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分层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分层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5 19: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下册
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A级 基础达标练
1.1838年,英国伦敦工人协会发布了一份请愿书——《人民宪章》,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都应该享有选举权;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等限制。这表明工人阶级(  )
A.关注改善工作和经济条件
B.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C.找到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方式
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斗争
2.1825年,英国人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和谐公社”,内设工厂、农场和学校,他规定公社内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四年后公社却宣告破产了。“新和谐公社”尝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社内部矛盾的激化 B.脱离了社会现实
C.美国政府的血腥镇压 D.经济危机的爆发
3.某著作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论断(  )
A.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B.阐述大工业发展的必要性
C.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宣传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
4.《资本论》在欧洲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其科学性和经典性举世公认。但是在第二版出版时,马克思仍对某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这说明(  )
A.无产阶级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秘密
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D.《资本论》得到全世界无产者公认
5.墨西哥第一次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作品是1888年7月报纸上刊登的《共产党宣言》;1896年巴西工人报纸《社会主义者》创刊,该报的副标题是“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巴西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第一份报纸;1898年《资本论》第一卷被译成西班牙文,随后便在拉丁美洲传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实现了自身和全人类解放
B.在拉美地区影响逐步扩大
C.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
D.促进当地工人阶级的觉醒
6.《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D.增强工人阶级的国际意识
7.1891年,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导言》中强调了两项规定:一是所有公职人员均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群众监督,工作不称职时可以随时撤换。二是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恩格斯对这两项规定的强调意在(  )
A.发动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
B.批评公社的公职人员大搞特权
C.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地位
D.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8.巴黎公社在政权体制上取消了资产阶级议会制,代之以普遍选举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议制。与此同时,公社成为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构。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B.反对一切旧有的政府统治形式
C.完成了解放无产阶级的任务
D.给予资本主义制度毁灭性打击
9.[巴黎公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最后据点被攻陷,起义失败。
材料一
位于巴黎东部的公社社员墙。最后一批巴黎公社战士曾被敌人围困在此,全部壮烈牺牲。弹孔深深地楔进墙中,墙上大理石板刻有两行法文字:“纪念公社死难者 1871年5月21日—28日”。
材料二
1971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发布的巴黎公社100周年纪念邮票。
材料三 第3号:各区每二万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者,得推选委员一名。
第28号:市政委员会是一个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的机构,是置于公民不断监督下工作的。
第44号: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选自起义期间巴黎公社政权颁布的公告
材料四 一月二十九日(1871年3月19日)闻巴里(即巴黎)有乱。
四月初五日(5月23日)早饭后进城……遥见山上红旗四五枝,锐炮之声甚密,盖乱民尚有五万余,聚集一隅。
四月初十日(5月28日)巴里已一律肃清。
——《随轺笔记》(清朝官员高从望出洋考察的日记。
他曾于1871年1月抵达法国,5月23日进入巴黎城)
(1)阅读上述有关“巴黎公社”的史料,分别指出其类型。(4分)
(2)简要说明四则史料的价值。(8分)
B级 能力提升练
10.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罢工,提出“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1834年他们发动起义,提出“不共和,毋宁死”。这一变化反映里昂工人(  )
A.革命斗争处于自发阶段
B.斗争的目标发生了变化
C.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D.试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1.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空前活跃。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的未来理想社会主义制度以大工厂为原型等。这些新思想(  )
A.看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
B.基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不断发展
C.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D.找到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
12.列宁指出,“公社以这种方式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这种专政,正如巴黎公社所表明的是一种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是一种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据此可知,列宁强调巴黎公社(  )
A.践行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B.降低了国家运行与管理的成本
C.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趋势
D.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
13.巴黎公社委员会在1871年3月29日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主席团及主席和副主席,并明确规定“他们经选出,任期一周”,可当选主席勒弗朗赛任期仅5天。在后来的57天中,公社会议先后更换了27位主席。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A.健全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机制
B.政治领导体制存在一定缺陷
C.实行直接民主的形式
D.旨在建立服务型政府
14.《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是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两部文献,它们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进步的政治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片段
《人权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目的都在于保障人的自然的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从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行使
……
主权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除非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对它明白地提出要求,同时基于公正和预先补偿的条件,任何人的财产不可受到剥夺。
《共产党宣言》
“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政治观点的演变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B [据材料“享有选举权”“废除……财产资格等限制”可知,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表明工人争取普选权,即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故选B项;材料强调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而不是改善工作和经济条件,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为人类实现自身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排除C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B [据材料“公社内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规定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规定,这一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脱离了社会现实,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了公社内部规定,不能说明公社内部矛盾激化,排除A项;据材料“四年后公社却宣告破产了”可知,公社失败是自主破产,而非政府镇压,排除C项;据唯物史观可知,根本原因主要是内部原因,而经济危机属于外部原因,排除D项。]
