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导学案 (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导学案 (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6 10: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一、《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了解 认识 理解 会
1.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4.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
5.知道物态变化的过程及吸放热情况 √
6.知道物质的熔点或沸点 √
7.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用水的 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一些水循环的现象 √
真题挑战、知识巩固
1.(2021 济南模拟)如图,2021年1月7日,受寒潮的影响,青岛的海面上产生了浓浓的白雾,出现了神奇的海水“沸腾”现象。这些白雾的形成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2.(2021 历下区二模)小丽同学发现某种玩具小汽车具有喷雾功能,在其水箱中注入水后,玩具车行驶时会向后喷出水雾。过一会儿水雾就会慢慢消失。小丽立刻想到了这是一种物态变化现象,下列选项中与此相符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液化 B.凝固 C.汽化 D.凝华
3.(2021 历下区二模)小丽发现使用电吹风时,吹出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她与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吹热风有什么关系?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4.(2021 莱芜区一模)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装置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B.水的沸点为 99℃,此处环境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水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
5.(2021 天桥区一模)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等千姿百态的奇观,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  )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严寒天气“泼水成冰”
C.植物上的“露珠消失” D.冬天树木上的“雾凇”
6.(2021 济南二模)(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t时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温 /℃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气泡情况 少量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 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①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
将   (选填“铁杆向上”或“铁圈向下”)调整。
②小明从水温90℃开始记录数据和现象如下表。实验时,当看
到   就表明水沸腾了。此时对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7.(2020 章丘区模拟)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顺序进行;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
(3)本实验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控制冰和蜡的质量相同。实验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和   。
(4)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5)实验过程中有的组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   ;
(6)有的同学出于控制变量的习惯,将装冰和蜡的试管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处理,这样是   (选填“必须的”“更好的”“没有必要的”)。
(7)实验中要考虑全面注意细节问题,有个组同学对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是如图丁这样处理的,其中采用搅拌器的目的是   ,不过百密一疏,有一不当之处是   。
济南学考真题链接
(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教室内较舒适的温度约为24℃
B.“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寒冷气流液化形成的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E.“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制动减速、从大气层外自由滑行进入返航轨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自由降落,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外壁的烧蚀材料升华吸热以有效降温
F. 教室内较为舒适的温度约26℃
9.(2023济南中考)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_________制成的。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___形成的。
10.(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2所示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①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小明首先应当根据______(选填“酒精灯”、“酒精灯火焰”或“酒精灯外焰”)的高度调节并固定放置石棉网和铁圈的位置。
②在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小明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______。
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温度计的示数已经达到了100℃
C.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D.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③小明为了验证“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他可以在水沸腾一段时间之后______,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11.(2020·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各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说明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图乙:微微加热时锥形瓶中呈现淡淡的紫色,说明固态碘受热先熔化再汽化
答案:
D
C
D
B
C
6.(1)铁杆向上;(2)气泡不断上升,体积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不变。
7.1)自下而上;(2)高;(3)需要;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水中;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4)固体物质受热不均匀;(5)放入太多固体;(6)没有必要的;(7)使试管受热均匀;试管内固体露出水面造成受热不均匀。
8.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