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解析】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带解析】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3 16: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作业
1.(2015·菏泽)有人说:洪仁玕是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  )
A.创建了太平天国
B.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D. 领导后期的反清斗争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他的“先进性”。
2.(2015·肇庆)太平天国时期有这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布告:“殷实之家,务要投诚纳贡,以助军饷,贫寒之民,出力报效,共同剿灭胡奴,同扶真主。”该材料表明(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性质
B.天国政权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天朝田亩制度的“均田”政策被实行
D.天国政权通过消除封建剥削关系吸引农民的拥护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殷实之家”“贫寒之民”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并未绝对的实行平均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故选B。
3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由此可见,杨秀清的主要意图是(  )
A.革新中国服饰 B.推翻清朝政府统治
C.宣传拜上帝教思想 D.打击外来侵略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杨秀清表面是反对清政府的服饰制度,实际是借此来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
A.没能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答案】 C
【解析】 “宗教”“天国”等信息体现出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5.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了太平天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当时曾到过天京的西方人富礼赐曾发表评论说“天王之基督教不是什么东西,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  )
A.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宗教 B.与西方宗教思想没有任何联系
C.遭到了列强的强烈反对 D.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
【答案】 D
【解析】 A、B两项过于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排除;列强并没有强烈反对洪秀全利用基督教,排除C项;洪秀全改造利用基督教发动起义,拜上帝教只是农民表达思想主张的工具,D项正确。
6.(2014·邯郸)某太平天国颁发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的田契中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  )
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
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答案】 A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但材料中某人可以自置田地,这说明太平天国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
7.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指导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
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答案】 B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8.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对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  )
A.教义一致 B.改造利用
C.继承发扬 D.完全不同
【答案】 B
【解析】 洪秀全借鉴了基督教的教义而创造了“拜上帝会”,以发动农民起义。
9.史学家认为:“德源(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答案】 B
【解析】 洪仁玕的思想是向西方学习,体现这一思想的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10.1853年,英国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据“1853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确定①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②,故选C项。
11.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的“天父杀天兄”等信息可知,B项符合题意;其它各项与材料无关。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光城,内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重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
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依次递减,至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洪逆从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陈仪仗……
——[清]《贼情汇纂》
材料二 ……上海情形实属万分危急。借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法驻京使臣商酌。现据薛焕奏,英法文武各员颇为出力,且法国轮船为我开炮击贼。是其真心和好。……上海为通商口岸要地,自宜中外同为保卫……但于剿贼有裨,朕必不为遥制,其事后如有必须酬谢之说,亦可酌量定议,以资联络。
——《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判断作者站在怎样的阶级立场。用史实说明。
(2)材料一反映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存在着什么问题?(概括要点,勿抄原文)
(3)材料二表明清政府在内外政策上有什么变化?
(4)根据以上的材料,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答案】 (1)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诬蔑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为“洪逆”“杨逆”“洪杨诸贼”“伪天王”“伪东王”。
(2)兴建宫殿,大兴土木;深居简出,脱离群众;大搞封建等级制。反映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革命进取心减退,滋长了腐朽的思想。
(3)对外实行媚外投降政策,向英法“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4)主观上:政府腐败,战略失误,阶级局限性;客观上:中外联合,反动势力强大。
13.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答案】 A
【解析】 以“王居其中”,体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仍受专制王权思想的束缚。
14.某班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答案】 D
【解析】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是: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
15.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理想)。
(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
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
(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
【解析】 本题以太平天国为切入点,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和历史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比较容易概括,第(2)问注意史论结合并运用阶级分析法,第(3)问和第(4)问要注意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