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鲁教版):选修一 呵护生存环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鲁教版):选修一 呵护生存环境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0-11 12: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单元过关练(鲁教版):
选修一 呵护生存环境 (含解析)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而水污染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下列不属于水污染的原因的是 ( )
A.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C.雨水和土壤接触 D.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3.“绿色化学”提倡,设计制备物质的方案时,要从经济、环保和技术等方面考虑,以下由铜制取硝酸铜的四种方案中,比较符合“绿色化学”概念且可行的方案是( )
A.Cu → Cu(NO3)2 B.Cu → CuO →Cu(NO3)2
C.Cu → CuCl2 →Cu(NO3)2 D.Cu → CuSO4 →Cu(NO3)2
4.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N2 B.O2 C.CO2 D.NO2
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工厂的烟囱造高,可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B.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6.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灾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二氧化硫与酸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由此你想到,应怎样防治酸雨?
7.下列不是室内污染物的是( )
A.CO B.甲苯 C.尼古丁 D. 食品袋
8.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共同行动,努力改善环境,保卫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硝酸工厂的烟囱建造得更高一些,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B.推广燃煤发电,停建核电站,以防核泄漏事故发生
C.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避免其中的重金属污染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9.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10.下列措施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
A.直接排放含磷生活污水 B.大量使用氟里昂作为冰箱制冷剂
C.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不可降解塑料
D.使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有机氯农药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
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12.菲律宾一些回收加工厂曾以每年上百万只的总量从欧洲、北美洲等地进口废弃汽车蓄电池,靠简陋的设备对其中的铅作简单的熔炼回收。下列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中,不符合国际公论的是(  )
A.是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的一种援助形式
B.是发达国家企业逃避高额处理费用,转移垃圾的行为
C.带动了本地经济和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进口国少数人获利,广大工人的健康和国家上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3.国家环保部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新作了修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截止期是2011年12月5日。本次修订的内容有多项,其中有“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增设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监测规范”等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会产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有严重危害
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
C.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都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染的重要原因
D.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直径为2.5μ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15.废电池作为生活垃圾,随意抛弃会成为人类环境的新公害。下列各组元素中均属废电池所含有害元素的是( )
A.Hg,Pb,Cu,C B.Hg,Pb,Ni,Cd
C.Cu,Hg,Zn,Al D.Cu,Fe,Li,Mn
16.化学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
B.将“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
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说明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
17.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无铅汽油 B.无氟冰箱 C.无磷洗衣粉 D.加碘食盐
18.N、O、S、Si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SO2和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某些酸反应
C.N、S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且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
19.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放出的SO2所造成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混合,pH将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的浓度。在20世纪60—70年代间,由发电厂排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20.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辐射
52 000×109 kJ·s-1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 000×109 kJ·s-1
水循环
40 000×109 kJ·s-1
大气流动
370×109 kJ·s-1
光合作用
40×109 kJ·s-1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__________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以365天计)。
(3)已知CO2是温室气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CO2的量。若每年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地球除去CO2的质量为x。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x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其中所缺的数据的化学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某生活垃圾主要含有C、H、O、S、Cl等元素,有人认为可直接将此垃圾在空地上焚烧。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解析】
2.D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薪柴为燃料,燃烧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想,符合要求。
3.B
【解析】
4.D
