治”
B.光荣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王权已受到议会的有效制约
D.议会选举决定内阁组成
5.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13世纪《大宪章》中“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的思想。“有限王权”是指《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   )
A.仍然拥有行政大权    B.完全“统而不治”
C.失去对内阁的控制 D.必须对议会负责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7.英国内阁依仗其在议会的多数票优势,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即内阁事务。据统计,在1900 年前后,内阁已合法地占用了下院4/5 的议事时间。另据议会记录:1878~1887年,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 年增加到84.5%。材料说明(   )
A.内阁对议会控制变得加强
B.议会未行使监督政府职能
C.国家权力中心转移到首相
D.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完善
8.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将由公众意志托付集体权力的某个人或组织指称为具有人格的“他”,并说“根据国家中每一个人的授权,他就能运用托付给他的权力和力量,通过其威慑来组织大家的意志,对内谋求和平,对外相互帮助并抗御外敌。”美国人在立国之初贯彻这一理念的典型措施是(   )
A.成立联邦政府 B.实行分权制衡
C.保留各州权力 D.调和南北矛盾
9.1782年,英国《议会法》分别禁止接受政府合同的和享有王室俸禄的人担任下院的议员。这一规定(   )
A.剥夺了英国王室的各项权力
B.开创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先例
C.有利于削弱君主对议会的影响
D.方便了工人阶级参与议会政治
10.1713年内阁会议通过的一项法案要求获得枢密院通过,枢密院(全称女王陛下最尊贵的枢密院)则说需要讨论再决定,结果女王要求立即批准,枢密院长向女王强调枢密院的独立性结果导致失去职位。材料说明了(   )
A.内阁权力受到女王制约
B.内阁集体负责制形成
C.女王是英国的权力中心
D.内阁独立性有所增强
11.1877年5月,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根据宪法提前解散了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是在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得了众议院多数席位。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这一现象表明(  )
A.法国政治局势依然动荡
B.法国共和制得以巩固
C.法国共和派拥有绝对的权力
D.法国两党制最终形成
12.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有权任命政府总理和部长等内阁成员,有权要求议会重新审议已通过的法律,并可统率军队。材料表明当时法国(  )
A.总统权力已不再受议会制约
B.总统权力在法律上得到强化
C.行政权已经能够掌控立法权
D.权力的分权与制衡遭到破坏
13.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指出:“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一宣言(  )
A.解决了黑人奴隶的土地问题
B.承认了黑人奴隶的公民权
C.消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
D.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14.1872年明治政府废除了自1643年实施的《禁止田地永久买卖法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873年政府又颁布《地租改正条例》,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以货币形式缴纳。这些措施(  )
A.维持了幕府的经济地位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击了西南强藩的势力 D.加速了农业集约化生产
15.以下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部分),其反映出俄国(  )
1828年,出生于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对哲学有兴趣,喜爱卢梭等人的学说
1847年,回到家族庄园,企图改善农奴生活,因得不到农奴的信任而中止
1853~1856年,作为军人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失败后退役
1859年之后,创办了20多所农奴学校,遭到当局的调查后被迫关闭
A.农奴制改革前夕复杂的社会状况
B.在19世纪前期工业化发展缓慢
C.在启蒙思想影响下近代教育兴起
D.农奴制改革未改变沙皇专制统治
16.1872年,明治政府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1873年,政府又规定:取消过去封建贡租按村摊派,由实际耕种者缴纳的办法,改为由持有土地执照的土地所有者交纳。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村费。这些措施(  )
A.推动了土地所有制革命性变革
B.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民平等
C.阻碍了近代日本资本原始积累
D.确立了封建领主的土地私有制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民国,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报刊、著作中拿破仑名字出现的频率不断提升。据笔者初步统计,民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论著有十余部,在报刊上刊载的以拿破仑为标题的文章达250余篇。这个数量超越了国人对本国历史人物的追捧。尽管由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拿破仑作为民族精神的建构主体一度遭到质疑,但是随着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意识的高涨,拿破仑形象所引发的政治效果,成为凝聚时代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表达了国人反抗国家遭受屈辱的诉求,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赵少峰《拿破仑形象在中国的塑造与传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形象受到质疑和肯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形象在民国时期“塑造与传衍”所体现的时代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的方法。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靠一个好的君主管理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仅靠其一人力量,很难准确、详实地了解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政府部门的全部情况,靠一个人的才智去辨别和筛选那些能够管理公共事务的贤人是有极大风险的。即使有这样杰出的君主,在这种政体下,也很难治理好国家。也就是说人民的命运如果交到君主手中,而自己没有任何发言权,这会造成人民对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智慧难免会缺乏活力,道德会逐步衰退。因此,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属于社会整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行使者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而经过上述各种考虑,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所有的人都亲自参加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
