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6)(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6)(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21: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12分) 沿着堤坝向南走,可以看到一带蜿蜒起伏的山峦。春夏时节,那山是绿色的。当然,这绿也不是纯粹的绿,而是夹杂着点点的白色。那白色是白桦树荡漾在松林中的几点笑靥。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而宽阔的河流【甲】呼玛河。从河岸到堤坝,是一片茂密的柳树丛和几百棵高大的青杨。那些青杨间距很广,有条不紊【乙】错落有秩地四散开来,为这带风景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风韵。初春的时候,残雪便消声匿迹了,矮株的柳树红了枝条,而高大的青杨则绿了身躯,那些青杨①____,而那丝丝柳枝,②_____。
通常情况下,河水看上去只是浅浅细细的一条亮线,但是到了涨水的季节,而月亮又格外地圆润皎洁的话,河流就被(映衬/映照)得焕发出勃勃金光,明亮得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道闪电。这时,山峦和柳树也会因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容颜。山显得低了些,山峦与天相接所呈现的(剪影/掠影)也就更为明显,它那妖娆的曲线(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丙】柳树丛呢【丁】③____,而那些高大的青杨,由于你看不清它们身上那些纵横的枝丫和漫溢着的鲜润的绿色,则很有点武士的味道了,④_____。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堤坝 笑靥(yè) 蜿蜒起伏
B.妖娆(láo) 荡漾 错落有秩
C.苍劲(jìn) 镶嵌 圆润皎洁
D.间(jiàn)距 漫溢 消声匿迹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衬 剪影 一览无余
B.映衬 掠影 一目了然
C.映照 掠影 一目了然
D.映照 剪影 一览无余
(3)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
②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
③它们缥缈得就像岸边的一片芦苇
④显得是那么的浑厚、苍劲和威严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4)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 乙 丙 丁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2.(3分)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了身躯、浅浅细细、丝丝柳枝(三个短语的结构互不相同)
B.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句中“站在”作谓语)
C.“红了枝条”“绿了身躯”(句中“红”“绿”是动词)
D.这绿也不是纯粹的绿,而是夹杂着点点的白色。(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目前已有6.78亿人次参与该活动。
B.钟鼓楼既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航标性质的民族传统的象征,更是时间的象征。
C.他有自己的志向,要通过他们的努力,让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始终有一席之地。
D.黑土是自然和时间的馈赠,每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近400年左右的时间。
4.(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礼仪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改容式车”是皇帝改变神情,俯身扶在横木上,表达敬意的礼仪。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寡人”是君主的自称,“卿”是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朋友辈的敬称。
C.纵横家是一个特殊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代表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公孙衍、张仪等。
D.中国古代食器种类很多,如“箸”是夹食的用具,“豆”是盛食物的一种容器,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5.(10分)默写。
主题 诗文 出处 批注
自然奇景 ①   ,②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
心怀希望 ③   ,④   。 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思乡怀人 ⑥   ,⑦   。 温庭筠《商山早行》 触景生情,点明作者旅行中思乡怀亲之情。
忧国忧民 ⑧   ,⑨   。 ⑩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
6.(3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诗人创造了“太阳”“火把”“光明”等明朗、热烈的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常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险:用电击击退土著人围攻,靠潮汐知识摆脱搁浅危机,用热水防止结冰,靠潜艇压力冲破冰层。
C.《红星照耀中国》中刘伯承与彝族部落歃血为盟,带领先锋队强渡安顺场,遴选三十位英雄飞夺泸定桥,然后强渡大渡河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D.《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不满足现状,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平凡世界中的“精神斗士”;孙少平孝顺仁义、敢于担当,是“农民企业家”的代表。
7.(5分)阅读《儒林外史》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____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子,穿了阔衣,持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1)选文中“他”是    ,请简述作者将其放在第一回的目的。
