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18: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凹地(āo tū) 暂时(zàn zǎn) 坚劲(jìn jìng) 追悼(dào diào)
避让(bì pì) 联络(lào luò) 铭记(mín míng) 剥削(xuē xiāo)
二、根据拼音写字词。(7分)
我的家乡是一个坐落于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中的小村庄,虽然位置 piān pì ( ),但别有一番独到的风味。每到黄昏,chuī yān ( )缓缓升起, pò qiè ( )归家的农人步履匆匆,儿童 zhì nèn( )纯真的笑声在田野上飘荡,我hēng ( )着小曲,将烦恼 mái zàng ( ),在晚风中慢慢成长。
三、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9分)
①( )天( )地 ②( )首( )胸 ③五( )四( )
④( )兵( )政 ⑤( )( )而人 ⑥死得( )( )
1.以上词语中,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的是 (填序号),写出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 。
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与成语表达的意思相近 。(填序号)
四、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山(yàn) 开凿(záo) 严俊 B.牺牲(qī) 瞅见(chǒu) 标准
C.彻底(chè) 长靴(xuē) 捆绑 D.噼啪(pā) 焚烧(féng) 苦刑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字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B.快走踏清秋(跑)
C.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D.任尔东西南北风(他)
3.下列短语中,与“解放思想”结构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革命目标 态度端正 B.整理书籍 调查研究
C.伤心过度 共同目标 D.剥削人民 解决问题
4.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男人的眉头蹙得更紧,脸一沉,不耐烦地说:“你自己不会去啊!”
B.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这是我全家的口粮!”
C.老妇人大惊,一脸紧张:“你别出来,小心地上滑!”
D.爷爷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怀念,喃喃道:“就是这条路,一晃几十年啦。”
5.在下面的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②百年前,一批热血澎湃的青年擎起真理的火炬,开辟经天纬地事业的宏伟画面仍历历在目。③百年后,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担当历史的重任,踊跃投身民族复兴的征程。时光流转,时代巨变,青春一脉相承。④无论现在,过去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A.① B.② C. ③ D.④
6.下列诗句描写的事物中,没有寄托诗人志向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
1.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将句子补充完整。(1分)
与五年未见的朋友重逢, 。
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改为反问句,1分)

3.学习红色文化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学习红色文化能坚定我们的理想。(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1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大漠沙如雪, 。 ——李贺《马诗》
2.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石灰吟》
3.咬定青山不放松, 。 ——郑燮《竹石》
4.和“百善孝为先”道理相似的名言是:“ , ”。
5.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教导“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 ,我们就 。
6.《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4月28日”,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七、综合性学习。(6分)
班级将开展“爱我中华”主题班会系列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请你帮助班长,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
形式一:举行“爱我中华”诗词朗诵会
形式二:举行“中华英雄谱”爱国人物故事会
形式三: .
形式四: .
2.任务二:在“爱我中华”诗词朗诵会中,作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写一段开场白。(2分)
3.任务三:在“中华英雄谱”爱国人物故事会中,乔乔根据身残志坚的创业之星陆鸿为21个残疾人家庭带来幸福的事迹,用下面的六张卡片制作了对联游戏,邀请你上台拼对联。(2分)
黄沙 咬定 传幸福 迎厄运 青山 立根
上联: 下联: .
