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教案
教学目标
1. 孩子们已经能够娴熟地辨识“端、粽、节、总”等13个生字,并且流畅地书写“午、节、叶、米”等7个生字,这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扎实的语文基础。
2. 他们以充满感情的方式朗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意境和内涵,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孩子们将了解到端午节这一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习俗,这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还能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他们还将认识到屈原这位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这将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
掌握13个生字的辨识技巧,书写其中的7个生字。热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探索端午节的深远起源和动人故事,点燃学生们对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播放,精彩地呈现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1)师生共同投入这段视频,深深沉醉在端午节那份独特而浓厚的节日气氛中。
(2)教师引导性地问:“在这充满历史韵味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里,你们知道大家都会做些什么吗?”
预设1:“我们家里总是亲手包制那香甜可口的粽子,共同分享那份美食的快乐。”
预设2:“我们会早早起床,去山上采摘新鲜的艾蒿叶,挂上五颜六色的香囊,欢欢喜喜地迎接端午的到来。”
预设3:“我还知道,有些地方的端午节会有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
(3)教师继续提问:“端午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传统。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不是都非常喜欢吃粽子呢?能否分享一下,你们都品尝过哪些不同口味的粽子?”
预设:“我尝过清甜如蜜的水果粽,还有口感软糯、甜香四溢的豆沙粽、红枣粽,甚至还有那咸香诱人的肉粽……”
2. 仿佛置身其中,我们此刻便踏入了端午粽的缤纷世界。这节课,我们将一同细细品味《端午粽》这篇课文,深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粽子之味,那是传统与美食的完美融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 请同学们自行诵读这篇课文。
(1) 在诵读的过程中,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精确地掌握每个字的读音,并努力保持句子的连贯和流畅,让声音充满韵律和节奏。
(2) 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舒适度和喜好进行诵读,而老师将在一旁默默观察大家的学习进度,及时指出并纠正大家在发音上的不足。
2. 学生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本课生字的学习中。
(1) 请自由地用你喜欢的方式,圈出本课的生字,这样做能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深入地理解每个字的意义。
(2) 利用拼音,一遍遍地朗读这些被圈出的生字,不仅要准确读出字音,还要逐渐熟悉并掌握新的偏旁部首,如“立字旁”和“米字旁”。
(3) 随后,和你的同桌互相检查,共同纠正字音的错误,同时分享各自的记忆方法,这样可以帮助你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生字。
3. 教师用心引导学生逐步认读生词,使他们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识。
(1) 为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融入了富有童趣的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 多媒体课件上精心呈现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这些词汇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能有效扩充他们的词汇量。
(3) 教师巧妙地将学生分成小组,以抢读生词的方式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正确读出的小组将荣获词卡,并有机会成为领读者,最终词卡最多的小组将荣登胜者宝座。这种竞赛形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巧妙地培育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尤其关注生词在课文中的准确发音和恰当用法。这一精心设计的环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生词,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深化探索,优化表达
1. 教师以优雅的旋律为背景,深情款款地范读课文,为学生打造一处醉人的学习天地。
2. 指名学生逐一登台,以流畅如水的语调朗读各段落,确保每个字句都能畅快淋漓地传递。
3. 教师巧妙地运用各种朗读技巧,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的音韵之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朗读技巧与表达能力。
(1)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朗读的要求。
①请学生明确课文由几个自然段构成。
②鼓励学生找到心仪的句子,多次反复朗读,并与同桌交流心得。
(2)学生根据这些指导,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朗读中。
(3)随后,教师将进行范读,并教授学生在长句子中如何恰当地设置停顿。
4. 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叶”。
(1)请同学们观察课件上的箬竹叶图片。
(2)学生需细心观察图片,并从色彩和形态两个角度来描述箬竹叶的特征。
(3)多媒体课件将展示生字——“叶”,我们将借助图片教学,让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
(4)师生将一同书写这个生字,共同评比谁写得既整齐又美观。
5. 最后,我们将教导学生如何书写生字——“真”。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生字的结构,尝试归纳书写规律,学习其书写方法。
(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我们可以这样巧妙地记忆:这个字中横画最多,且中间的三横是封闭的。
6. 请同学们深入钻研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品味其中的细节和情感。
(1)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期待教师们能启发学生们展开思考,并提出富有洞察力的问题:外婆所包的粽子种类琳琅满目,那么请各位同学凭借对课文内容的精准把握,生动描绘出外婆所包的各种粽子是什么样的?
