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沉下心
冲上去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次重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个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
一个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个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单元知识框架填空
本单元知识框架
事件 所有制变化 对农业的影响
提高生产力(利)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弊)
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利)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0-1952
1953-1956
1958-1978
1978
地主私有→农民私有
农民私有→集体公有
提高公有程度
土地公有,分田到户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利)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规律,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特点及启示
实
质
也就是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实质是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特
点
1.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3.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启
示
1.改革要根据国情;
3.改革要勇于创新;
2.改革要关注民生;
4.改革要持续深入。
注意:
农村改革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城市改革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有所变动。
【对比归纳】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何异同?
项目 近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不同点 背景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国家主权被破坏,中国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本质 被迫开放,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主权的沦丧
影响 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加剧中国贫穷落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
相同点
国家独立、主权完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主动开放,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了综合国力。
①沿海沿江地区是主要开放地区;②均促使中国与世界接轨,有利于学习外来先进技术。
启示:民族独立是前提;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正确的政策引领。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道路名称 时期 开创者 成就
共同点
井冈山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哪两条正确道路?有什么共同点?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毛泽东
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在哪里?
“特”在历史起点和立论基础:两半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的现代化建设这个特殊起点;变的是时代,不变的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特”在特点鲜明和理论创新:殷鉴历史,立足国情,植根中华文化,既务实灵活,又开放包容;理论引领时代,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
“特”在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彰显出无限的生机活力和内驱力。……
能力提升
材料研读: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回顾历史,想一想: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的深刻结论,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揭示。中国革命道路打造了新中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了改革开放的伟业。
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靠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中国道路,只有也必须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才能建设成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特征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特征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等等。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仍属于____,土地使用权属于____,实行生产责任制,自负盈亏。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所有制结构的前提是坚持__________的主体地位,而非改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3.______,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集体
农民
公有制经济
1980年
实战演练
1.(2020广东)下表反映的是我国工农收入差距状况,与表中差距变化趋势紧密相关的是 ( )
A.农村土地改革的推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
实战演练
2.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推行改革的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
实战演练
3.(2020广东)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 )
A.经济全球化的逆转
B.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
C.全面开放格局形成
D.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实战演练
4.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 ( )
A.中国跻身世界创新性国家前列
B.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
D.中国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已经形成
C
实战演练
5.到2017年底,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这主要体现了我国 (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能源结构调整逐渐加快
C.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推进
D.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D
实战演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并归纳材料反映的这一体制下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的主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6分)
(1)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2分)问题:物质匮乏(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个体经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束缚(或体制僵化,经济活动缺乏活力)。(任答一点即可,2分)
(2)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税收;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4分)解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促进了民营经济的高速增长。(任答一点即可,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