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摆的快慢
教学目标 1改变摆锤质量不能改变摆的快慢;摆绳长度影响摆的快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2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能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3能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4能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能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课前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一根摆绳(棉绳等)、3~5个大小相同的螺母(或钩码)、铁架台一个、秒表(或手表)一只、记录表一份。 教师准备:学生用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 2.出示上节课部分小组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数据。 3.学生交流: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摆动次数不同。 4.思考:为什么不同小组制作的摆,摆动快慢会不同呢 你觉得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5.聚焦本节课研究内容: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 二、探索 活动一:思考、讨论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 1.学生讨论: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思考,交流:摆的摆动快慢可能与“摆绳长度摆锤质量”有关。(如有学生提出摆动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高度释放摆锤,全班一起计数,会发现虽然摆动幅度不同,但这个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是相同的) 3.教师引导学生对摆绳长度、摆锤质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1)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要改变哪些条件 哪些条件不变 (2)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哪些条件 哪些条件不变 4.交流、汇报: (1)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要改变摆锤的质量,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 (2)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摆绳的长度,摆锤的质量保持不变。 活动二: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1.出示材料:秒表、铁架台、细绳(棉线)、螺母3个、双面胶若干。 2.用课件展示实验方法。 3.教师提示: (1)螺母之间可用少量的胶带粘贴。 (2)摆绳要与支架杆平行。 (3)放开摆时不能用力推,要自然放手。 (4)摆幅不要过大,防止摆撞到支架。 (5)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边观察边记录。 (6)为了防止偶然性,每组实验重复做三次。 4.学生实验。 5分析数据,交流发现:摆的摆动次数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 6.小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活动三: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1.出示材料:秒表、铁架台、细绳(棉线)、1个螺母。 2.实验方法:调整摆绳的长短,测量并记录长短不同的摆绳30秒摆动的次数。为了防止偶然性,每组实验重复做三次。 不同绳长的摆30秒摆动次数记录表短中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3.学生实验。 4.分析数据,交流发现:摆绳长度越长,摆动次数少。 5.小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得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得越快。 三、研讨 1.通过刚刚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小结: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则摆得慢,摆绳短则摆得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 四、拓展 出示两个空的易拉罐,一个空着,一个装了半罐水。思考:我们把螺母换成这两个易拉罐,摆绳长度不变,这两个摆,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二度备课 (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摆的快慢
教学反思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了解了摆的结构,并且通过实验发现了摆的运动特征,于是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先带孩子们回顾了上一课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主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我们发现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同,那么是什么在影响摆的快慢呢 "有些学生认为是摆锤重量影响摆的快慢,有的同学则认为是摆绳的长短影响摆的快慢。在猜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由猜测出发,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分别验证自己的猜想。讨论之后请学生来汇报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学生普遍都能说到,保持一些条件相同,一个条件不同,来进行实验,我对此加以追问,"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什么 "学生果然立马明确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并且能够清楚地说出如何控制变量来达到实验目标。 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上的安排,在课前没有预设到学生不会系绳子,课上花了许多时间教学生,导致课的时间特别紧迫,数据没有全方位地分析。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改进了采用夹子夹和挂螺帽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样真的可行吗?让学生方便,反而让他们失去了很多生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