八、阅读理解。(24分)
(一)材料阅读(10分)
【材料一】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材料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阅读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中的英雄事迹和英雄品质,并填入表格。(2分)
人物 英雄事迹 英雄品质
张思德 为救战友而牺牲
李大钊 坚贞不屈,忠于革命
2.材料一通过对李大钊的外貌、和描写,写出了他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场面,“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 ;“平静而慈祥的脸”表现了 。(4分)
3.两则材料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法官的怒气与李大钊的安定形成对比,凸显了革命者临危不惧的浩然正气。
B.亲人的哭喊和李大钊的沉着形成对比,突出了李大钊精神信念的坚定不移。
C.“我”的喊声和父亲的无声形成对比,说明“我”心中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D.死亡的轻于鸿毛和重于泰山形成对比,高度赞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李大钊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请结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谈谈李大钊给你留下的印象。(2分)
(二)白求恩的生日面(14分)
王庆献
①整个下午,郝大娘都在为做这碗生日面犯愁。
②话还得从20多天前说起:贺龙率领120师刚一进入冀中的肃宁县,就接连跟日寇打了三仗,三战三捷,毙敌500余。晋察冀军区派来驰援120师的白求恩18人医疗队到达不久,贺龙又在黑马张庄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医疗队自然又是一阵忙。
③这天,带领妇女们来给伤员送饭、喂饭的郝大娘,正巧听到一个医疗队员对刚下手术台的白求恩说:“白医生,我记得今天是你的生日啊。”白求恩手拍着大脑门道:“可不是嘛,这三天忙得都忘了。”那队员说:“怎么祝贺呢?在我们中国,过生日是要吃长寿面的。”白求恩笑着回答:“这是战争时期,没有那么多讲究,长寿面就免了。再说,我们刚打了胜仗,这就是最好的生日祝贺。今天又做完了伤员们的手术,这生日过得多有意义呀!”
④听了这番话,郝大娘回到家后,就做了个决定:要给白大夫做碗生日面。
⑤真要做了,郝大娘却犯了难:拿什么做呀 白面吗 兵荒马乱的年头,本来打得就不多的麦子,早被岗楼上的日军汉奸搜刮走了。该打个荤卤吧,可肉呢?别说没肉,连村里的鸡鸭猪羊也早被岗楼上那群坏人吃光了。
⑥郝大娘纠结良久,心说:也只能是山药面素卤了。
⑦在面盆里舀上两小瓢山药面,郝大娘很快就把面和好了。放在往常,面再醒醒就可以擀了。但是,今天这面要多揉揉。
⑧手里揉着面,郝大娘又想到了白求恩。她寻思:大老远地来到中国,他的爹娘妻小说不定怎么惦记呢。这样想着,她仿佛看到远隔重洋,白求恩的娘亲这时也像她一样,正在用力地揉着面,一下一下,好像要把千般牵挂、万般慈爱都揉进这面里………
⑨面揉熟了,筋道有劲儿,切出的面条才能长而不断、煮而不烂,吃了才喜庆。这一带有个说法,认为生日面条越长吃了就越长寿。郝大娘心里说:白大夫救了多少人的命呀。这样的好人就该长命百岁啊!
⑩转眼间,面就揉好了,擀成了片,切成了条。但见根根面条,长似线、匀如丝。下到锅里,随着沸水翻滚了几番就熟了。捞在一只大碗里,浇上已打好的白菜素卤。缺了肉,多放了香油,竟也清香诱人。
郝大娘端着这碗面走出家门,忐忑而又兴奋地来到白求恩的住处,递过去,脸先红了,说:“白大夫,给你做了碗长寿面,山药面的,你别怪嫌,担待着吧。”
白求恩稍愣了一下,说:“大娘,让您老受累费心了,这、这怎么承受得起 ”
郝大娘说:“不就一碗山药面面条嘛,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呀。白大夫,别客气了,趁热吃了吧。”
这时,身旁的两个医疗队员也帮郝大娘劝说。白求恩只好接过碗吃起来,说话的工夫,就把一碗面条吃了个精光。白求恩拍了拍肚子说:“太饱了,这是我来中国后吃到的最好吃的面条。谢谢您了大娘!”说罢,给郝大娘鞠了个躬。
郝大娘慌慌地道:“白大夫,这可使不得。我记住了,你是阳历3月3日的生日,明年的今天,无论想什么法子,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给你做一碗纯白面的荤卤面条,补上今天的遗憾……”
不久,白求恩就带领医疗队奔赴了新的战场。
(摘编自《河间周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第①段引出主要人物“郝大娘”,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②段交代了故事背景,为后面白求恩因为太忙而忘记自己的生日做铺垫。
C.文章第 ~ 段主要描写郝大娘和白求恩的心理、神态及动作,表现出浓厚的军民鱼水之情,感人至深。
D.文章以“白求恩的生日面”为写作线索,记叙了郝大娘给白求恩做长寿面、送长寿面,白求恩接受长寿面等事件。
2.文章画线句子中的“忐忑”一词属于 描写,贴切地体现了郝大娘
的心理。(2分)
3.文章第⑤-⑩段着重描写郝大娘做长寿面的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补全下表。(3分)
