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解析】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带解析】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3 16: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作业
1.(2015·潍坊)周恩来说:“……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下列外交政策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 D.不结盟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据材料信息“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逐一分析各项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符合题意,故选A项。
2. (2015·肇庆)戴高乐认为:“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D
【解析】 “不应该单单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说明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和标准,据此可以判定应该符合D。A、B、C三项都是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故排除。
3.(2015·郑州)《中苏友好同盟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别国所签订的条约,新中国政府愿意在新的基础上与外国重新订约,这体现的是“另起炉灶”的外交原则,所以答案选C项。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看“这一举措”是指“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它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5.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外交胜利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材料的关键词:联合国,与联合国有关的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那一天,《参考消息》在头版刊登了列宁语录:“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对此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世界的态度并没有根本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反映在外交领域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交。材料言语明显具有意识形态分歧,故A、B、C三项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的要求,并不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故选D。
7.(2014·石家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法新社曾这样评论某事件,说它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也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同时,埃及开罗《金字塔报》也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些评论针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日正式建交      D.中美正式建交
【答案】 B
【解析】 “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灭了”与苏联无关,排除A项;影响西方大国纷纷和中国建交的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中美联合公报》,B项正确。
8.“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事件是(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答案】 B
【解析】 从“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可知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是1979年中美建交的应景作品,促成其诞生的就是尼克松访华。
9.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期间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中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时推动这一“桥梁”建立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桥梁”指的是田中首相访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改善。
10.笑容是一种既悦己又悦人的发挥正面作用的表情。它是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的一种轻松剂和润滑剂。
图一 开怀大笑:乔冠华(中国代表团团长)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1)乔冠华“开怀大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图二 会意而笑: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意而笑”的主要原因。请简述这一构想的重大实践意义。
图三 眉开眼笑:石广生(外经贸部部长)和各国代表举杯庆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石广生为何“眉开眼笑”?你如何认识“各国代表举杯庆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4)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答案】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针的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性。实践意义: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原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市场对中国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认识:中国融入世界,可以为外国公司提供更多的贸易和市场准入的机会,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4)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11.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时间:7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扬眉吐气;中美关系正常化,跨洋握手;中日建交,冰释雪融。
1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 D
【解析】 注意考查的是新特点,独立自主是建国以来我国一贯坚持的外交原则。
13.(2015·湛江)它是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答案】 B
【解析】 据“由中俄两国始创、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等信息分析可知,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符合题意,故选B项。
14.(2015·永州)2015年1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8日至9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五年合作规划、论坛运行规则等三个重要成果文件。这次“主场外交”盛会反映出(  )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中国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提到的会议是中国与拉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之间的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体现了中国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故选D项;其它各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15.(2014·无锡)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
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 ( http: / / www.21cnjy.com )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
材料四 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
——《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
【答案】 (1)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
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3)印象:亦敌亦友。
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