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作业目标 了解超声、次声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1.在《自然》杂志上,曾有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他们认为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 Hz到2×105 Hz之间,属于 (选填“超声”、“次声”或“可听声”),当雪花落在海面上时,海里的鲸鱼就会异常烦躁,原因可能是鲸鱼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些声波。
2.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0909 m,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潜水器利用
(选填“超声”或“次声”)进行水下定位;这种声波人耳是 (选填“听得见”或“听不见”)的。
3.地震时伴有 (选填“超声”或“次声”)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
4.下列实例中属于次声应用的是 ( )
A.声呐测速 B.“B超”成像
C.预报地震 D.清洗眼镜
5.如图所示,这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狗听不见家里人的悄悄话,是因为悄悄话的频率太低
B.小狗既能发出超声波段的声音,也能听到次声波段的声音
C.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无重叠区,所以狗叫声大象永远听不见
D.大象之间的“交谈”常用次声波,人类听不见但大象能听见
【能力作业】
6.如图所示,用超声测速仪能准确测定快速飞行的网球速度。测速过程中传播信息的超声是由 (选填“网球”或“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测速仪应用了超声 的特点;超声测速仪的基本原理是 。
7.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浸没在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超声只能在水中传播
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
D.超声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能传递能量
8.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素养作业】
9.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而人在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超声 能
2.超声 听不见
3.次声
4.C 5.D
能力作业
6.测速仪 反射 回声测距
7.D 8.A
素养作业
9.答:在发生的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20~20000 Hz之间,这是人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