(2)《儒林外史》还刻画了一类与“他”追求不同的读书人,请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进行简述。
8.(5分)旭日学校正在开展“行走博物馆 感受历史美”研学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消息的主要内容。(限20字以内)
5月15日,青州市举行新博物馆开馆仪式,第一批游客走进了这座新博物馆。新馆分为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技术保护区、公共服务区、办公区、管理设备区等六大功能区,具有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功能,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馆中有明代赵秉忠状元卷、汉代宜子孙玉璧、东汉大型跪姿石俑,北魏正光五年陆子章造像等馆藏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门类齐全,包括陶瓷、青铜、书画、石刻、玉器等,有“小大博物馆”之称。博物馆新馆盛大开放,为千年古城青州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任务二:为了更好地进行博物馆研学,请你为本次研学设计两个活动。
(3)任务三:请用简洁语言补写馆中珍品“宜子孙”玉璧的寓意。
造型:该璧外区饰蟠縭纹,上部透雕双龙,出没于祥云之中,中央有篆书“宜子孙”三字。下为圆形,中部有凸起圆环,外环饰浅浮雕蟠龙纹一周。
寓意:   
二、阅读理解(46分)
9.(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甲】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
【乙】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淡烟笼罩枫叶,细雨飘打蓼花的清新明丽的秋天风景图,短短十字就把景色描绘得如此真切。
B.乙诗首联诗人回顾了两件大事:一是通过科举入仕,二是在起兵抗元中度过了四年。C.甲诗颈联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回顾反省。
D.乙诗颈联用谐音、双关,将作者当时的艰难处境与惶恐孤苦的心情巧妙地表现出来。
(2)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节选自《隋书 崔彭传》,有删改)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因诈病    
②彭顾其骑士曰    
③左右不得辄动    
④及使者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 陈涉世家》)
B.骑士因执而锁之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
C.遂遣之 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D.遣其善射者射之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②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4)文中的崔彭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1.(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车
李樯
①父亲驾着他的马车再次消失在秋日清晨的迷雾中。当太阳驱散雾霭,村庄安静地低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并像父亲那样飘向远方。鸡和狗儿在村子里寻食、闲逛,但没有谁会像父亲那样毫无眷顾甚至有些迫切地离去。
②其实父亲的马车一度是用来贩运石头的。吴大伯就是父亲带到我们这个小村庄的石匠,他白天干活,晚上摇身一变,就会变成一位说唱艺人。到了晚上,父亲会帮吴大伯在秋收后的打麦场上架起牛皮鼓,村里的老人们和少数妇女、孩子纷纷拎着小板凳,巴巴地等待着。
③一部《水浒》就足够糊弄一村庄的人了,戏才唱到半截,整饬石头的工作结束,他便会卷起铺盖,奔向别的村子或者回家。有人央托父亲,等老吴闲下来再把他请来嘛,好歹把剩下的大半拉子唱完!父亲承担着吴大伯助手的角色,有人说父亲其实就是吴大伯的弟子。
④终于,父亲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家伙落儿,一只脸盆大小的牛皮鼓、一根打鼓棒、一对鸳鸯板、一副鼓架。他有时会让我跟在身后,帮忙抱着鼓架来到村东头的大芙蓉树下,背靠树桩支好大鼓,咚的一声,父亲向饭后的村人发出好戏即将开场的信号。“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吞了吴……”
⑤父亲时常背着双手,一个人走向村外的麦田或棉花地。他的身影在那二十四条小路上交错出现,清晨或夜晚,春夏秋冬,风雨或飘雪中,他的身影显得孤零,似乎没人能够理解他心底挣扎着的那份孤独。
⑥不知哪天起,人们盖房子时兴起扎钢筋浇水泥的地基,没人家再需要石头,父亲的马车常常空载而归。父亲的大车多半闲置在西南角的草棚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尊严。父亲搬出那套闲置已久的马具,掸去上面的灰尘,牵出一身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为它修理好脚掌,驾上马车便出发了。
⑦我常常爬到村口那株高大的柳树上,期待看见父亲的大车突然出现在二十四条小路当中一条的尽头。然而他跟他的大车就像一只飞走的鹰,我们从未见过的高山,哪怕寒风凛冽、白雪飘舞,终究是他向往的地方。
⑧有时也会看见父亲从西北方向的某条小路的尽头飞奔而来。父亲裹着他那件藏青布大氅,头上戴着一顶棉绒帽,护耳随着大车的颠簸扇合着,像两只飞鸟的翅膀。但他不会停留多久,很快又消失在平原深处。
⑨这样不知多少年。父亲终于彻底回来了。他老了许多,他的大车终于在漫漫旅途的颠簸中散了架,车轱辘也断了,他只好把它丢弃到远方的荒野里。那只装着鼓乐的麻袋,底边在父亲驭马飞奔的路上炸了线,裂开一个大大的口子,那些家伙落儿不知遗落在了异乡的哪个角落。那匹纯种的栗色马也已瘦得皮包骨,显得有气无力、双目无神。
⑩父亲在家老老实实地待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的时候,青草冲破土层,花儿开了,把那二十四条小路重新打扮得生机盎然。栗色马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重新变得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父亲套上马具,牵着缰绳走出院门,溜达着出村,沿着其中一条小路,再次走向远处那道灰蒙蒙的天际线。
学校艺术节将举办“见微知著,微影抒情”微电影展评活动,准备以选文作剧本,拍成微电影,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对小说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比喻手法精妙,如“他的大车就像一只飞走的鹰”,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驾车离去时的义无反顾。
