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5 23:56: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石壕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创作背景。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准确理解诗句。 (3)流畅朗诵诗歌并把握诗歌所叙事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感知创作背景过程中,理解诗人与时代的关系。 (2)在分析品鉴诗句过程中,想象还原诗歌当时场景,深刻理解诗人感受。 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诗中两个主要人物差役和老妇人的形象特点,培养理解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诗人是如何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创作《石壕吏》的。 2.让学生准确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诗中“夜捉人”等词语。 2.如何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石壕吏》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了解背景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4课《唐诗三首》中的《石壕吏》一诗。《石壕吏》是一首古体叙事诗。其作者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回顾一下吧。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作“诗史”。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课本124页的注释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2. 唐肃宗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冬天,唐军已收复被叛军占领的长安、洛阳等地。大将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又率领二十万大军围攻当时叛军所在地邺城(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然而由于统治者战略失误,第二年春天,唐军被赶来的史思明援军部队打得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为了稳定局势,唐王朝便首先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实行毫无章法、暗无天日的拉夫政策,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这一时期,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今陕西渭南)。一路上,杜甫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他们离家出征时的悲泣哀号。据此,杜甫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请同学们将这“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记下来。 3.下面是电视剧《大唐诗圣》中的一段,请同学们欣赏。 看了其中一些画面,想必同学们已经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初读诗歌,感知所叙之事 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这首诗。首先 1.请同学们为诗中以下字词注音。 逾(yú) 邺( yè ) 妪( yù) 役( yì) 炊( chuī) 咽( yè) 积累形近字及其读音:戍( shù)戌(xū)戊( wù) 2.下面老师为大家朗诵这首诗,同学们可以与老师一起诵读。 3.如何理解这首诗呢?我们需要准确理解诗中以下词语的意思。其中蓝色字体的词语是课文注释已有的,可以在课本中画出来,红色字体的词语注释中没有,请同学们补充在课本上。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这几句的意思是:诗人傍晚时分,投宿到石壕村的一户人家;刚好碰到差役趁着夜色捉人。这户人家的老翁立即翻墙逃跑了,老妇人前去开门查看情况。这时候,诗人听到了差役凶狠的呼喊声和老妇人凄苦的啼哭声。“一何”,多么的意思,形容感彩非常强烈。诗人听到老妇人哭泣着走上前给差役说,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前线。 几句诗的注释请同学们画一画、写一写。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兄弟刚刚在战场上死去了。活着的人苟且还活着,死去的人是永远结束了。家里再没有其他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要给孩子喂奶,孩子母亲才没有离开,可是进进出出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最后几句诗的意思是:老妇我虽然年老体弱,也请让我跟你们去吧,连夜赶到河阳服役,还能给战士们准备早饭。夜深了,说话的声音停止了,诗人好像听到了轻轻哭泣的声音。天亮了,诗人再次踏上前行的路,只有老翁一人与他道别。 听完诗句解释,相信同学们也随之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 4.我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出这首诗所叙事件吗?我们可以用诗中两句话来概括。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暮”、“夜”,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呢?是的,还有“夜久”“天明”两个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诗人所听所感的步步推进。 与此对应的情节是:诗人 暮投石壕村, 夜闻吏捉人, 夜久闻泣咽, 天明独别翁。 梳理了诗歌情节,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是以时间为顺序、以诗人的行踪为叙事线索来写的。 5.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诗人开篇即直入正题,用这两个句子概括了全诗叙述的主要事件。同学们能从这两个句子描述的情况中发现什么反常之处吗?谈谈你的认识。 一是“ 捉人”。“捉”一词用于“捉贼”“捕捉动物”等,而此时是官府差役征兵,诗人不用“征兵“点兵”“招兵”等词,而用“捉”来描述他们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官吏的蛮横粗暴,可以看出当时征兵无度的社会现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此的揭露与批判。 另一处是“夜”。夜里是人们休息的时间,然而差役却此时去捉人征兵,说明两个方面: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狠毒,在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 “夜捉人”这一反常现象表现了安史之乱时期兵役的残酷,百姓日夜难安的社会现实。 (三)再读诗歌,感知所写之人 1.诗一开篇,作者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石壕吏嚣张的气焰、粗暴的态度。 听到喧闹声,老翁爬起来迅速翻墙逃跑了。田里的活得有人干呢,老翁不能再被捉走了。老妇等老翁走之后前去开门。 此时,我们只听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鲜明对比。 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老妇的动词来。 看……啼……致词…… 很明显,虽然诗人没有明说老妇致词完怎么样了,但我们也能根据结尾的细节感知到。 课文第四段诗人采用了暗示的手法来表现老妇已被捉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自己晚上投宿时还是两人相迎,天亮时却只能与老翁一人道别。 此处也可以看出诗人语言之精炼、构思之巧妙。 2.诗中哪一个词能集中体现老妇前致词的心情呢?对,就是诗人所形容的“苦”这个字。 老妇人苦在何处呢?请同学们再读第三段,体会分析。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深入,都有自己的体会。老师把自己的见解给大家分享一下。 (1)“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晚年丧子,作为母亲的老妇人多么悲痛啊。而唯一还活着的儿子在前线也是苟且偷生,朝不保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战争是多么惨烈。 (2)“出入无完裙”,儿媳妇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作为婆母的老妇人,多么辛酸无奈呀,可见其生活之困窘,可见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破坏之重。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虽然年老体弱,请让我跟你们一起到前线去吧。清代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年迈的老妇人还要去服役,不知道她能不能活着到达河阳前线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战争已经造成了大量伤亡,兵源枯竭,人民受灾之重。虽然如此,在诗人笔下,大唐的百姓却依然没有退缩、抗拒这一切。 3.老妇人说“请从吏夜归”,“请”有“心甘情愿”的意思。我们从这个表达可以看出什么?我们看到老妇人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没有坐等石壕吏动手捉,而是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服役责任。 在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二人已战死的情况下,老妇人自己也要为国献身。她没有被悲哀摧垮,没有被死亡吓倒,她要去当时最危险、战争进行最激烈的火线河阳。这种前去服役的勇敢与决绝,这种保家卫国的坚忍,正是诗人杜甫一边为之悲痛叹息一边为之无声歌颂的地方。 (四)课堂小结,内容回顾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石壕吏》中的故事所发生的背景,理解把握了本诗所叙事件,认识了诗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差役和老妇人。 差役蛮横粗暴;老妇人,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虽然战争已经使她苦不堪言,却依然选择了坚韧,选择了到国家最需要的前线去。 今天我们的祖国,这种野蛮的差役虽然已不再有,但如老妇人一样顾全大局,有责任与担当意识的人却依然灿若繁星。他们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