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以学校教育、书刊出版、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代表的诸载体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差异,分析其作用的过程中,认识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的历程。 2. 感悟文化传承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学校教育的发展。
2. 印刷书的诞生。
教学难点: 1. 印刷书的诞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将围绕着一个历史人物展开探究性学习。图片上的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人公——张謇,如果要找到一些词句来描述他,你能想到什么?实际上,除了“状元实业家”这个响当当的名号,他还有“教育家”“慈善家”等诸多头衔。据学者统计,他共捐出其积蓄257万两白银,用于创办他的家乡——南通的各类学校和文化产业。他还是个城市规划师,亲自主持制定了南通城市规划方案,这是南通核心城区的平面图,这条河是南通城的护城河,当地人称为濠河。在20世纪的前20年,在他的主导下,博物苑、图书馆、编译印书局、通州师范学校等一大批文化产业机构纷纷落户于濠河两岸,现已成为集中展示南通近代文化的国家5A级景区——濠河风景区。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个可以说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热衷于创办这些不会带来多少利润的文化公益事业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状元实业家”张謇不为人知的一面,一同走进他创办的这些文化产业中,讨论这些文化载体作用,分析他热衷于文化公益事业的原因,进而理解这些载体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人物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作为线索分析本课主体内容。 从张謇的求学经历看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材料一 张謇的求学经历 年代年龄教师类型所学内容1856年4张彭年蒙学《千字文》1857-1863年5-11邱大璋私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等1864-1870年12-18宋效祁家塾《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易经》《礼》1871-1873年19-21赵彭渊私塾《资治通鉴》《三国志》1875-1876年23-24薛时雨、冯桂芬等惜阴书院
——摘编自《张謇生平大事年谱》 设问:从张謇的求学经历来看,他就读的学校属于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哪种形式?从张謇青少年所学习的内容分析,概述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分析张謇的求学经历,了解家塾、私塾、书院等私学形式,除私学之外,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形式还有官学,如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等,它们一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体系。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传承) 从通州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看近代教育发展 1902年10月,张謇创办的第一家文化产业,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正式成立。为什么张謇创办公益事业的首先选择的是创办学校,而且还是师范学校呢? 材料二:表格《通州师范学校课程设置》 设问:相较于张謇青少年时期所学的内容,通州师范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和张謇读书的时代相比,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分科。分科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属于大学的范畴。它不像中国最早的大学——京师大学堂那样属于综合类大学,而是属于专门类别(师范类)的大学。从世界范围来看,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中世纪的欧洲。在近代教育中,大学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科书中也提及了法国、德国和美国大学制度的建立,他们的办学模式和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相较于古代社会的学校,以大学为代表的近代教育又发挥出了什么新的作用呢? 教材第一子目的“学思之窗”,阐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大学的认识。请大家思考:在蔡元培看来,大学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告诫学生,大学不同于专门学校,它不是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我们不仅仅要传承已有知识,更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板书:创新)这也使得北京大学很快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并培养了新一代的读书人。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表格等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和作用,使学生能理解中国近代教育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较大,近代大学教育在科学研究、开拓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从古至今,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翰墨林印书局分析印刷书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翰墨林印书局经营范围 一为编辑出版新式教科书。 二为服务张謇个人政治主张的宣传。 三为出版各类学术著作。 四为张謇个人著述及其所办实业服务。 ——摘编自羌建《“翰林”与“翰墨林”:张謇与翰墨林印书局述论》 设问:学校建立了,但编印教科书和相关的学习资料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04年,张謇创办了翰墨林编译印书局。张謇如果需要油印一本书出来,背后需要掌握造纸术和印刷术等技术。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可以说是印刷技术上一次质的飞跃。印刷书被视作“新一代书籍”,“堪称革命性的转变”。小小的印刷书,为什么大家对它会有这样高的评价?印刷书的出现究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从翰墨林印书局的经营范围中找一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了解印刷书的诞生使得书籍的印刷和出版效率大大增加,经由印刷“大量复制”的文化信息得以更为高效地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传播,此为“量变”。(板书:量变)但随着获取文化信息的成本不断降低,部分社会阶层对文化信息的“垄断”亦随之被打破,思想变革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逐渐显现,此为“质变”。(板书:质变) 四、从天一阁与图书馆的比较分析图书馆的成长 身为通州师范学校校长的张謇,授课过程中感受到了这样的问题: 因授博物课仅传动植矿物之图画,不足以引起兴味;国文、历史课仅恃书籍讲解,不足以征事物;图地方人民之知识之增进,亦必先有实观之处所。 ——张謇:《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 鉴于学校教学的需要,1905年,张謇筹建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12年,南通图书馆也在附近落成。张謇把馆址选定在这个位置,其东与通师隔河相望,并修有长堤相通,便于师生往来。 材料四 名称天一阁南通图书馆建造时间1561-15661912建立目的保存创建者范钦苦心搜集的藏书,主要目的是收集、保管、珍藏图书保存国粹,造就通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人检阅参证之用。 以广微博采,供人浏览为宗旨馆藏特点以宋元以来的刊本、稿本、钞本为主,以明代的地方志、政书、文集居多书籍主要来源于张謇个人的藏书,社会征集的图书,种类包括东西方、各学科的图书文献管理制度1、藏书由范氏子孙共同管理,非各房集齐,不得擅自开阁 2、杜绝一系列火种,建筑采用防火技术1、设馆长、馆务主任、编辑与保管员、庶务、收发员等职位 2、免费向全体公众开放
——摘编自《张謇和南通图书馆》、《中外古代私人藏书楼活动对比分析》 设问:宁波天一阁和南通图书馆在功能上有何相似之处?在哪些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从古至今,无论是亚述巴尼拔王建立起来的世界最早的图书馆,还是中国古代建立的各类“府”“阁”“堂”“室”,重点都放在了收藏这个职能上。(板书:收藏)表格中从建立目的、藏书种类和管理制度分析了两者的不同。南通图书馆明显受到了近代西方图书馆的影响。由材料分析可知,近代的图书馆不再为一家一姓而藏,也不再为统治者而藏,他们逐渐发展出了服务公众的职能。这就是图书馆的“成长”。 从南通博物苑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材料五: 设问:南通博物苑在整体设计上有哪些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张謇什么样的理念? 设计意图:“苑”这个字包含了动物及植物园的意思,表示了张謇所兴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一个纯粹收藏及展示古物的地方,而是透过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配合各类文物营造出一个既相容又具有多样性的独特文化氛围。可以发现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一个集自然、历史、美术、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不但藏品的种类多样,它的教育意义也很关键。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公众。每个人都可以进来免费参观。这就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文化参与和文化共享。 张謇创办的南通图书馆和南通博物苑,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博事业的发展,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各类综合性亦或是专业性质的图书馆、博物馆,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绝大多数免费开放。(板书:开放)他们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等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承担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六、课堂总结 设问:为什么张謇会如此热衷于创办文化教育事业?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从张謇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张謇以实业为依托,开创了近代教育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就是社会与个人主导办学,实现教育与实业相结合。 总结:实际上,学校教育、书籍印刷出版以及博物馆、图书馆,他们都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以来,面对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传统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在以张謇为代表的先驱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文化教育事业,借助于这些载体,启迪国民、改良社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文化人”文文化在借由上述载体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打破了部分社会阶层对知识的垄断,走向大众,这一大众化态势催生了思想与社会变革,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最后,借助于这些文化传承的载体,回望前辈们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究竟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究竟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