B.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后来“瘦得皮包骨”,可见父亲旅程的遥远、奔波以及艰辛。
C.小说中的村庄位居原野深处,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原始,甘于这样封闭落后的生活。
D.小说中不乏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其热情忙碌与冷清孤独交织的形象跃然纸上。
(2)请选文围绕“大车”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把握拍摄内容。
示例:父亲驾车消失
(3)本次拍摄除了展现父亲的相关场景,还侧重展现了以下画面,请赏析其效果。
当太阳驱散雾霭,村庄安静地低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并像父亲那样飘向远方。
(4)大家决定选取《大车》作为微电影的放映题目,请分析其妙处。
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①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正是靠着这种实干精神,晏子成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中国人历来注重实干。《论语 宪问》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墨子 修身》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 修身》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些都是告诫人们:无论是修身、干事,还是为政,都必须实干实行。
③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上下要有实干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动诠释。
④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胜利,创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实干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一步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向前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西晋末年的王衍,虽居宰辅之位,却不以经国为念,不干实事,以清谈为务。石勒起兵犯京师洛阳,东海王司马越率军前去讨伐,王衍以太尉随军,司马越病死军中,众人推王衍为元帅,他惧不敢当。石勒破城取胜,王衍被杀,西晋灭亡。王衍空谈玄学,误己误国。
⑥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凝心聚力促进发展,我们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1)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借习总书记的讲话,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也引出下文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论述。
B.第③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引用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名言,证明“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观点。
C.第⑤段举王衍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D.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2)请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才能树立实干思想,担起兴国大任?
链接材料:
青年人有无限的潜力,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掌握综合知识技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三、写作(60分)
13.(10分) 毕业季来临,仲夏的校园不乏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你会注意其中哪一份美好呢?请你选择一处场景进行描写。
要求:形象具体鲜明,表达清晰流畅;不得透露学校信息。不超过150字。
14.(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交响乐管弦合鸣,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数十种乐器完美融合,共同奏响,带来一场交响乐的盛宴。合奏的完美,来自于个性的融合,而这独特的个性,往往是唯一的,不可或缺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12分) 沿着堤坝向南走,可以看到一带蜿蜒起伏的山峦。春夏时节,那山是绿色的。当然,这绿也不是纯粹的绿,而是夹杂着点点的白色。那白色是白桦树荡漾在松林中的几点笑靥。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而宽阔的河流【甲】呼玛河。从河岸到堤坝,是一片茂密的柳树丛和几百棵高大的青杨。那些青杨间距很广,有条不紊【乙】错落有秩地四散开来,为这带风景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风韵。初春的时候,残雪便消声匿迹了,矮株的柳树红了枝条,而高大的青杨则绿了身躯,那些青杨①____,而那丝丝柳枝,②_____。
通常情况下,河水看上去只是浅浅细细的一条亮线,但是到了涨水的季节,而月亮又格外地圆润皎洁的话,河流就被(映衬/映照)得焕发出勃勃金光,明亮得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道闪电。这时,山峦和柳树也会因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容颜。山显得低了些,山峦与天相接所呈现的(剪影/掠影)也就更为明显,它那妖娆的曲线(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丙】柳树丛呢【丁】③____,而那些高大的青杨,由于你看不清它们身上那些纵横的枝丫和漫溢着的鲜润的绿色,则很有点武士的味道了,④_____。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A.堤坝 笑靥(yè) 蜿蜒起伏
B.妖娆(láo) 荡漾 错落有秩
C.苍劲(jìn) 镶嵌 圆润皎洁
D.间(jiàn)距 漫溢 消声匿迹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映衬 剪影 一览无余
