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测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4个大题,14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A、B两根完全一样的导线,长度都是1 m。把A剪去一半,剩下的一半跟B相比, 的电阻大;把A剩下的一半再均匀拉长到1 m跟B相比, 的电阻小。(均选填“A”或“B”)
2.图为电阻A和B的I-U图像。若将A、B串联接入某电源两端,则闭合开关后,它们两端的电压UA、UB之比是 ;若将A、B并联接入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测得干路电流为0.6 A,则电源电压是 V。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1=20 Ω。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 V;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为0.5 A,则R2的阻值为 Ω。
两个标有“5 Ω 1 A”和“10 Ω 0.6 A”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等效电阻为
Ω,电源电压最多为 V。
5.有阻值相同的三个电阻,以任意方式连接,最多能得到 种不同阻值的电阻;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得到电阻的最大阻值与最小阻值之比是 。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实现的 ( )
A.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
B.电阻线的材料
C.电阻线的横截面积
D.电阻线的总长度
7.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8.已知R29.用一个导体制成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体a和b(a和b互相连接),a比b的横截面积大,将它们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通过a、b电流分别为Ia、Ib,a、b两端电压分别为Ua、U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Ia>Ib、Ua=Ub B.Ia=Ib、UaC.IaUb
10.小亮在“探究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定了代号为“o”的导体,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他还要选用的导体代号是 ( )
导体代号 o a b c d
导体长度l/m 1.5 1.0 1.5 1.0 0.5
导体横截面积S/mm2 1.2 3.2 1.2 1.2 1.2
导体材料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A.a B.b
C.c D.d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6分)
12.如图,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6 V蓄电池、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
(1)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一般是连接同一电阻R1,通过适当 来改变R1两端的电压。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用10 Ω的电阻R1连接在电路AB间测得电压为2 V后,断开开关,用20 Ω的电阻替换AB间的R1,然后闭合开关,应将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看到 时,才能读出所需电表的示数。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9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20 Ω,当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3 A。
(1)求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1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海水的深度,其中R1=2 Ω是一个定值电阻,R2是一个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所受液体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将此压敏电阻用绝缘薄膜包好后放在一个硬质凹形绝缘盒中,放入海水中保持受力面水平,且只有一个面积为0.02 m2的面承受海水压力。(设海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当电流表示数为0.2 A时,求压敏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乙所示,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时,求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3)若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为0.6 A,则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B
2.1:2 2
3.6 30
4.15 9
5.7 9∶1
6.A 7.D 8.C 9.B 10.D 11.B
12.(1)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2)b 电压表示数为2 V
13.(1)当S1、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电压:
U=I(R1+R2)=0.3 A×(20 Ω+20 Ω)=12 V (3分)
(2)当S1、S2都闭合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10 Ω,
则干路电流表的示数:
I'===1.2 A (4分)
14.(1)由I=可得,当电流表示数为0.2 A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30 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压敏电阻R2的阻值:
R2=R总-R1=30 Ω-2 Ω=28 Ω (3分)
(2)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时,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4×104 N,
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p===2×106 Pa (2分)
(3)当电流表的示数I'=0.6 A时,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深度最大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10 Ω,
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R2'=R总'-R1=10 Ω-2 Ω=8 Ω,
由图乙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
F'=10×104 N
压敏电阻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p'===5×106 Pa
由p=ρgh可得,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
h===500 m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