(2) 学生们应当怀揣着这个问题,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魅力。
(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们需要精心整理自己的思路,并清晰明了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7. 教师以精心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一同探索并书写生字“豆”。
(1) 通过直观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豆”字的深层含义。
(2) 在书写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了书写技巧:上横略短,下横稍长,而中间的“口”部分则要写得扁平而稳重。
四、完美收官,巧妙布置作业
1. 回顾领悟:在这堂课中,我们共同探寻了哪些知识的奥秘?又和哪些生字精灵结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2. 分享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换心得,展示你写得最为自豪的生字,让我们共同品味书写的独特韵味。
3. 作业安排:请以饱满的情感,诵读这篇课文,让我们的文字在声音的羽翼下翩翩起舞,展现出文字的魅力与韵律。
第 2 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导入:上节课,我们深入品味了《端午粽》的字词韵味。而今天,我们将迎来一节趣味盎然的小组活动:找动物大挑战!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词语来探寻隐藏的小动物踪迹。
(1)多媒体屏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图片跃然呈现:憨态可掬的熊猫、悠闲自得的山羊、活泼可爱的兔子……它们仿佛向我们热情挥手,急切地期待着我们的挑战。
(2)每个小组将推选一位代表,挑选心仪的小动物。在这些小动物身后,都藏有本课的一个神秘词语。小组内的同学们需齐心协力,共同准确认读这些词语。最终,成功找到并准确朗读出词语的小组,将荣获那张珍贵的小动物图片作为奖励。
现在,让我们携手共进,踏上这场充满欢乐与刺激的寻找小动物之旅吧!此外,在我们共同圆满完成《端午粽》的朗读之后,还将举行全班齐读,让书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知识充盈于我们的心间。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 把握关键语句,明确朗读的指导方向。
(1) 请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以充分理解内容。
(2) 现在,让我们共同探讨:基于第二段的内容,你能否形象地描述外婆所包的粽子是怎样的?
(3) 学生们应怀揣着这个疑问,自由而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韵律与情感。
(4) 我们将引导大家按照从外部到内部的顺序,细致地描绘粽子的每一个外形特征,使其跃然纸上。
(5) 现在,我们将共同完成一个填空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朗读的节奏。
① 课件展示: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由_________的箬竹叶包裹,内部填充着_________的糯米,中心则嵌着一颗_________的枣子。
(参考答案: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 教师进一步启发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使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语,而不是简单的“青的”、“白的”、“红的”呢?
③ 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两个句子,通过对比朗读来感受其中的差异。
A.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 朗读指导:这种AAB式的重叠词能够生动地展现粽子的特色:色彩丰富,色香味俱佳。在朗读时,仿佛可以嗅到粽子的香甜,感受到外婆的浓浓爱意。
⑤ 现在,请学生们展示你们对第二段内容的朗读,让我们共同欣赏你们的成果。
2. 深入品味课文的第4自然段,一起揭开端午节吃粽子习俗背后的奥秘。课件展示为我们提供了线索,现在,让我们依据课文内容,共同探寻为何端午节会有吃粽子的传统习俗。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 营造引人入胜的场景,巧妙呈现新知。
(1) 亲爱的学子们,今天,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几个色香味俱佳的粽子,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急切地想要一尝其美味了呢?
(2) 现在,请将视线转向大屏幕,上面呈现了几幅别具一格的粽子图片,每一个粽子上都巧妙地镶嵌着一个生字。
(3) 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携手共度这个学习的旅程,共同认识和掌握这些生字,学习它们的正确书写方式。书写表现出色的同学,将有机会赢得这香甜诱人的粽子作为奖励,品尝其中的美味哦!
2. 教师将引领学生们一同揭开新字“午”的神秘面纱。
(1)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细致观察“午”字的结构与外形,特别是在书写时,要特别留意悬针竖的书写规则,避免其出头,以保持其独有的艺术美感。
(2) 紧接着,学生们将尝试通过描红的方式进行书写练习,深情地感受每一个笔划的力度与节奏变化。之后,他们将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工整地书写两遍,以此巩固记忆,提升书写技艺。
(3) 最后,学生们将有机会与同桌分享自己的创作,接受来自同伴的真挚点评与建议,鼓励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3. 教师循循善诱,带领学生领略汉字“节”的独特魅力。
(1) 教师首先细心指导学生观察“节”字的结构美,接着在黑板上亲自展示规整的书写,并鼓励学生跟随练习,体会书写的韵律。
(2) 教师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知识,期待着学生们讲述他们心中的节日故事。
(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
(3) 结合节日所蕴含的美好寓意,教师将进行“节”字的扩词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4. 教师引领学生书写生字“米”。
(1) 教学导入:在我们品尝了香甜可口的糯米粽之后,现在将一同来认识糯米中的“米”字。
(2)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成对“米”字的直观感知。
(3) 学生将依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深入理解其字义,感叹汉字的奇妙变幻。
5. 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对全新生字“分”的探索之旅。
(1) 在对反义词的深入研究中,我们逐渐领悟了“分”的深刻内涵。作为“合”的相反意义,两者既对立又依存,构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2) 在书写“分”字时,我们需要特别留意,上部分的“八”字要适当延展,而下部分则是“刀”形,而非“力”形。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精准掌握,方能书写出既美观又准确的汉字。
(3) 最后,在师生的互动讲评中,我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互相鼓励,这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也助力我们不断取得进步。
四、情感的升华,收获的满足
1. 当这堂课的尾声渐渐响起,让我们携手回顾,你们从这节课中汲取了哪些珍贵的知识和感悟?
2. 教师深情地结语道:端午节,那是一个香飘四溢的节日。每当端午佳节来临,我们品味着那香糯可口的粽子时,其实不只是在享受味蕾的盛宴,更是在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通过今天对《端午粽》的学习,我们不仅“品尝”到了端午粽的香甜,还深入探寻了端午节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不忘缅怀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精神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