B.映衬 掠影 一目了然
C.映照 掠影 一目了然
D.映照 剪影 一览无余
(3)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①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
②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
③它们缥缈得就像岸边的一片芦苇
④显得是那么的浑厚、苍劲和威严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4)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D 
甲 乙 丙 丁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解答】答案:
(1)A
(2)D
(3)C
(4)D
2.(3分)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了身躯、浅浅细细、丝丝柳枝(三个短语的结构互不相同)
B.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句中“站在”作谓语)
C.“红了枝条”“绿了身躯”(句中“红”“绿”是动词)
D.这绿也不是纯粹的绿,而是夹杂着点点的白色。(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本句的谓语是“是”。
故选:B。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目前已有6.78亿人次参与该活动。
B.钟鼓楼既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航标性质的民族传统的象征,更是时间的象征。
C.他有自己的志向,要通过他们的努力,让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始终有一席之地。
D.黑土是自然和时间的馈赠,每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近400年左右的时间。
【解答】A.有误,缺少宾语,在“最美家庭”后边加“活动”;
B.有误,语序不当,将“时间的象征”和“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航标性质的民族传统的象征”互换位置;
C.正确;
D.有误,成分赘余,“近”“左右”删除其一。
故选:C。
4.(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礼仪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改容式车”是皇帝改变神情,俯身扶在横木上,表达敬意的礼仪。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寡人”是君主的自称,“卿”是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朋友辈的敬称。
C.纵横家是一个特殊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代表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公孙衍、张仪等。
D.中国古代食器种类很多,如“箸”是夹食的用具,“豆”是盛食物的一种容器,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公孙衍、张仪是战国时期人。
故选:C。
5.(10分)默写。
主题 诗文 出处 批注
自然奇景 ① 浮光跃金 ,② 静影沉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
心怀希望 ③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 ⑤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思乡怀人 ⑥ 因思杜陵梦 ,⑦ 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 触景生情,点明作者旅行中思乡怀亲之情。
忧国忧民 ⑧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⑨ 肯将衰朽惜残年 。 ⑩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
【解答】答案:
①浮光跃金
②静影沉璧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重点字:畔)
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刘禹锡
⑥因思杜陵梦
⑦凫雁满回塘(重点字:凫)
⑧欲为圣明除弊事(重点字:弊)
⑨肯将衰朽惜残年
⑩韩愈
6.(3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诗人创造了“太阳”“火把”“光明”等明朗、热烈的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常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险:用电击击退土著人围攻,靠潮汐知识摆脱搁浅危机,用热水防止结冰,靠潜艇压力冲破冰层。
C.《红星照耀中国》中刘伯承与彝族部落歃血为盟,带领先锋队强渡安顺场,遴选三十位英雄飞夺泸定桥,然后强渡大渡河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D.《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不满足现状,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平凡世界中的“精神斗士”;孙少平孝顺仁义、敢于担当,是“农民企业家”的代表。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孙少平是“精神世界”的斗士;孙少安是农村企业家。
故选:D。
7.(5分)阅读《儒林外史》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____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子,穿了阔衣,持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1)选文中“他”是  王冕 ,请简述作者将其放在第一回的目的。
(2)《儒林外史》还刻画了一类与“他”追求不同的读书人,请任选一位结合小说情节进行简述。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子,穿了阔衣,持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可以判断出:他是王冕。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同后面出现的儒林群丑形成对比,更突出作品的讽刺意义。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把握。《儒林外史》还刻画了一类与王冕追求不同的读书人,结合情节进行简述。
