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两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基本概况,使其能够选择典型的民族民主运动,组织和运用材料,阐释两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结合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两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时空分布;提供相关材料,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引导学生认识现代战争对不同文化碰撞与交流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选择战争影响向文化的典型事例,组织和运用材料,从战争影响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理解古代、近代、现代战争对文化的多元影响,认识战争在破坏人类文化的同时,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两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2. 二战以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战争对文化的多元影响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现代战争莫过于一战和二战了,这是一张被修复的一战照片,大家来猜一下,这些士兵是来自哪里的? 从肤色中我们猜测,他们可能是来自非洲的士兵。是的,在一战中,有将近200万非洲人参战,除却战场伤亡,还有30万人死于徒步搬运。我们知道,在一战中非洲并非主要战场,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非洲士兵呢?他们是为谁而战斗? 【新课讲述】 【教学环节1】一战的影响 首先,介绍为何在一战中会出现“非洲军团”,由此,一战对非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其次,除非洲以外,亚洲和拉丁美洲受到的影响,由此,了解一战促进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意识觉醒、民族自决原则提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这些和宗主国本身的变化有关(摧毁四大帝国,建立很多新的国家) 【课堂过渡】在这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中,殖民地人们的地位有没有发生变化呢?我们追问一下一战中非洲士兵的命运。 战争结束后,宗主国选择性地忽略黑人士兵在战争中作出的贡献,那些为英国法国和美国战斗的黑人,本应该成为英雄,此时却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而所有的战斗荣誉,全部归功于白人官兵。在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积极推动下,泛非主义运动日益活跃。1919年至1927年,先后召开四届泛非大会。那么,这能够改善非洲士兵的待遇吗? 【教学环节2】二战的影响 第一部分 对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首先以非洲士兵为例,介绍法国殖民地士兵的待遇并没有得到改善,以电影《光荣岁月》为切入点,故事讲述了在1944年到1945年,作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人参与到了战争,而他们所遭遇的一切都表明,这群北非士兵,注定不被法国人认同,注定是被抛弃的军队。更残酷的是,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此说明以非洲为代表的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了。 其次,引入民族自决的概念,通过教材史料阅读部分,分析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如《大西洋宪章》《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联合国宪章》等,比较一战和二战时期民族自决原则的不同(二战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以“宪章”的方式确立。) 用数据说明: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掀起了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构建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部分 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走向 以阿尔及利亚为例,电影《光荣岁月》中的阿尔及利亚士兵最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历史给予了答案。1962年3月18日,拉法埃维昂协议签订。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独立,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2年的殖民统治。然而独立并不意味着阿尔及利亚问题的结束。 借助阿尔及利亚人民庆祝国家独立的照片,分析埃及文化重构的情况,这是像阿尔及利亚这样的殖民地国家们,共同面临的转型困境,用印度、新加坡、韩国、埃及的例子,说明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强调的文化复兴,都在努力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形成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课堂小结】 这就是我们对于战争和文化的思考。古今中外,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在血淋淋的战争之后,人类没有赢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被迫因为战争连在了一起,碰撞交流,文化命运的展开,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正如加缪所说,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这,也是人类社会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