3.C [根据材料“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可知材料阐述的是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社会发展规律,故选C项;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是剩余价值,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阐述的是大工业发展的影响,必要性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的趋势,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是取代资产阶级的手段不是趋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4.C [据材料“其科学性和经典性举世公认。但是在第二版出版时,马克思仍对某些地方进行了修改”可知,《资本论》二版出版的时候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说明马克思与时俱进的品质,故选C项;据所学,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指导是指《共产党宣言》,而非《资本论》,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资本论》内容的改进,没有涉及剩余价值学说,排除B项;据材料“《资本论》在欧洲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可知,材料中《资本论》被认可主要是在欧洲,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排除D项。]
5.B [据材料可知,墨西哥、巴西先后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纸,1898年《资本论》在拉丁美洲传播,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地区影响逐步扩大,故选B项;“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民族民主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材料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涉及其影响,得不出“促进当地工人阶级的觉醒”的结论,排除D项。]
6.D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第一国际“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即增强工人阶级的国际意识,故选D项;第一国际成立之后,国际工人运动走向高潮,但题干之意在于强调第一国际的“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地位,而不是其推动作用,排除A项;题干着重强调第一国际的“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地位,没有提及其组建政党问题,也没有涉及其“领导”地位,排除B、C项。]
7.C [据材料“一是所有公职人员均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群众监督,工作不称职时可以随时撤换。二是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可知恩格斯强调了人民主权和公职人员是人民公仆,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地位,故选C项;材料属于对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总结,属于巩固政权的措施,而无产阶级革命是恩格斯两项规定的前提,排除A项;材料中的公职人员选举和工资水平都属于巴黎公社的经验,并不是公职人员特权的表现,排除B项;当时全世界还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更谈不上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排除D项。]
8.A [据材料巴黎公社实行“人民代议制”、公社“兼管行政和立法”等可知,巴黎公社实行人民掌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故选A项;材料中仅涉及巴黎公社在政权体制上的措施,不能得出其反对一切旧有的政府统治形式这一结论,排除B项;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没有完成解放无产阶级的任务,排除C项;巴黎公社给资本主义制度沉重打击,但公社运动最终失败,所以不能说“给予资本主义制度毁灭性打击”,排除D项。]
9.[解析] (1)材料一是建筑遗迹,为实物史料;材料二的邮票带有图片,为图像史料;材料三和材料四均是文字记录,为文献史料。
(2)据所学史料运用的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在断代上具有数据的精确性,能够印证、充实、纠正文字史料,因此材料一是见证了巴黎公社起义的遗址,其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真实的,可以作为研究巴黎公社起义过程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图像史料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认识历史、还原历史事件,但因是人为加工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材料二是后人为纪念巴黎公社而作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无法作为研究巴黎公社的直接材料。 文献史料的价值可以再依据来源判断所用史料为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但无论是哪一种,文献史料都因历史文献的记录者和撰述者,受到时代性、阶级性、个人见解、见识程度等多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各种文献资料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此可以判断,材料三是起义者颁布的公告,可以为研究巴黎公社政权建设提供直接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材料四写于巴黎公社时期,作者亲历巴黎公社的起义部分经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由于受到时代、阶级和个人局限,作者对巴黎公社的认识有偏差。
[答案] (1)材料一实物史料,材料二图像史料,材料三和材料四是文献史料。(4分)
(2)材料一是见证了巴黎公社起义的遗址,其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真实的,可以作为研究巴黎公社起义过程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分)
材料二是后人为纪念巴黎公社而作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无法作为研究巴黎公社的直接材料。(2分)
材料三是起义者颁布的公告,可以为研究巴黎公社政权建设提供直接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分)
材料四写于巴黎公社时期,作者亲历巴黎公社的起义部分经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由于受到时代、阶级和个人局限,作者对巴黎公社的认识有偏差。(2分)
10.B [据材料“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罢工,提出‘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1834年他们发动起义,提出‘不共和,毋宁死’”可知,1831—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的目标由原来的改善生活到追求政治上的共和,故选B项;革命目标追求政治共和,说明其已经处于自觉阶段,排除A项;此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排除C项;此时工人只是追求共和,还没有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排除D项。]
11.B [据材料“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空前活跃。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可知,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弊端逐渐暴露,促进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活跃,故选B项;空想社会主义并未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并未找到现实力量,排除A项;科学社会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不具备实现的条件,因此没有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排除D项。]
12.D [据材料主干信息可知,列宁认为巴黎公社使工人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实现了对国家前所未有的控制,这正是无产阶级专政本质的体现,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此时巴黎公社尚未处于社会主义阶段,排除A项;材料“能使大多数选民(如工人)对所有机构,包括强制性机构,实行前所未有的控制的国家”“最适合于建立社会主义而实现劳动解放的国家”强调的是阶级斗争,与国家运行、管理成本和民族国家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C两项。]
13.B [题干中巴黎公社委员会频繁更换主席的现象不利于建立稳定的有权威的领导核心,这说明巴黎公社不懂得集中管理和建立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权领导机关的必要性,其政治领导体制存在缺陷,故B项正确;A项中“健全了”的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中“直接民主”的说法与题干中的信息“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主席团及主席和副主席”不符,故排除;题干中未提及巴黎公社的性质,故排除D项。]
14.[解析] 《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人权宣言》在政治观点上提出了维护私有财产,自由、民主、平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主张等,这是因为当时的法国社会仍然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政治观点是要推翻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理论等,这是因为当时受工业革命中技术的革新,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工人运动频繁兴起。最后说明政治观点的演变深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综合上述可知,社会环境决定政治观点的演变,政治观点的演变深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答案] 答案可从以下三个层次组织作答:
层次一:可结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洲的社会环境分析《人权宣言》的主张。如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1789年《人权宣言》提出了维护私有财产,自由、民主、平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主张。(6分)
层次二:可结合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共产党宣言》的政治主张。如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欧洲社会贫富分化严重。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或:空想社会主义等提供思想来源)因此,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推翻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理论。(6分)
层次三: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中政治观点的演变。如由《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决定政治观点的演变,政治观点的演变深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