示例:范进是热衷功名,为人虚伪的腐儒的形象。穷尽一生致力于科举考试,中举后喜极而疯。中举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中举后表现虚伪。
答案:
(1)王冕《儒林外史》将王冕放在开篇,是将王冕作为正面榜样人物,同后面出现的儒林群丑形成对比,更突出作品的讽刺意义。
(2)示例:周进是醉心科举,迂腐可怜的读书人,始终相信科举考试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直至六十多岁,仍要参加科举。参观贡院时将头撞到号板上。
8.(5分)旭日学校正在开展“行走博物馆 感受历史美”研学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消息的主要内容。(限20字以内)
5月15日,青州市举行新博物馆开馆仪式,第一批游客走进了这座新博物馆。新馆分为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技术保护区、公共服务区、办公区、管理设备区等六大功能区,具有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功能,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馆中有明代赵秉忠状元卷、汉代宜子孙玉璧、东汉大型跪姿石俑,北魏正光五年陆子章造像等馆藏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门类齐全,包括陶瓷、青铜、书画、石刻、玉器等,有“小大博物馆”之称。博物馆新馆盛大开放,为千年古城青州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任务二:为了更好地进行博物馆研学,请你为本次研学设计两个活动。
(3)任务三:请用简洁语言补写馆中珍品“宜子孙”玉璧的寓意。
造型:该璧外区饰蟠縭纹,上部透雕双龙,出没于祥云之中,中央有篆书“宜子孙”三字。下为圆形,中部有凸起圆环,外环饰浅浮雕蟠龙纹一周。
寓意: 表达了子子孙孙和睦安顺、宜家宜居的美好愿望。 
【解答】(1)青州市举行新博物馆开馆仪式。
(2)【规划路线】:了解新展馆分布,确定研学路线:【安全教育】:提出安全要求,制定安全应急方案;
(3)寓意:宜:相安,和顺。寓意:表达了子子孙孙和睦安顺、宜家宜居的美好愿望。
二、阅读理解(46分)
9.(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甲】夜坐①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
【乙】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甲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淡烟笼罩枫叶,细雨飘打蓼花的清新明丽的秋天风景图,短短十字就把景色描绘得如此真切。
B.乙诗首联诗人回顾了两件大事:一是通过科举入仕,二是在起兵抗元中度过了四年。C.甲诗颈联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对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回顾反省。
D.乙诗颈联用谐音、双关,将作者当时的艰难处境与惶恐孤苦的心情巧妙地表现出来。
(2)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A.有误,本诗首联选用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等意象,描绘出了秋天夜景的肃杀凄凉。“清新明丽的秋天风景”理解有误。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本诗尾联“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意思是心中始终有报国之心,虽静坐斗屋,但恨不能驰马疆场。此句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也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要力挽狂澜,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这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答案:
(1)A
(2)甲诗尾联间接抒情,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要力挽狂澜、忠君报国的的感情。乙诗尾联直接抒情,表现他的民族大义,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情感。
译文:
夜坐
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少年变成了老年,我的理想也遥遥无期。心中始终有报国之心,虽静坐斗屋,但恨不能驰马疆场。
过零丁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10.(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节选自《隋书 崔彭传》,有删改)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因诈病  假装。 
②彭顾其骑士曰  回头看。 
③左右不得辄动  随意,擅自。 
④及使者反 同“返”,返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 陈涉世家》)
B.骑士因执而锁之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欧阳修《醉翁亭记》)
C.遂遣之 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D.遣其善射者射之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②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4)文中的崔彭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于是假装生病。诈:假装。
②句意为: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位从骑说。顾:回头看。
③句意为:旁人不准乱动。辄:随意,擅自。
④句意为:到使者回去后。反:同“返”,返回。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率领/连词,来。
B.连词,表顺承/表递进。
C.均为代词。
D.代词,那些/副词,表推测,恐怕。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重点词:遣,派遣;苦,苦于;疾,疾病;降,屈尊。句意:崔彭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的住所,崔彭苦于疾病,无法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
