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课时提高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12:1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练基础】
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这样驱遣(qiǎn)着想象来看,这一副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B.不作刻板的记载(zài),而作想象的按排。
C.它们苟(gǒu)安,怕事,只想躲辟暴风雨。
D.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chàng)然凝望。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
(2)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    (  )
【练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阅读课文,概括文艺作者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4.读者如何通过文字接近作者的感受
5.“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中的“从外表说”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6.第10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分析。
【练能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两年,许多年轻人尝试把京剧唱腔融入现代音乐,将歌曲演绎得耳目一新,让人听来如沐春风。他们凭借出众的传统艺术功底,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关注,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一方面证明,传统艺术在当代依然具有超凡魅力,具备浸润人心、凝聚共情的力量;一方面也表明,互联网为传统艺术创新表达提供了全新空间,为经典艺术穿越时空打通了新的路径,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
从文化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表达让“中国节日”火遍全网、走向世界,到文化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助力世界遗产“活起来”;从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受网友热捧,再到逛博物馆成为中国社会“新风尚”……当下,内容精彩、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各类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日益得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亲近。
材料二 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
“上戏416女团”的成功就并非仅是展现京剧国粹,而是选择跨界的方式,将京剧与国风歌曲进行混搭演绎,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也以此证明传统艺术并非曲高和寡,同样可以以大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传统艺术赋予新的生命力。
传统艺术不仅需要创新演绎,而且需要创新传播。借助于短视频等平台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让传统艺术走向五湖四海。大众透过传统艺术类短视频,既可以获得欣赏艺术所带来的视觉美感与精神愉悦,还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对数千年中华文明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拉近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距离。传统艺术凝聚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年轻的传承者、艺术家在“双创”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传统艺术生生不息。
材料三 国风舞蹈《只此青绿》以山水人文风骨,颂祖国千里江山。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的深耕和弘扬,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享受完这场超乎寻常的视觉盛宴,有网友直呼“我直接文化膨胀了”!
材料四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泽百姓之功。应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文化如涓涓细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是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7.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文化节目的创意表达,极大地推动了艺术传承。
B.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C.艺术类短视频打破了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同时也破坏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D.传统艺术如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8.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观点“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接着通过举    的事例,论证“    ”这一分论点;然后论证了另一分论点“    ”;最后予以总结,呼吁传统艺术通过“双创”得到更好发展。
9.材料四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10.根据四则材料,说说传统艺术和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11.(新考法)《只此青绿》中绝美舞蹈动作“青绿腰”惊艳观众,不少网友争相模仿,还有人分享了自己模仿失败甚至把腰扭伤的经历。专家提醒,非专业人士不要盲目模仿。萌萌却因妈妈不让她模仿“青绿腰”而心里不快,你该如何劝说萌萌呢
1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舞蹈动作“青绿腰”,再结合下图解释其平衡原理。(不少于150字)
  上图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舞蹈动作“青绿腰”,舞者身穿青绿色长裙,梳山峰形发髻。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D 【解析】A项,“副”应为“幅”;B项,“载”读“zǎi”,“按”应为“安”;C项,“辟”应为“避”。
2.(1)比喻论证 (2)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练阅读
3.先要感悟生活,再用文字描写生活,接着就要进行文字的修改,以求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4.通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闻,驱遣自己的想象,领会作者文字里的意境,开阔眼界,从而感受到审美的愉快。
5.不能。“从外表说”准确地表明文艺是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从这个角度看,文艺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如果去掉,那么就表示文艺与“文字的集合体”是一个概念,表达不准确。
6.补充说明。“上面说的不过是一个例子”结束上文的论述,“这并不是说……”补充论述,防止有些读者理解偏颇,“这一点必须弄清楚”进一步强调,为了论述的全面,特意做出说明。
练能力
7.C
8.“上戏416女团”将京剧和国风歌曲进行跨界演绎并获得成功 传统艺术需要创新演绎 传统艺术需要创新传播
9.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诗句,把“文化”比作“涓涓细流”,充分有力而形象地论证了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泽百姓之功,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10.示例:①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②引领大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更多传统艺术文化知识,激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③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④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示例:萌萌,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模仿这个动作很容易造成腰部受伤。你妈妈阻止你模仿,是为你的身体健康着想,是为你好。我们应该明白妈妈的苦心,你说是吗
12.示例:舞者身穿青绿色曳地长裙,头梳高耸入云的发髻。长袖一甩,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整个人依靠腰部力量将上半身后仰至与地面近乎平行,仿佛是险要陡峭的山峰,又仿佛是青峰叠嶂中隐现的绿水,纤柔曼妙,古朴高雅。
解释:舞者一腿前伸,一腿后撤,身体仰至几乎水平时,人体的重心依然处于两只脚之间,重力的作用线并没有落在两脚形成的支撑面之外,主要受力还是后脚。而舞者前后脚的支撑力与其重力保持了平衡,所以只要舞者用强大的腰腹力量保持重心在两脚之间,这个动作就很稳当。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通过了解“青绿腰”及结合图片可知,“青绿腰”是舞者身穿青绿色的长裙,头梳高髻,舞动时两脚一前一后,整个身体依靠腰部力量向后倾斜,将上半身后仰至与地面近乎平行,用身体将山峰的陡峭和险要呈现出来,仿佛是青峰叠嶂中隐现的绿水,形神兼备。
从平衡的角度来看,舞者左腿前伸,右腿后撤,身体后仰至近乎水平,人体的重心依然处于两脚之间,重力的作用线并没有落在两脚形成的支撑面之外。由于身体后仰,若以后脚为支点,可以看出重力的力臂很小,地面对后脚的支撑力远大于对前脚的支撑力,后脚几乎承受了人体全部的重力。这对舞者的腰腹力量有较高要求。所以要通过舞者长期不懈的锻炼,才能让身体的重心游走在物理平衡的边缘,达到看似不可能的极致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