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14: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1.(2分)下列各组字中声母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峻 唆 竣 俊 B.戎 戊 戌 戍
C.乐 铄 砾 烁 D.占 拈 沾 惦
2.(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
(1)有的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经营出租车的单位太多,以 供过于求。
(2)我们在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今年,也要考虑明年,以 后年。
(3)人们对新上映的几部影片反 很好。
(4)观众还未 过来,球已应声入网了。
A.致 至 应 映 B.至 致 映 应
C.致 至 映 应 D.至 致 应 映
3.(5分)根据“望”的意思,完成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望”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a,向远处看;b,探望;c,盼望,希望;d,名望;e,对着;f,怨;g,姓。
a.他望着我点点头。    
b.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c.陶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    
(2)根据下面不同的意思用“望”字组词 a.探望:﹣﹣﹣﹣    b,盼望,希望:﹣﹣﹣﹣   
4.(2分)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B.一谈到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8分)找出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地方,并改正。
a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和态度。
   
b.我们不是要在书本中学语文,而是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c.同学们特别喜欢李老师 对他的提问总是随声附和。
   
d.听了这段相声,把我的肚子都笑破了。
   
6.(11分)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a.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b.世间的事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   ;    ,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7.(2分)仿照下面的话,借住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意向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是孩子高飞的梦想。
   