②重点词:复,又;矢,箭;皆,全,都;顾,看。句意:可汗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依据“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可知,隋高祖担心陈王作乱,派崔彭征召陈王入朝,崔彭巧设计策,一举擒获了陈王,崔彭足智多谋,聪明睿智。依据“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可知,崔彭射术高超;依据“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知,崔彭到达突厥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答案:
(1)①假装
②回头看
③随意,擅自
④同“返”,返回
(2)C
(3)①崔彭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的住所,崔彭苦于疾病,无法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
②可汗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敬服。
(4)①崔彭足智多谋,聪明睿智。隋高祖担心陈王作乱,派崔彭征召陈王入朝,崔彭巧设计策,一举擒获了陈王,展现了他的才智。②崔彭射术高超,闻名于突厥。他曾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突厥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11.(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车
李樯
①父亲驾着他的马车再次消失在秋日清晨的迷雾中。当太阳驱散雾霭,村庄安静地低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并像父亲那样飘向远方。鸡和狗儿在村子里寻食、闲逛,但没有谁会像父亲那样毫无眷顾甚至有些迫切地离去。
②其实父亲的马车一度是用来贩运石头的。吴大伯就是父亲带到我们这个小村庄的石匠,他白天干活,晚上摇身一变,就会变成一位说唱艺人。到了晚上,父亲会帮吴大伯在秋收后的打麦场上架起牛皮鼓,村里的老人们和少数妇女、孩子纷纷拎着小板凳,巴巴地等待着。
③一部《水浒》就足够糊弄一村庄的人了,戏才唱到半截,整饬石头的工作结束,他便会卷起铺盖,奔向别的村子或者回家。有人央托父亲,等老吴闲下来再把他请来嘛,好歹把剩下的大半拉子唱完!父亲承担着吴大伯助手的角色,有人说父亲其实就是吴大伯的弟子。
④终于,父亲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家伙落儿,一只脸盆大小的牛皮鼓、一根打鼓棒、一对鸳鸯板、一副鼓架。他有时会让我跟在身后,帮忙抱着鼓架来到村东头的大芙蓉树下,背靠树桩支好大鼓,咚的一声,父亲向饭后的村人发出好戏即将开场的信号。“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吞了吴……”
⑤父亲时常背着双手,一个人走向村外的麦田或棉花地。他的身影在那二十四条小路上交错出现,清晨或夜晚,春夏秋冬,风雨或飘雪中,他的身影显得孤零,似乎没人能够理解他心底挣扎着的那份孤独。
⑥不知哪天起,人们盖房子时兴起扎钢筋浇水泥的地基,没人家再需要石头,父亲的马车常常空载而归。父亲的大车多半闲置在西南角的草棚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尊严。父亲搬出那套闲置已久的马具,掸去上面的灰尘,牵出一身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为它修理好脚掌,驾上马车便出发了。
⑦我常常爬到村口那株高大的柳树上,期待看见父亲的大车突然出现在二十四条小路当中一条的尽头。然而他跟他的大车就像一只飞走的鹰,我们从未见过的高山,哪怕寒风凛冽、白雪飘舞,终究是他向往的地方。
⑧有时也会看见父亲从西北方向的某条小路的尽头飞奔而来。父亲裹着他那件藏青布大氅,头上戴着一顶棉绒帽,护耳随着大车的颠簸扇合着,像两只飞鸟的翅膀。但他不会停留多久,很快又消失在平原深处。
⑨这样不知多少年。父亲终于彻底回来了。他老了许多,他的大车终于在漫漫旅途的颠簸中散了架,车轱辘也断了,他只好把它丢弃到远方的荒野里。那只装着鼓乐的麻袋,底边在父亲驭马飞奔的路上炸了线,裂开一个大大的口子,那些家伙落儿不知遗落在了异乡的哪个角落。那匹纯种的栗色马也已瘦得皮包骨,显得有气无力、双目无神。
⑩父亲在家老老实实地待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的时候,青草冲破土层,花儿开了,把那二十四条小路重新打扮得生机盎然。栗色马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重新变得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父亲套上马具,牵着缰绳走出院门,溜达着出村,沿着其中一条小路,再次走向远处那道灰蒙蒙的天际线。
学校艺术节将举办“见微知著,微影抒情”微电影展评活动,准备以选文作剧本,拍成微电影,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对小说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小说中比喻手法精妙,如“他的大车就像一只飞走的鹰”,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驾车离去时的义无反顾。
B.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后来“瘦得皮包骨”,可见父亲旅程的遥远、奔波以及艰辛。
C.小说中的村庄位居原野深处,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原始,甘于这样封闭落后的生活。
D.小说中不乏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其热情忙碌与冷清孤独交织的形象跃然纸上。
(2)请选文围绕“大车”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把握拍摄内容。
示例:父亲驾车消失
(3)本次拍摄除了展现父亲的相关场景,还侧重展现了以下画面,请赏析其效果。
当太阳驱散雾霭,村庄安静地低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并像父亲那样飘向远方。
(4)大家决定选取《大车》作为微电影的放映题目,请分析其妙处。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与世隔绝”错,有二十四条小路通向外界;“甘于这样封闭且落后”无中生有。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其实父亲的马车一度是用来贩运石头的”“父亲的大车多半闲置在西南角的草棚下”“这样不知多少年。父亲终于彻底回来了。他老了许多,他的大车终于在漫漫旅途的颠簸中散了架,车轱辘也断了,他只好把它丢弃到远方的荒野里”,概括为:用车贩石;大车闲置;驾车回乡。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当太阳驱散雾霭,村庄安静地低伏在原野深处,村子里杂树丛生,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运用景物描写,交代了村庄的地理位置和父亲的生存环境,结合“父亲搬出那套闲置已久的马具,掸去上面的灰尘,牵出一身纯栗色皮毛的高头大马,为它修理好脚掌,驾上马车便出发了”分析,为下文写父亲驾车离开作铺垫;炊烟氤氲,它们或直或弯着飘向蓝天,去追寻白云,暗含了父亲对广阔自由世界的追求。
