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世界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示标引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展示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明确标准与目标,利于高效学习。 视频导入: 引出一战背景及两大对立军事集团。 从导火线(直接原因)、一战概况——大战爆发、交战双方、主要战场和战线进行分析。 以年代尺、时间轴形式分析、梳理一战进程。 进程年代尺: 一战评价: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特点:(1)规模空前:这次大战在欧洲爆发,迅速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争规模空前,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损失惨重:战争双方竞相使用新式武器,共有30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价值引领——辩史:科学造福人类VS科学毁坏人类 科技发展本身无害,关键在于把科技用在哪里。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提高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发展上。 一战梳理: 项目事例战场主要是欧洲战场,后来,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等地。典型战役凡尔登战役影响战争 进程事件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巴西参战。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影响①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启示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