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图片
1919年5月4日, 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在卖国条约上签字,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率先点燃了反帝维护祖国利益的火焰,发动了彪炳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从此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的一面旗帜。
光荣呀中国共青团
五四爱国运动
顾维钧
电影《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片段
人物背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五四运动导火线
问题探究
问题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巴黎和会有什么关系?
问题二:
顾维钧的义正言辞能够扭转局势吗?
巴黎和会全体会议现场
巴黎和会
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
义的分赃会议,中国在
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参考答案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脱颖而
出,他的发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积极维护了民族利益,是近
代外交史上少有的一次机智勇敢
的表现。顾维钧也被誉为“青年
外交家”,受到许多国家首脑及
代表的敬重和佩服。然而,尽管
顾维钧和中国代表团多方斡旋,
试图扭转和会决定,均遭失败。
五四运动的经过
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前,他们打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并且要求惩办曹汝霖等人,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这就是著名的火烧赵家楼。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三十多人。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
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思考
问题一:五四运动的中心,主力、规模发生了什么
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二:学生的斗争口号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分析
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设想除了课本
上的以外,还可以写出哪些标语和口号。
参考答案
五四运动的中心
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主力从学生转变为工
人,工人阶级作为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历史舞台,斗争的规
模扩大了。
轰轰烈烈的五四
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
的支持。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
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
贼曹汝霖等。
通过口号反映时代特征,
抓住事件重点,比如:“誓死
力争”体现出五四青年的爱国
热情:“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能够反映出五四运动具有对外
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封建
势力的要求,由此可以得出五
四运动的性质是彻底地反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运动的口号
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
时间 主力 中心 方式 结果
第一阶段 5月4日以后 青年学生 北京 罢课、游行 北洋政府镇压,
爱国 浪潮席卷全国
第二阶段 6月初以后 工人阶级 上海 罢工、罢课、罢市、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签订对德和约
五四运动的结果与意义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发表演说,疲惫但是坚定有力量的声音,中国第一次对帝国主义说出了“不”!“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
感想:
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行为,是中国人第一次挺起胸膛向列强说“不”!历史学家誉其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翻开了光辉的一页。
“弱国无外交”这是流传于国人的一句无奈而心酸的口头禅,但顾维钧的壮举证明了弱国也可以出伟大的外交家。
拒绝在合约签字的原因:
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支持。当时的政府,担心和约条件苛刻,引起中国人民不满,不敢签。
启示:
青年学生的斗争告诉我们:不要向反动势力低头,坚决斗争到底。
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B.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始。
斗争异常坚决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完成下表并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概念
性质
名称
任务
领导阶级
主力
结果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
反封建
资产
阶级
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民
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无产
阶级
人民
群众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马克思
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其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
欣赏《青春中国》
新时期,在仍然复杂的国际化境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前,我们年轻的一代需要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指的是什么?
分组讨论: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解放思想、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共产党早期
组织分布图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的
条
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在共产国际帮助下成
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李达
李汉俊
中共一大的召开
观看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一大会址图片,由学生介绍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
上海(先)嘉兴南湖(后)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纲领
中心任务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时 间:
地 点:
出席人员:
主要内容:
标 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工人运动。
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
新
A.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B.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C.新的工作目标——以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
新
南
湖
红
船
课堂小结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船身并不是红的,为什么称为红船?作为建党之证,此船本该尊为文物,受专人呵护,为什么敞对青天,置于湖畔,广接游人?你觉得这其中有何深意?
船之名红,不在其色而在其意,借物言志,别有期盼。红色象征革命、象征进步,代表民心、代表希望。当年,红色风帆,破除黑暗,今日,红色精神,更待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