从故事内容的角度看 表现出抗战时期做长寿面的 。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
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 为下文 做铺垫。
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并概括白求恩的人物形象。(至少写3个,3分)
5.小雨认为本文最后应该加上下面的故事后续作为结尾,小文认为本文到第段就可以作结,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
故事后续:到了第二年的阳历2月底,郝大娘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她到处打听白求恩的去处,最终得知:白求恩在给伤员手术时感染病毒,已于去年11月牺牲。郝大娘悲痛万分。到了阳历3月3日,她用心地做了一大碗白面荤卤面条,叫着白求恩的名字,捧供在桌上。此后每年这天,这一情景都会重现。几十年过去了,郝大娘弥留之际也不忘对儿孙们交代:“每年的阳历3月3日,别忘了做碗白面荤卤面条供上,这天是白求恩的生日。”
九、习作。(30分)
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珍惜幸福,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请以“我懂得了_”为题,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某次或某些经历和从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叙事完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数不低于4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 āo zàn jìng dào bì luò míng xuē
二、崇山峻岭 偏僻 炊烟 迫切 稚嫩 哼 埋葬
三、①惊动 ②昂挺 ③湖海 ④精简 ⑤一拥 ⑥其所 1.①示例:地动山摇/气吞山河 2.⑥
四、1.C 2.D 3.D 4.B 5.D 6.A
五、1.示例:他的脸上霎时放出惊喜的光芒,又忽地转为热泪盈眶。2.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3.学习红色文化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坚定我们的理想。
六、1.燕山月似钩 2.要留清白在人间 3.立根原在破岩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5.别人批评指出你说得对改正 6.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说明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非常深刻
七、1.示例:举行“爱我中华”演讲比赛举行“爱我中华”歌曲欣赏会 2.示例:同学们,大家好!金色的十月,是花的海洋,人的海洋,在这一天,你可曾看见鲜花的舞蹈?你可曾听见鲜花的欢笑?你可曾在鲜花的歌声中,去追寻童年甜甜的曲调?请看看我们每一张笑脸吧,圆润、甜蜜、天真、美好!在十月金色的阳光中,吐露芬芳多么妖娆;在十月金色的秋风里,放声歌唱多么高兴!我们的赞歌是动人的,它的每一行音符,都包含对祖国的热爱,为祖国美好明天的祈祷,我宣布“爱我中华”诗词朗诵会现在开始! 3.上联:咬定青山迎厄运 下联:立根黄沙传幸福
八、(一)1.舍己为人 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投身革命工作 2.神态 动作 李大钊遭到了敌人残酷的迫害 李大钊的坚定和对亲人的爱 3.C 4.李大钊虽然牺牲了,但是他和张思德一样都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和心血。因此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他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二)1.C 2.心理 因为食材所限,只能给白求恩做一碗山药面,怕白求恩嫌弃而内心七上八下,感到不安 3.不易 细致地刻画了郝大娘做长寿面时力求完美的心理,塑造出郝大娘爱憎分明、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郝大娘送面时的忐忑不安 4.①受百姓爱戴;②敬业;③乐观、尊重百姓。
5.示例:我同意小雨的观点。故事后续叙述了郝大娘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每年都在白求恩生日那天给他做生日面,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的情节,更加从侧面表现出白求恩在群众中的影响之大,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之高,让人永远铭记;也表现出中国百姓知恩图报的品质,并把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这个后续深化了文章主题,更能体现军民一家亲的思想主题。
九、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