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学》中考专题测试卷
(物理专题)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
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3、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太空抛物实验,冰墩墩被王亚平轻轻一推,便几乎沿直线匀速飘向叶光富,下列哪一定律能解释此运动现象( )
A.光的反射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欧姆定律 D.焦耳定律
4、若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①物体将没有质量;②摩擦力将不存在;③火焰的形状是球形的;④瀑布将消失。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在学习“液体的压强”时,同学们通过活动体验了“液体内部向各
个方向都有压强”后,物理老师把底部有小孔的空透明矿泉水瓶竖直
压入水中,瓶中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喷泉”。各学习小组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提出了以下四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
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水内部的压强与所处的深度有什么关系?B.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所处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D.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6、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盐(盐水未到饱和),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有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如果减少瓶中水的质量,海绵的凹陷程度会更加明显
B.图乙:如果增加探头在水中的深度,U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减小
C.图丙:如果测出拉开吸盘的力和吸盘面积,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
D.图丁: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顶端打破,水银会喷出来
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符合上述要求的正确电路图是
( )
A B C D
9、小伟给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
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空气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的阻值越大
B.空气湿度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C.当空气湿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6V
D.当电路中电流为0.15A时,空气湿度为50%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组织科技创新大赛,小明在比赛中制作了水位自动报警器,原理图如图所示。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一般的水都能导电),则( )
A.两灯都亮 B.两灯都不亮 C.只有绿灯亮 D.只有红灯亮
11、我国航母飞速发展,电磁弹射势在必行,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舰载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就可以受到磁场强大的作用力,使舰载机迅速获得起飞速度。图中与电磁弹射器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2、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小车撞击木块对木块做功,使木块获得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可反映小车动能大小
D.本套器材只能探究小车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13、在上周的自主复习中物理课代表建议大家“回归课本”,如图是课本上的原图,针对图中情境增加条件拓展科学思维:小强用100N的力斜向上拉着总重为500N的小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10m用了10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一过程中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一定是100N
B.这一过程中100N的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一定是1000J
C.这一过程中小车的速度为1m/s
D.这一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一定等于500N
14、如图所示,一根质地不均匀的硬棒重心在O点,将硬棒通过绳1悬挂于A点,2、3为两个支架,在绳与两支架的作用下,硬棒水平静止,此时绳与支架均对硬棒有弹力(绳的形变忽略不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硬棒保持平衡的是( )
A.仅撤去支架2 B.仅撤去支架3
C.同时剪断绳1和撤去支架2 D.同时剪断绳1和撤去支架3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V1、V2的量程均为0~3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Ω,2A”,某一特种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5V。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最大范围内调节滑片P,其中一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5V~3V
C.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3Ω~50Ω
D.小灯泡的功率范围为0.1W~1.25W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多种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
于制造业。现小明同学测量某一实心复合材料块的密度,
测材料块质量托盘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
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材料块质量为_______g;按照图
乙和图丙所示,通过观察量筒水位的变化,可获得该
材料块的体积,若按照图丙中眼睛从B处读数,会导
致所测密度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
“无误差”);纠正错误后,材料块的
密度是______________kg/m3。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实验中,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利用这类透镜来矫正_________眼的视力缺陷。
18、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同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_______。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木板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
19、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2,瓶盖面积为7厘米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___毫升水。
20、把质量分别为mA和mB,体积为VA和VB的A、B两物体放入盛水容器中,当物体A、B静止时位置如图,则此时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B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表示)。
21、如图是两灯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两灯额定电压均为6V。若将两灯并联后接入电路,则干路电流最大为________A;若将两灯串联后接入电路,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源电压最大为________V。
2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白炽灯泡L1标有“5V,0.25A”,白炽灯泡L2标有“6V,3W”,R的阻值为10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____更亮;只闭合开关S2时,R的功率为_______W。
23、小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到修理汽车的叔叔使用扳手时,还在扳手手柄上加了一个套筒,如图甲所示。于是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轻质杠杆的动力大小与动力臂的关系。
(1)测量时,总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动力臂,多次测量,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动力随动力臂变化的图像,则杠杆左端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_N(杠杆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cm),小明发现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如图丙中阴影部分)总相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40分)
24、小文同学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如图甲所示,长、宽、高均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比下表面更为粗糙,放在由电机驱动的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
(1)请画出电机顺时针匀速转动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并标注力的符号。
(2)若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
(3)先后用上、下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进行实验,绘制出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当较粗糙的上表面贴放在传送带上进行实验时得到的实验图象应为________(选填图象编号)。
(4)本实验采用传送带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5、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通过比较________两图,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
(4)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
(5)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10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________Pa。
26、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三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4个(5Ω、10Ω、15Ω、2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静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原因是电阻R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I-R图象,由此可得,当电压一定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静同学继续探究,再次换接50Ω的定值电阻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原来的3V,为了完成这次实验,她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__。
A.调高电源电压 B.再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 C.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
(6)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本实验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______。
2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平衡后,如图乙,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所用钩码的规格都相同)。
(3)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使杠杆平衡,收集多组数据,其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4)看图丙的漫画,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小兔分得的萝卜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猴的。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28、如图甲所示,均匀圆柱体A和薄壁圆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B的底面积为
2×10-2m2,其内部盛有0.2m深的水,g=10N/kg。求:
(1)容器中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现将A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1000Pa,容器B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1500Pa.求A静止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
29、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1.2安。
①求电源电压U;
②若在电路中接入一个电阻R2,使得接入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0.4安,求R2的阻值。
30、小宸利用一个电池组,两只电流表(A1和A2),一个开关,一个阻值为R0=15Ω的定值电阻和若干导线,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设计好电路并正确操作,发现A1、A2的示数如图所示。
(1)A1、A2的示数I1、I2分别是多少?