8.(8分)《中国诗词大会》颇受大家欢迎。下面我们也来参与一下吧。
当我们来到瀑布脚下,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   ,   。”;欣赏美如画卷的西湖景色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句“   ,   。”;西湖的山水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很美妙,我们自然会吟咏起诗句“   ,   ”;当来到枫叶似火的香山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   ,   ”回荡在我心间。
二、阅读理解.
9.(15分)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题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选段出自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    。
a梁衡 b赵丽宏 c叶永烈
(2)下面能够恰当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
a,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b,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c,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成就,有所创造
(3)在每一条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词语,简要概括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内容。
发现问题    ,   ,   。
(4)在选段中,作者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运用了    ,   和    等成语,俗语。
(5)以下对选段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详写了反复观察实验的过程。
b,第一自然段中两个问句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第三段中加点词“并”用在“不”前面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d,选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了题意,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三、习作.
10.(45分)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最值得称赞?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
(2)不少于45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冲刺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1.(2分)下列各组字中声母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峻 唆 竣 俊 B.戎 戊 戌 戍
C.乐 铄 砾 烁 D.占 拈 沾 惦
【解答】A.“峻 竣 俊”都读“jùn”,声母是“j”,“唆”读“suō”,声母“s”。
B.“戎”读“róng”声母是“r”,“戊”读“wù”声母是“w”,“戌”读“xū”声母是“x”,“戍”读“shù”,声母是“sh”。它们的声母完全不同。
C.“乐”读“lè、yuè”声母是“l、y”,“铄、烁”都读“shuò”,声母是“sh”,“砾”读“lì、luò”,声母是“l”。
D.“占”zhàn,声母“z”。“拈”niān,声母“n”。“沾”zhān,声母“z”。“惦”diàn,声母“d”。
故选:B。
2.(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处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
(1)有的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经营出租车的单位太多,以 供过于求。
(2)我们在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今年,也要考虑明年,以 后年。
(3)人们对新上映的几部影片反 很好。
(4)观众还未 过来,球已应声入网了。
A.致 至 应 映 B.至 致 映 应
C.致 至 映 应 D.至 致 应 映
【解答】(1)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故填“致”。
(2)以至:连词,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故填“至”。
(3)反映:比喻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故填“映”。
(4)反应: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或刺激产生的对应变化。故填“应”。
故选:C。
3.(5分)根据“望”的意思,完成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望”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a,向远处看;b,探望;c,盼望,希望;d,名望;e,对着;f,怨;g,姓。
a.他望着我点点头。  e 
b.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c 
c.陶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  d 
(2)根据下面不同的意思用“望”字组词 a.探望:﹣﹣﹣﹣ 看望  b,盼望,希望:﹣﹣﹣﹣ 无望 
【解答】(1)a.“他望着我”的“望”意思是“对着”。故选e;
b.“指望”的“望”意思是盼望,希望。故选c;
c.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望”名望。故选d。
(2)a.用“探望”的意思可组词为“看望”;
b.用“希望,盼望”意思可组词为“无望”。
故答案为:
(1)a.e;
b.c;
c.d。
(2)a.看望;b.无望。
4.(2分)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
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B.一谈到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解答】A.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有褒义,不符合语境。
B.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有贬义,不符合语境。
C.正确。
D.事倍功半: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成效小。不符合语境,应该用“事半功倍”。
故选:C。
5.(8分)找出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地方,并改正。
a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和态度。
 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 
b.我们不是要在书本中学语文,而是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我们既要在书本中学语文,又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c.同学们特别喜欢李老师 对他的提问总是随声附和。
 同学们特别喜欢李老师,对他的提问总是认真思考。 
d.听了这段相声,把我的肚子都笑破了。
 听了这段相声,我的肚子都笑破了。 
【解答】a.此句中“明确”和“态度”搭配不当,应去掉“和态度”。
b.此句中“不是……而是……”这个关联词用的不恰当,应该用“既……又……”
c.此句中“随声附和”用词不当,应该改为“认真思考”。
d.此句中成分残缺,缺乏主语,应该把“把”去掉。
故答案为:
a.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
b.我们既要在书本中学语文,又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c.同学们特别喜欢李老师,对他的提问总是认真思考。
d.听了这段相声,我的肚子都笑破了。
6.(11分)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a.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如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 
b.世间的事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意接受的, , 但是有时却能让你成长 ;  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意经历的生活 , 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解答】a.句子的形式是如什么代表什么,我送你什么,注意结合前一分句,思考后面的意思。
b.句子的形式是什么虽然是人人不愿什么,但是有时怎么样,考虑什么是不愿意的,再写这个内容的作用。
故答案为:
a.如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
b.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意接受的,但是有时却能让你成长;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意经历的生活,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
7.(2分)仿照下面的话,借住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意向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
例句:孩子紧紧地牵着高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是孩子高飞的梦想。
 仿句一:黑色的天暮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仿句二: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解答】句子的形式是前半部分写一个意思,加以肯定,后一个分句加以否定,进一步说明那是什么,写出意味深长的话。
故答案为:
仿句一:黑色的天暮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仿句二: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8.(8分)《中国诗词大会》颇受大家欢迎。下面我们也来参与一下吧。
当我们来到瀑布脚下,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欣赏美如画卷的西湖景色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山水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很美妙,我们自然会吟咏起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当来到枫叶似火的香山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荡在我心间。
【解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山行》作者唐朝诗人杜牧,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故答案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阅读理解.
9.(15分)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  发现问题、不断思考、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题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选段出自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  c 。
a梁衡 b赵丽宏 c叶永烈
(2)下面能够恰当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一项是  b 。
a,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b,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c,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成就,有所创造
(3)在每一条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词语,简要概括第一自然段叙述的内容。
发现问题  不断思考 , 反复实验 , 得出结论 。
(4)在选段中,作者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运用了  百思不得其解 , 见微知著 和  见微知著 等成语,俗语。
(5)以下对选段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c、d 。
a,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详写了反复观察实验的过程。
b,第一自然段中两个问句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c,第三段中加点词“并”用在“不”前面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d,选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了题意,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解答】(1)考查了有关文段的作者的课外知识。文段选自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是叶永烈。
(2)考查了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段意的能力。短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开始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从平常事情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就能有所成就。故选:b。
(3)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短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不断思考,反复进行了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用四字词语来概括就是:发现问题、不断思考、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4)考查了学生对短文中成语和俗语的掌握情况。在文段中,作者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运用了几个成语和俗语,如:写这位医生对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思考时用“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成语;在最后一段对文段内容进行总结时用了“见微知著”这一成语;在讲人们平时应该对发现的问题多问为什么时用了俗语“打破砂锅问到底”。
(5)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文段以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忽然转动起来,感到很奇怪,于是不断思考,反复进行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一事例告诉我们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文章最后一句话点明了题意,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故选:c、d
故答案为:
(1)c;
(2)b;
(3)不断思考、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4)百思不得其解;见微知著;见微知著;
(5)c、d
三、习作.
10.(45分)文明和谐值得称赞,爱国敬业值得称赞,诚信友善值得称赞,学会生存值得称赞,热爱科学值得称赞……在你的生活中,谁最值得称赞?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什么事最值得称赞?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称赞”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注意运用积累的语言和学过的表达方法。
(2)不少于45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解答】范文:
称赞
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值得称赞,如事业上取得好成就的爸爸,精心育人的老师,勤奋好学的同学,固守边疆的战士,便民利民的建筑……今天,我就为我勤奋好学的同学林美秀喝彩。
林美秀这个同学,她长着一头乌黑的短头发,圆圆的脸,亮晶晶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巴。她既漂亮又爱学习。
我和她是最好的朋友,我和她的成绩都差不多,她遇到不会的题,经常问同学或老师,她总是刨根问底。下面,我就和你们讲一讲,她是多么好问,我为什么要为她喝彩。
有一天,老师上完课,把家庭作业布置了,我和林美秀就开始做了,突然,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无论我们怎么绞尽脑汁地想,都想不出来,我对她说:“我们不写了吧!”她却说:“那怎么行,我去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后,她给我讲了一遍,我没有听明白,就问她几个问题,她也摸不着头脑,她说:“我再去问一问老师。”问完老师回来,她又给我讲了一遍,我还是没听明白,我提了几个问题,她又去问了老师。最后,我终于听明白了,我可真佩服她勤学好问的精神啊!
正因为她具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只要一遇到难题,她就问老师同学,而且还要问到自己听明白了,这一次考试,出得许多题都是我以前没做过的难题,林美秀一会儿就做完了,可是我们做了好大一会都没做完,我真后悔平时没有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这一次考试,林美秀考了100分。
我为我这位勤学好问的好朋友而感到自豪。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