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1 送东阳马生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00: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送东阳马生序
【练基础】
1.杨杨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后梳理了几组词语,请辨析加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第一组:无从致书以观(  )
撰长书以为贽(  )
第二组:益慕圣贤之道(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第三组:援疑质理(  )
非天质之卑(  )
第四组:今诸生学于太学(  )
假诸人而后见也(  )
2.理解型默写。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     ,    ”。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    ,    ,    ”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3)学习应像宋濂那样,“    ”,多向德才兼备的前辈请教。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练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今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儿时的求学有何不同 作者写“今诸生学于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5.宋濂是如何劝马生勤学的
6.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送东阳马生序”,然而文章一开篇就大量叙说作者自己的求学之苦,有人说作者写作该赠序的真正目的是夸耀自己,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7.“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可取吗 谈谈你的观点。
 
【练能力】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第1~2段
【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③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涿郡:古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③喟然:感叹。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     走:  
(2)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  
(3)未尝怠倦    尝:  
(4)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会: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10.【甲】文中,作者是如何克服求学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宋濂和郑玄在求师过程中有哪些异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 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选自《曾国藩家书》)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中有足乐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无鲜肥滋味之享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C.谓不专也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D.若志在穷经    悲守穷庐(《诫子书》)
13.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求 业 之 精  别 无 他 法  日 专 而 已 矣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15.请从描写角度品析【甲】文中句子的表达效果。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2)四支僵劲不能动。
16.【甲】【乙】两文作者均意在“劝学”,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
17.在读书求学方面,【甲】【乙】两文带给了你哪些有益启示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书籍 信 学说 说,谈论 询问 资质 各,众多 之于
2.(1)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1)(我)寄居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用。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不羡慕他们,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练阅读
4.诸生“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不必若余之手录”书籍,这都是与作者儿时求学不同的的地方。其目的是劝勉现今太学生应该好好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专心于学问,不可荒怠岁月。
5.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然后与今天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自己主观是否努力,而不在于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低。
6.示例: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开篇作者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切入,兼用对比,用事实说话,寄寓对马生的殷切期望,激励他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自然不是夸耀自己,正如文章结尾所说:“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
7.示例一: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示例二: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练能力
8.(1)跑 (2)言辞和脸色 (3)曾经 (4)正巧,适巧遇上
9.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10.①以借书、抄书克服无书之难;②以行百里谦恭拜师求学克服无师之难;③以不畏路远天寒克服求师之难;④以精神富足的读书之乐克服生活艰苦之难。
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11.相同点:虚心好学,恭敬求教。
不同点:宋濂百里求师,恭谨小心,礼数周到,反复请教,最终得到不少教益。郑玄没有因为老师不直接教他而不满,坚持独立钻研,从不松懈。借老师考问图纬的机会,向老师请教许多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12.A 
13.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14.(1)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我多次挖井却没有水可以喝,是没有(做到)专一的过错(啊)(或“我挖井多次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一的过错”)。
15.(1)示例:“大寒”“冰坚”写出天气酷寒,突出抄书之苦,并以此反映学习条件的艰苦,进一步衬托宋濂学习的刻苦。
(2)示例:“僵劲”“不能动”生动形象地写出肢体因受冻而僵硬的状态,侧面烘托出宋濂外出从师求学的旅途之艰。
16.【甲】文现身说法(或“以事实为例”,或“运用对比手法”等)。【乙】文讲道理(或“引用谚语”,或“运用比喻阐述道理”,或“举例说理”等)。
17.要点:要热爱学习,勤奋刻苦,虚心求教(谦恭求教),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有明确的目标,有远大的志向,不慕虚荣,意志坚定,专心致志,等等。启示符合两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