——摘编自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
答案:
一、选择题
1.光荣革命造成英国政体中没有了单一的主导性权力,如何确保拥有实权的国王与每年召开的议会和谐共处,成为政治制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其通过后来形成的政党内阁或说责任政府得以解决,历史学家马考莱将这一解决称为“伟大的制度发明”。这里“伟大的制度发明”(   )
A.使国王逐渐成为无权的虚君
B.践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尚未确立议会高于王权原则
D.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解析:A 马考莱所说的“伟大的制度发明”指的是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使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故选A项;美国践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排除B项;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前英国就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1689年《权利法案》),排除C项;责任内阁制并不是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而是为了解决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
2.1776年7月4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由此可见,《独立宣言》(   )
A.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B.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为分权制衡奠定基础
D.标志着美国赢得独立
解析:B 根据材料“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提出自由、平等的主张,因此材料中《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独立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涉及分权制衡的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平等”“自由”等信息可知,《独立宣言》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强调美国是否独立的问题,故D项错误。
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材料反映出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
B.得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
C.自始至终是正义战争
D.在法国最终建立起共和制度
解析:A 根据材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可知,拿破仑对所征服地区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传播资本主义思想,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A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带有侵略性,引起被征服地区人民反抗,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拥护,B、C两项错误;拿破仑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而不是建立共和制度,D项错误。
4.1679年,英国大选首次出现了党派的划分和斗争,而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并不站在国王一边。查理二世被迫接受反对派官员担任大臣,也由此做了未来大多数国王都会做的事:议会代表政治国家之民意,而国王遵循之。据此推断,英国当时(   )
A.国王事实上已“统而不治”
B.光荣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王权已受到议会的有效制约
D.议会选举决定内阁组成
解析:C 王权已受到议会的有效制约,与材料中“议会代表政治国家之民意,而国王遵循之”相符,故选C项;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与材料中“1679年”不符,排除A项;光荣革命是1688年,排除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与材料中“1679年”不符,排除D项。
5.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13世纪《大宪章》中“法律至上,有限王权”的思想。“有限王权”是指《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   )
A.仍然拥有行政大权    B.完全“统而不治”
C.失去对内阁的控制 D.必须对议会负责
解析:A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故选A项;《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并非完全“统而不治”,排除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与材料中“1689年”不符,排除C项;《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排除D项。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解析:B “取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和“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只有强化中央的权力,才能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故选B项;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二战后,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分权制衡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材料的内容表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没有涉及分权制衡,排除C项;民主自由制度是指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材料的内容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排除D项。
7.英国内阁依仗其在议会的多数票优势,一再更改议会工作日程表,使议案和辩论尽量集中于“国家中心问题”,即内阁事务。据统计,在1900 年前后,内阁已合法地占用了下院4/5 的议事时间。另据议会记录:1878~1887年,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 年增加到84.5%。材料说明(   )
A.内阁对议会控制变得加强
B.议会未行使监督政府职能
C.国家权力中心转移到首相
D.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完善
