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溶液的浓度
第 1 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时 1 溶质质量分数
素养目标 1.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进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引入】医用生理盐水用的是 0.9%的氯化钠水溶液, 工业 上电解食盐水时用的是 26%的食盐水, 这里的 0.9%、26% 有什么含义呢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溶液的浓度 交流讨论 从生活实际出 发,直接切入课 题
新课教学 活动一 溶质质量分数含义 教材 P42“实验 9-7” 【提问】哪杯溶液浓,你是如何判断的 【过渡】生活中经常会用颜色深浅,甜、咸、淡、酸的程 度大小等说明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但不准确,在实际 应用过程中,需要知道准确的浓度大小 【过渡】阅读教材 P42~P43,并回答问题 问题 1:什么是溶质质量分数 问题 2: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什么 【小结】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 x100% 溶液的质量 【演示】老师演示教材 P43 实验 9-8,并知道学生做好记录 【讨论】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有人说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 ”。这种 说法对吗 【小结】上述说法不正确, 通过计算可知, 20℃时饱和氯化 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36% 学生实验、观 察并记录实验 现象, 思考交 流并回答有关 问题 倾听, 并理解 为什么要引入 溶质质量分数 的概念 阅读并回答问 题; 理解定义 并会根据定义 得出表达式 观察、记录、 讨论 理解并记忆 学生阅读、练 习 交流总结 倾听,记录, 理解 讨论并得出饱 通过实验现象 和具体数字, 使 学生理解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的表示方 法,并理解溶质 质量分数与浓 度的关系 使 学生真正体会 到:知识是为了 更好的为社会 和生活服务, 从 而提高学习的 主动性和有效 性 通 过计算理解概 念,巩固知识进 一步理解溶质、 溶液的概念及 正确求出它们 的质量 能灵活应用所 学知识解答问 题,学会归纳和
【自学】 1.阅读教材 P43 例 1,交流讨论书写格式 2.练习教材 P45 第 1 题 【投影】学生的不同结果,讨论交流,纠正错误,得出正 确结论 【归纳】溶质质量必须是溶解的溶质,所以溶质的质量是 31.6g,而不是 40g,溶液质量是 131.6g,而不是 140g,所 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4.0% 【讨论】饱和溶液还可以用什么计算其质量分数 【归纳】 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质量分数=100 解解度 x100% 2.溶质的质量分数只与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有关,但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浓度最 大,即质量分数最大 和溶液计算公 式, 理解溶质 质量分数与哪 些因素有关 应用公式。理解 质量分数最大 值受到溶解度 的限制
新课教学 活动二 溶液稀释的计算 分析稀释前后各个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归纳】 1.稀释计算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稀释计算公式: Agxa%=Bgxb% 阅读并讨论:教材 P44 例 2,交流计算过程、注意 事项、书写格式及几种设法 练习教材 P45 第 3 题,展示结果并纠正 根 据 生 活 经 验, 理解并总 结稀释计算依 据和公式, 理 解各个量的含 义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 阅读教材,提 出疑问,相互 解答练习并展 示结果 通过图形分析, 使学生能很好 地理解稀释计 算依据的方法。 学会运用稀释 计算公式解答 问题,使计算简 单化,减轻负担 提出问题, 创设 情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和计算 能力
课堂小结 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回顾,总结 巩固提升, 构建 知识体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含义
二、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 x100%
溶液的质量
溶解度
溶质质的质量分数= — — x100%(适用于于饱和溶液)
溶解度+100
三、计算依据
1.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课时 2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素养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分析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准确求出化学反应前后溶质、溶液的质 量,并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重点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已学习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但在日 常生活和工农业中,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 多种计算类型并用, 今天我们就尝试着解决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综合 运用问题 思考、讨论 明确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 探究一 100g 某硫酸溶液恰好与 13g 锌完全反应,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 (1)怎样求出氢气的质量 (2)计算式用哪个量来计算?为什么 (3)要求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知道哪 些量 (4)100g 某硫酸是指什么?与锌反应的是硫酸 溶液中的哪一部分 (5)如何计算与 13g 锌恰好完全反应的硫酸 (溶质)的质量 (6)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质是什么,质 量是多少 【投影演示】 设 100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y,生成 ZnSO4 ,的质量为 z Zn+H2SO4=ZnSO4+H2 ↑ 65 98 161 2 13g x z y 65 13g — = — x=19.6g 98 x 读题,思考,进行 讨论并回答有关问 题 教师引导,学生相 互讨论、相互纠正, 用提问的方式 引 导 学 生 思 考,将难点分 解,激发学生 的探究欲望和 解决问题的热
65 13g — = — 2 y 65 13g — = — 161 z y=0.4g z=32.2g 19.6g — x100%=19.6% 100g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 倾听、理解 情 通过演示,让 学生了解化学 方程式计算的 一般步骤和注 意事项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2.2 — — — — x100%=28.6% 100+13-0.4 答:生成 H2 的质量为 0.4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19.6%,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 28.6% 【小结】1 .所设未知量不能带单位 2 .要写对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 .必须用纯净物的质量或溶质的质量计算 4 .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5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应减去气体和沉淀的质量 6 .计算时不要漏写“100% ”,不要漏写“答 ”
新课教学 探究二 你能根据“活动一 ”中题的条件, 把此题改编吗请 小组交流, 可以找参考资料, 也可以自己编写。老 师审核后,没有问题然后展示结果 【整理】 1 .条件不变,未知量改变的题型有 ①求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②求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分数(此种题关键是求出 溶液的质量) 2 .增加条件的题型有 ①若氢气的密度是 0.09g/L,生成氢气的体积是多 少 ②若使用铜锌合金, 则需要含锌 65%的该合金多少 克 ③若合金质量为 20g,则该合金中锌的含量(或铜 的含量)是多少 3 .已知、未知变换的题型有 ①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已 知, 求其他量(锌的质量或 20g 铜锌合金中锌、铜 的质量或者含量),氢气的质量或者体积,硫酸锌 的质量等 ②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已知。锌的质量不变, 求硫 酸溶液的质量,或者氢气的质量等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 论结果 解答整理好的题 目,进行交流 倾听并整理归纳, 体会知识之间的联 系,理解出题方法 讨 论交流收获,发现 学习问题,寻找学 习差距 倾听并理解有关重 点内容,并记录和 记忆 培养学生做学 习的主动性, 学会举一反三 的学习方法 通过改编题, 进一步理解各 个量之间的关 系 能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团 队精神,又体 现了学生的竞 争意识
课堂小结 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 对知识点的理解 回顾,总结 巩固提升, 构建 知识体系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