(4)本题考查题目作用分析。选文围绕“大车”记叙了用车贩石、大车闲置、驾车回乡。可见“大车”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意蕴丰富,大车曾是谋生工具,是父亲从村外运送石材和农忙时节劳作的工具,代表了特定时期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变迁,大车成为载着父亲远离村庄、追寻广阔自由世界的媒介。大车陪伴着父亲,“终于在漫漫旅途的颠簸中散了架,车轱辘也断了”,像父亲一样衰老不堪,象征着精神(心灵)突围的艰辛不易。
答案:
(1)C
(2)用车贩石;大车闲置;驾车回乡
(3)运用景物描写,交代了村庄的地理位置和父亲的生存环境;为下文写父亲驾车离开作铺垫;以炊烟追寻白云,暗含了父亲对广阔自由世界的追求。
(4)以大车为线索,主线情节围绕父亲与大车展开;意蕴丰富,大车既是父亲从村外运送石材的谋生工具,也是他远离村庄、奔向远方的重要媒介;大车是贫瘠环境中人们追求精神远方的象征。
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①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正是靠着这种实干精神,晏子成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中国人历来注重实干。《论语 宪问》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墨子 修身》言:“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 修身》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些都是告诫人们:无论是修身、干事,还是为政,都必须实干实行。
③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大力弘扬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优良作风。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上下要有实干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动诠释。
④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胜利,创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实干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一步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向前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西晋末年的王衍,虽居宰辅之位,却不以经国为念,不干实事,以清谈为务。石勒起兵犯京师洛阳,东海王司马越率军前去讨伐,王衍以太尉随军,司马越病死军中,众人推王衍为元帅,他惧不敢当。石勒破城取胜,王衍被杀,西晋灭亡。王衍空谈玄学,误己误国。
⑥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凝心聚力促进发展,我们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1)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①段借习总书记的讲话,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也引出下文对“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论述。
B.第③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引用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名言,证明“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观点。
C.第⑤段举王衍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D.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2)请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才能树立实干思想,担起兴国大任?
链接材料:
青年人有无限的潜力,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掌握综合知识技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文章结构是递进式。
感谢:D。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论证思路的答题步骤:第一是紧扣段落入手,第二是划分段落层次,第三是概括段落大意。虽说段落属于结构,但段落是思路的反映,把握了段落,也就把握了思路。阅读第②段可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目的地”首先阐释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含义;然后“正是靠着这种实干精神,晏子成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列举了晏子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引用《论语》《墨子》《荀子》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证明“无论是修身、干事,还是为政,都必须实干实行”的观点。
(3)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结合“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可知第④段的观点。结合此观点,列举生活中我们积累的名人“实干成就事业”的例子进行阐述即可。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世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不尚空谈。他严谨踏实的作风,既成就了自己,也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青年人有无限的潜力,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习共产主义理论,掌握综合知识技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可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增长真才实干;发扬自己优点,克服自己缺点;