解析:A 从材料内阁在议会中占多数票、更改议案和辩论内容、占用议会的议事时间等现象,可知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和控制加强,故选A项;英国议会行使的是立法权,没有监督政府职能的职责,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议会和内阁的关系,没有涉及权力中心转移到首相,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内阁对于议会的控制力增强,容易导致议会的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干预,不利于民主政治发展,排除D项。
8.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将由公众意志托付集体权力的某个人或组织指称为具有人格的“他”,并说“根据国家中每一个人的授权,他就能运用托付给他的权力和力量,通过其威慑来组织大家的意志,对内谋求和平,对外相互帮助并抗御外敌。”美国人在立国之初贯彻这一理念的典型措施是(   )
A.成立联邦政府 B.实行分权制衡
C.保留各州权力 D.调和南北矛盾
解析:A 材料中“托付集体权力的某个人或组织”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符合此意,故选A项;分权制衡不符合材料权力集中的含义,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州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调和南北矛盾,排除D项。
9.1782年,英国《议会法》分别禁止接受政府合同的和享有王室俸禄的人担任下院的议员。这一规定(   )
A.剥夺了英国王室的各项权力
B.开创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先例
C.有利于削弱君主对议会的影响
D.方便了工人阶级参与议会政治
解析:C 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削弱君主对议会的影响,与材料相符,故选C项;材料中只是涉及“担任下院的议员”,但未涉及英国王室的各项权力,排除A项;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内阁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开创了与材料中“1782年”不符,排除B项;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而非工人阶级,排除D项。
10.1713年内阁会议通过的一项法案要求获得枢密院通过,枢密院(全称女王陛下最尊贵的枢密院)则说需要讨论再决定,结果女王要求立即批准,枢密院长向女王强调枢密院的独立性结果导致失去职位。材料说明了(   )
A.内阁权力受到女王制约
B.内阁集体负责制形成
C.女王是英国的权力中心
D.内阁独立性有所增强
解析:D 依据材料,1713年内阁会议通过的一项法案要求获得枢密院的通过,女王要求立即批准,但枢密院长向女王强调枢密院的独立性,最终导致枢密院长失去职位,这说明了内阁在处理政务中的独立性增强了,故选D项;1713年的内阁还是英王主导下最高行政机关受英国女王的领导而非制约,排除A项;1721年时任财政大臣的沃波尔实际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所以1713年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
11.1877年5月,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根据宪法提前解散了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是在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得了众议院多数席位。1879年,麦克马洪辞职。这一现象表明(  )
A.法国政治局势依然动荡
B.法国共和制得以巩固
C.法国共和派拥有绝对的权力
D.法国两党制最终形成
解析:B 据所学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仅以一票的多数建立后,君主派仍占优势,但材料反映虽然麦克马洪根据宪法提前解散了共和派占优势的众议院,但是在选举中,共和派再次获得了众议院多数席位,这表明法国共和制得以巩固,B正确;据所学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制建立,法国的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共和派有绝对优势,C错误;两党制在材料中未体现,D错误。
12.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掌握最高行政权,有权任命政府总理和部长等内阁成员,有权要求议会重新审议已通过的法律,并可统率军队。材料表明当时法国(  )
A.总统权力已不再受议会制约
B.总统权力在法律上得到强化
C.行政权已经能够掌控立法权
D.权力的分权与制衡遭到破坏
解析:B 1875年宪法对于总统权力的规定,说明总统权力在法律上得到强化,故选B项;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对议会负责,排除A项;法国的立法权在议会,排除C项;仅是总统对总统权力的规定,无法得出分权与制衡,排除D项。
13.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指出:“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一宣言(  )
A.解决了黑人奴隶的土地问题
B.承认了黑人奴隶的公民权
C.消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
D.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
解析: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项旨在解放美国南部叛乱州黑人奴隶的法令,它使解放的黑奴成为联邦军队有力的同盟军,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并保证了联邦政府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黑人奴隶的土地问题,所以A错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没有体现“承认了黑人奴隶的公民权”,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消除了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所以C错误。
14.1872年明治政府废除了自1643年实施的《禁止田地永久买卖法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873年政府又颁布《地租改正条例》,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以货币形式缴纳。这些措施(  )
A.维持了幕府的经济地位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打击了西南强藩的势力 D.加速了农业集约化生产
解析:B 明治政府允许土地买卖的同时,征收地税,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金,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B正确;幕府政治在明治维新前已经结束,排除A;C与题无关,排除;征收土地税和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无关,排除D。
15.以下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部分),其反映出俄国(  )
1828年,出生于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对哲学有兴趣,喜爱卢梭等人的学说
1847年,回到家族庄园,企图改善农奴生活,因得不到农奴的信任而中止
1853~1856年,作为军人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失败后退役
1859年之后,创办了20多所农奴学校,遭到当局的调查后被迫关闭
A.农奴制改革前夕复杂的社会状况
B.在19世纪前期工业化发展缓慢
C.在启蒙思想影响下近代教育兴起
D.农奴制改革未改变沙皇专制统治
解析:A 根据托尔斯泰的生平可以看出,当时的俄国社会情况复杂,故选A;托尔斯泰的生平中没有反应俄国工业化的情况,排除B;托尔斯泰创办了农奴学校,不能说明近代教育的兴起,排除C;材料中没有农奴制改革的内容,D与题意无关,排除。