【解析】试题分析:A.N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B.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C.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D.NO2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形成硝酸,导致酸雨,使湖泊、土壤酸化,而且也会产生光化学烟雾,是大气污染物,正确。
考点:考查气体与空气的关系的知识。
5.B
【解析】烟囱的高低并不能改变污染性气体的排放,A错误。甲醛、苯等是有毒的,B正确。CO2不会形成酸雨,但会造成温室效应,C不正确。含磷合成洗涤剂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赤潮或水华等,从而水水体污染。答案是B。
6.见解析(合理即可)
【解析】(1)SO2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H2SO3,溶于雨水形成酸雨;或SO2在空气中粉尘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转化为SO3,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防治酸雨,关键是要控制SO2的排放量。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含硫燃料的使用。
②将燃煤进行脱硫和固硫处理。
③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将工业尾气及时处理。
7.D
【解析】当然是D了,因为食品袋与其他三种比较是释放(或本身具有)有毒有害物最小的一种。
8.D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A 不能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故A是错误的。B选项中推广燃煤发电而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深埋会污染地下河,污染水源,故C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STS中环境保护有关问题。
9.D
【解析】
试题分析: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零排放。处理废弃物、治理污染点属于污染后的治理,减少有毒物不满意完成消除,它们均不属于绿色化学。而杜绝污染源属于绿色化学,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考查绿色化学的有关判断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A错误;B项能引起臭氧层空洞,B错误;D项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农药,对人体有害。
考点:绿色化学
点评: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易降解,大量使用不仅直接造成对农作物的污染,同时农药残留在水、土中,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危害健康,是食品中最重要的农药残留物质。有机氯农药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它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在人体中日积月累,而人体又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把它排出体外,因此,人体的有机氯农药含量会越来越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中毒。
11.D
【解析】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A错;Ba2+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毒,B错;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C错;D正确,如模拟生物固氮,细菌法炼铜等。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A、废弃汽车蓄电池,属于可回收垃圾,菲律宾进口废弃汽车蓄电池,对其中的铅作简单的熔炼回收,不是发达国家对贫穷国家的一种援助形式,错误;B、对于废弃汽车蓄电池,需进行处理后才能废弃,需要高额处理费用,所以这是发达国家企业逃避高额处理费用,转移垃圾的行为,正确;C、通过对回收垃圾的处理,带动了本地经济和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确;D、汽车蓄电池中含铅,对人体有害,所以进口国少数人获利,广大工人的健康和国家上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对可回收垃圾处理的判断
13.D
【解析】A、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与环境污染有关,A正确;B、在大气层中有一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B正确;C、化石类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的生产等过程中,都有SO2排放,都是造成二氧化硫污染的重要原因,C正确;D、胶体的分散质的直径大小为1-100nm,小于0.1微米(1微米=1000纳米)的颗粒称为浮尘,浮尘的直径为小于2500nm,则浮尘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不一定是胶体,D错,选D。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14.D
【解析】该题需要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能较快地从众多反应中挑选出所需的知识。从生成的气体来看,能用于能源而不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气体只有H2。
15.B
【解析】应了解铅汞电池与镍镉的污染。
16.B
【解析】
试题分析:A.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N2、CO2。正确;B.“地沟油”属于酯类物质,所以将“地沟油”蒸馏不能获得汽油,错误;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土壤,正确;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说明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是以海边的沙子为原料经过反应产生而来,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密切关系的知识。
17.D
【解析】A选项汽油加铅会对环境产生铅污染。B选项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C选项中氟氯烃会造成臭氧层破坏,D选项中食盐应加碘以预防大脖子病。
18.B
【解析】
试题分析:A、Si与S在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所以Si的原子半径大于S,同理N的原子半径大于O,错误;B、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可与碱反应,同时又具有特殊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氧化性酸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正确;C、N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而S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不能形成光化学烟雾,错误;D、氮气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NO,不能生成二氧化氮,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元素的性质判断
19.(1)①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②小 H2SO3+HClO====H2SO4+HCl或SO2+2H2O+Cl2====H2SO4+2HCl
(2)不可取,因为SO2的排放总量没有减少,所以进一步形成的酸雨会造成对全球的危害
【解析】酸雨放置后pH变小,其原因是雨水中的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雨水和自来水混合,应考虑H2SO3与Cl2(或HClO)的反应。
20.(1)33.3% (2) 1.26×1018 kJ
(3)3.36×1017/Q kg 每生成1 mol C6H12O6所吸收的热量
【解析】(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40 410/173 410)×100%=33.3%
(2)每年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40×109 kJ·s-1×(365×24×60×60)s=1.26×1018 kJ
(3)x=(1.26×1018 kJ/Q kJ·mol-1)×44 g·mol-1×6×1 kg/1 000 g=3.36×1017/Q kg
其中Q的化学含义是每生成1 mol C6H12O6所吸收的热量。
21.不合理(1分)。 因为垃圾中含有的S、Cl元素燃烧后会产生含硫、氯的气体污染大气(2分)。
【解析】因为垃圾中含有的S、Cl元素燃烧后会产生含硫、氯的气体污染大气,最终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故此类垃圾不能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