结合文章内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司马越病死军中,众人推王衍为元帅,他惧不敢当”“实干担当促进发展”等可得:遇到问题不退缩,勇于承担责任;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在学习中要有目标,要和同学们搞好团结,凝心聚力,以“实干”精神提高学习成绩。
答案:
(1)D
(2)首先阐释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含义;然后举晏子的例子,引用《论语》《墨子》《荀子》的名言,证明“无论是修身、干事,还是为政,都必须实干实行”的观点。
(3)示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直保持着自己踏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间地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铸就了辉煌的成就。
(4)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增长真才实干;遇到问题不退缩,勇于承担责任;发扬自己优点,克服自己缺点;坚定目标,凝心聚力,团结一致。
三、写作(60分)
13.(10分) 毕业季来临,仲夏的校园不乏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你会注意其中哪一份美好呢?请你选择一处场景进行描写。
要求:形象具体鲜明,表达清晰流畅;不得透露学校信息。不超过150字。
【解答】
校园喷泉旁的美好时光
升入初中,我有着许多美好时光。不必说宽敞的教室,高大的书架,数不清的图书,好学的同学,也不必说体育课上大家在操场上自由奔跑,音乐课上尽情歌唱,美术课时显露才华。单是校园喷泉旁,就留住了我很多美好时光。
喷泉的主体不大,却可以使所有人在刚进入校门时目光都紧锁住它。几块青石看似随意地叠在那里,却形成了一座假山。假山周围工整地排了一圈白玉围栏,圈住了流淌的水,嬉戏的鱼儿和定时喷出的高大水柱。
太阳还睡眼朦胧着,喷泉就开始迎接早早到校的学生们了。每每走过喷泉时,我都会放慢步伐,静静地望着它。朝霞唤醒了泉水,晶莹的水柱向着天空冲去,像是决心跟刚刚出现的朝阳打一声招呼。一定是成功了的,不然水珠落下时怎会发出星子一般的微光。喷泉的水珠像流星一样重新回到水池。
我轻轻闭上双眼,嗅到了花儿的芳香与泥土的香气,像是许了一个愿。跳跃的水珠载满了我们的梦想,将朝气送给水里游动的锦鲤。初升的阳光碎在池中,撒在我们的心头,将美好的愿望实现。
每周三下午的博识课总令我充满期待。因为我们可以将课堂移出教室,在其他地方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我们班博识课前集合的地方就是在喷泉。集合时间临近,同学们三三两两到达了喷泉。我们认真地讨论着这次会学到的知识,欢声笑语拂过白玉栏,穿过假山石头间的空隙,越过假山前五彩的花卉,飞向了博识课的目的地。那里要是有水,一定和喷泉的水比起来也不差吧,但一定没有喷泉的水活泼;花儿肯定没有喷泉前的娇嫩;至于假山,可能更加高大,但不会有喷泉的假山有智慧。正午当空的阳光照射在启程的队伍上,照亮了我们的笑脸与期望。
放学后,水柱依旧高耸,仿佛在向我们告别。我向喷泉挥了挥手,回头一看,看见有鸟儿飞过,添得黄鹂四五声。悦耳的鸣声好像在说“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一个微笑结束了我一天中在喷泉旁的美好时光。
校园喷泉旁的时光是充满朝气、承载梦想、满怀期待、富有希望的,同时也是美好的。
14.(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交响乐管弦合鸣,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数十种乐器完美融合,共同奏响,带来一场交响乐的盛宴。合奏的完美,来自于个性的融合,而这独特的个性,往往是唯一的,不可或缺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解答】
合作融合才能成功
曾经在《动物探秘》里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故事:草原上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转眼之间便烧到一处蚁穴,一群蚂蚁即将成为大火的牺牲品。危急时刻,无数只蚂蚁抱成团,形成一个庞大的蚁球,向火场外滚去。虽然最外层的蚂蚁被大火烧焦,但大部分蚂蚁却逃出火场,保住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合作,相互融合方能成功。
交响乐管弦合鸣,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数十种乐器完美融合,共同奏响,带来一场交响乐的盛宴。合奏的完美,来自于个性的融合。
古往今来,懂得合作融合的人,往往都能取得成功。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逐鹿,曹操势力逐渐强大,他统一北方后,准备南下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孙权的江东。公元208年,曹操领军二十多万南征,声势浩大,一时势不可挡。而当时刘备力量弱小,孙权的势力也无法抵挡。刘备派诸葛亮到江东联合孙权,从而孙刘联合,两军精诚合作,最终在赤壁大败曹军,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佳话,从而也决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面对强大的曹操,如果刘备和孙权各自为战,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所以,他们精诚团结,才能凭借长江天险,在赤壁一战中大败强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反,那些不善于合作融合的人,也往往把自己推向失败的深渊。想当年,太平天国起义之初,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清兵望风而逃,不到几年,便取得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可就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几大天王不是一鼓作气,直捣腐朽清廷的“黄龙”,而是好大喜功,相互猜忌,最终发生内讧,导致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诛,石达开出走……最终,一盘散沙般的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多么惨痛的教训啊!金田子弟辛辛苦苦建立的太平天国,由于自己内部的不团结,导致堡垒从内部瓦解。
战场上的合作融合,方能战胜强敌;科学上的合作融合,方能取得成功;商业竞争中的合作融合,方能实现双赢……所以,唯有合作融合,方能铸就成功。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