16.1872年,明治政府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1873年,政府又规定:取消过去封建贡租按村摊派,由实际耕种者缴纳的办法,改为由持有土地执照的土地所有者交纳。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村费。这些措施(  )
A.推动了土地所有制革命性变革
B.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民平等
C.阻碍了近代日本资本原始积累
D.确立了封建领主的土地私有制
解析:A 明治政府实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有利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土地所有制革命性的变革,故选A;明治政府实现了四民平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故排除C;材料措施废除了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故排除D。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民国,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报刊、著作中拿破仑名字出现的频率不断提升。据笔者初步统计,民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论著有十余部,在报刊上刊载的以拿破仑为标题的文章达250余篇。这个数量超越了国人对本国历史人物的追捧。尽管由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拿破仑作为民族精神的建构主体一度遭到质疑,但是随着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意识的高涨,拿破仑形象所引发的政治效果,成为凝聚时代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表达了国人反抗国家遭受屈辱的诉求,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赵少峰《拿破仑形象在中国的塑造与传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形象受到质疑和肯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形象在民国时期“塑造与传衍”所体现的时代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的方法。
解析:第(1)问,质疑原因:根据“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得出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根据所学,还可从拿破仑称帝,对外侵略等分析质疑的原因。肯定原因:根据“拿破仑作为民族精神的建构主体”得出拿破仑数次挽救危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第(2)问,时代价值:根据“表达了国人反抗国家遭受屈辱的诉求,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有力武器”得出追求民族独立、激发爱国热情。方法: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从坚持唯物史观、辩证的方法、置于特定历史环境等角度分析总结。
答案:(1)质疑原因:拿破仑称帝,对外侵略;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
肯定原因:拿破仑数次挽救危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2)时代价值:追求民族独立;激发爱国热情(或凝聚民族精神)。
方法:坚持唯物史观;辩证全面;置于特定历史环境。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靠一个好的君主管理社会是不现实的。因为仅靠其一人力量,很难准确、详实地了解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政府部门的全部情况,靠一个人的才智去辨别和筛选那些能够管理公共事务的贤人是有极大风险的。即使有这样杰出的君主,在这种政体下,也很难治理好国家。也就是说人民的命运如果交到君主手中,而自己没有任何发言权,这会造成人民对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智慧难免会缺乏活力,道德会逐步衰退。因此,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属于社会整体的那种政府;每个公民不仅对该最终的主权行使者有发言权,而且,至少是有时,被要求实际上参加政府,亲自担任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务。而经过上述各种考虑,显然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所有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但是所有的人都亲自参加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
——摘编自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至少以两个国家为例。)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从而就可得出结论,一个完善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了”等信息,可以确定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理想类型是代议制民主”。进行阐述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靠一个好的君主管理社会是不现实的”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君主专制的弊端、代议制的优点方面进行说明。还联系所学教材内容可以从英国责任内阁制、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作用来举例说明。最后得出结论:代议制以选举方式产生议会或总统,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题在解答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确定明确的论题,然后联系所学举例来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理想类型是代议制民主。
阐述:在君主专制统治下,由于个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君主专制很难治理好国家。而定期参加议会选举是人民参与国家决策的一种理想形式,经人民定期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总统,原则上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他们的决策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如在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从而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而内阁首相是由议会下议院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利益,这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再如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部分组成,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要对选民负责;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总之,在西方近代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中,人民通过选举产生议会或总统,代表人民行使政治权力,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