(2)在你不确定电路设计的情况下,请判断电阻Rx可能的阻值为多少?
31、某同学锻炼时,双脚并拢,脚尖O触地,脚后跟踮起,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手臂水平,A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此时墙壁对手掌的支撑力F如图所示,不计墙壁对手掌的摩擦力。(1)以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F的力臂L。
(2)该同学质量为50kg,则墙壁对人的支撑力约为_________N。
(3)若增大脚尖与墙壁的距离,手臂仍然水平支撑在墙壁上,支撑力F如何变化?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2、在建设桥梁时,需将一重为3×104N正方体桥梁部件从运输船上转移至河水中。
(1)用吊车将该部件从运输船上匀速向上提升,如图甲所示。20s时间内,拉力F对部件做了6×104J的功,计算这个过程中:①拉力F做功的功率;②部件上升的距离。
(2)如图乙所示,缓慢的将部件匀速投入水中。水对部件下表面的压力记作F1,水对部件上表面的压力记作F2,二者与部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水的阻力)。求:图丙所示过程中,部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CB 6---10 ACCDD 11---15 ADCAD
二、填空题
16、26.4;偏小;0.88×103。
17、12.0;放大;远视。
18、(1)右;(2)相对运动的方向。
19、受力面积;等于;480。
20、ρgVA;mBg。
21、1.5;8。
22、L1;0.4。
23、(1)测量力臂;(2)1.5;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24、(1);(2)1.2;(3)接触面粗糙程度;①;
(4)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或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运动速度有关)。
25、(1)不漏气;(2)B、D;(3)液体密度;(4)相同;(5)1000。
26、(1)
(2)短路;(3)右;
(4)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B;(6)B。
27、(1)左;(2)2;(3)B;(4)小于。
四、解答题
28、(1)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S容h水=2×10-2m2×0.2m=4×10-3m3,
由ρ=m/V可得,容器中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4×10-3m3=4kg,
则容器中水的重力:
G水=m水g=4kg×10N/kg=40N;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2m=2000Pa;
(3)将A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Δh=Δp水/ρ水g=1000Pa/1.0×103kg/m3×10N/kg=0.1m,
则A排开水的体积:
V排=S容Δh=2×10-2m2×0.1m=2×10-3m3,
A静止后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3m3=20N;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由p=F/S可得,容器对地面压力的增加量即A的重力:
GA=ΔF容=Δp容S容=1500Pa×2×10-2m2=30N,
又因A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容器底部对A的支持力:
F支=GA-F浮=30N-20N=10N。
29、①电路为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
1.2安,则电源电压:U=I1R1=1.2A×10Ω=12V;
②若在电路中接入一个电阻R2,使得接入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0.4安,连接方式有两种:
一是将R2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电流应减小0.4A,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I串=I1-0.4A=1.2A-0.4A=0.8A,
电路中总电阻为:R总=U/I串=12V/0.8A=15Ω,
R2的阻值为:R2=R总-R1=15Ω-10Ω=5Ω;
二是将R2并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电流应增加0.4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增加的0.4A即为通过R2的电流,即I2=0.4A,R2的阻值为:R2=U/I2=12V/0.4A=30Ω。
30、(1)A1表的量程是0.6A,分度值是0.02A,故I1=0.3A;A2表的量程是3A,分度值是0.1A,故I2=0.9A;
(2)因为A1表和A2表的示数不同,所以,R0与Rx不可能串联,那么,R0与Rx一定并联,根据电流表的接法不同,有四种情况:
①A2表测总电流,A1表测Rx电流:Rx=U/Ix=(I2 I1)R0/I1=(0.9 0.3)/0.3×15Ω=30Ω;
②A2表测总电流,A1表测R0电流:Rx=U/Ix=I1R0/(I2 I1)=0.3/(0.9 0.3)×15Ω=7.5Ω;
③A2表测Rx电流,A1表测R0电流:Rx=U/Ix=I1R0/I2=0.3/0.9×15Ω=5Ω;
④A2表测R0电流,A1表测Rx电流:Rx=U/Ix=I2R0/I1=0.9/0.3×15Ω=45Ω。
31、(1)
(2)187.5;(3)变大;
动力臂会减小,阻力臂会增大,
阻力(人的重力)大小不变,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人受到
的支撑力会变大。
32、(1)①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00W;
②部件上升的距离为2m;
(2)部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1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