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3 16:1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作业
1.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C.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2.有人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而设计了一幅宣传画,宣传画突出了邓小平的形象。你认为作者的设计意图是(  )
A.突出邓小平为香港回归作出的巨大贡献
B.对邓小平未能目睹香港的回归表示遗憾
C.回忆香港回归的艰难历程
D.庆祝香港的回归,祝愿香港繁荣昌盛
3.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港十年》中写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这一天指的是(  )
A.1997年6月30日 B.1997年6月29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4.“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5.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中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6.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副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二  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第四,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是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的?
(2)从三则材料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都坚持怎样的立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针对的是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
8.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9.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
A.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B.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问题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1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结果。这次会谈是(  )
A.1937年国共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9年北平和谈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11.1987年3月5日,香港《星岛日报》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说:香港人民对于位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这块地方到1997年归中国统治之后能够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此报道说明香港人民(  )
A.迫切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B.不支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企盼获得民族独立和自由
D.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方案
12.“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副对联主题的是(  )
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香港回归 D.改革开放
13.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时,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1997年香港顺利地实现了回归。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
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力不从心
14. 1992年8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该言论在当时有利于(  )
A.“一国两制”的制定 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
15.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表达了(  )
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
——《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
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
(1)根据材料一,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C [解析] 材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香港回归后经济制度、生活方式等保持不变。
3.A [解析]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3.C [解析] “这一天”指的是香港回归的日子,具体来说就是1997年7月1日。
4.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知,“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5.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的变化。题干提供的信息反映出毛泽东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开始探索采取和平方式统一台湾。
6.B [解析] 1979年元旦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是和平统一祖国,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7.[答案]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一个中国。
(3)重大成就:香港、澳门回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意义: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4)“台独”势力(岛内分裂势力)、外国(西方)反华势力等。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统一问题,围绕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努力展开。第(1)问实际考查对台湾的基本方针,即“一国两制”。第(2)问,注意从本质上寻找三位领导人对台态度的共性。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国两制”的重要实践即可。第(4)问,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运用。
8.A [解析]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部问题是国家统一问题。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民主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说明所有制问题、民族关系、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前都已经解决了。故A正确。
9.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论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都是在中国这个统一国家内部实行的。
10.D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下半期”。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D项正确。
11.D [解析] 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80年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得到了广泛认可,材料中香港人民的信心与日俱增,体现出香港人民逐渐认可“一国两制”的方案。
12.C [解析] 从材料中“喜迎回归”的信息可以看出与香港或澳门有关,再结合“求和割地”可知与香港回归有关。
13.A [解析] 本题考查香港回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一国两制”只是实施手段,不是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以本国的利益为中心的,排除C项;D项说法没有根据。
14.C [解析] 材料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这有利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达成。
15.B [解析] “原乡人的血”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表达了台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的心情。A项不符合题干意思,C、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
16.[答案] (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
(2)相同:和平统一。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香港和澳门得以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可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