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作业
1.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推行的这项制度“不管怎么说也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发展的一个特殊类型而已,也属于议会制度的范畴”。这一制度是( )
A.民主共和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首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论十大关系》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那么后一个是指( )
A.开国大典 B.1949年新政协会议
C.北平和平解放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1949年初,毛泽东、周恩来曾联名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宋庆龄)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要( )
A.商讨国共的合作 B.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筹备建立新中国 D.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6.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现在每年都保持在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为了( )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合作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朱德与各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的合影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同志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有何意义?
(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请写出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其他四个自治区的名称。
8.在1949年新政协后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人,56个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人。这体现了新政府的特点是( )
A.多党合作、团结建国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D.党外人士参政议政
9.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
A.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C.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0.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意味着(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终止,《共同纲领》不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诞生
D.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
11.“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2.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13.毛泽东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体现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4.1958年,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
A.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的权利
C.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15.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族、珞巴族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1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不同 通过会议
背景
性质
意义
(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B [解析] 根据新中国实行的代议制的提示可知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C [解析] 首次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A [解析] 根据“从天安门走向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门”等信息可知: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后一个“天安门”是指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4.C [解析] 本题考查新政协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召开的目的,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选自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电报,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筹建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5.B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
6.A [解析]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的倾斜是实现各民族繁荣的重要政策措施。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对西藏地区给予大量的财政支持,正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答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8.A [解析] 从中央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的组成来看,党外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中占一定比例,表明新政府的人员组成具有广泛性,体现了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特点。
9.D [解析] 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上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0.B [解析]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共同纲领》不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1.D [解析] 由材料判断出,这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宪法是1954年宪法。《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A、B、C三项符合《共同纲领》的内容。D项才是1954年宪法的规定,符合对《共同纲领》的发展。
12.C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13.C [解析] 据材料中的“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即可判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C [解析] 根据材料中“适宜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适宜于……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分析,本题应选C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A、D两项不符合题干意思。
15.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人口特别少的少数民族也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C项所述正确。
16.[答案] (1)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不同 通过会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背景 1949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保障在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性质 临时宪法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 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法律依据:《共同纲领》。特点: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3)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第(1)问,由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所学知识,归纳两者的不同即可。第(2)问,由“新中国成立之初”可判断出法律依据是《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特点需要根据材料二概括。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新中国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