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3.5解决问题导学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3.5解决问题导学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0-12 07:52:33

文档简介

小五(上)西师大版数学3.5《解决问题》导学案(1)
5、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
【学习目标】
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能正确分析并解决3步计算的求平均数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根据实际问题选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答问题。
【学习难点】正确地选用“进一法”或“去尾法”解答问题。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实际生活解决问题。
导学过程
方法引导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创设问题,设疑引入。
小方的爸爸在一个货场搞货运调度。这一天小方正好到货场找爸爸。只见货场上堆着3430箱货物。小方知道爸爸货场上的卡车装这样的货,每辆只能装125箱。爸爸见儿子来了,高兴地说:“小方,来得正好!考考你,如果要求一次性地将货物运到目的地,要用多少辆车才能运完?”小方心想:“老爸也太小瞧人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拿来考我!”
于是立马从书包中取出计算器算起来:3430÷125=27.44(辆)≈27(辆)
不到10秒,小方告诉爸爸:“老爸,要27辆车!”爸爸笑着说:“儿子,你这回算错了哟。”小方一听,急了:“不可能,我用计算器再算一遍给您看!”可爸爸还是笑着说小方错了。小方和爸爸究竟谁对谁错呢?
新的挑战。
【问题1】有3430箱货物,每辆车装125箱。要装多少辆车?
【问题2】学校实验室要用小瓶子分装380克某种药剂,每个小瓶最多只能装60克,一共得准备多少个这样的瓶子?
【问题3】博翔装订车间有一批16开的纸张,共3000张。现要将它们装订成80张一本的“工作笔记”,可以装订多少本?
【问题4】一块布料6米,准备用来制作儿童风雪大衣,每件大衣的用料是2.4米,这块布料能做多少件儿童大衣?
【自主探究,产生疑惑】
学生独立探究问题1、2、3、4。
产生疑惑:(1)装货物需要多少辆车和需要多少个瓶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2)装订笔记本和制衣服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1、学生自学【问题1】。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算出得:

3430÷125=27.44(辆)
(2)学生思考:0.44辆车该怎样处理?
(3)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讨论得出:因为超载不安全,所以剩下的也该再装一车。
(4)解决问题:3430÷125=27.44(辆)≈28(辆)
答:要装28辆车。
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2】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上交流解决方法。
(2)质疑:不足一瓶的该怎样处理呢?
(3)讨论交流为,因为多余的药剂也要一个瓶子来装,所以得:
380÷60≈7(瓶)
答:一共得准备7个这样的瓶子.
学生独立完成【问题3】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上交流解决方法。
(2)质疑:不足一本的该怎样处理呢?
(3)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讨论得出:因为剩下的页数不足一本,就不是完整的一本,所以剩余的要去掉。所以得:
3000÷80≈37(本)
答:可以装订37本.
学生独立完成【问题4】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上交流解决方法。
(2)质疑:剩下的布料能做一件儿童风雪大衣吗?
(3)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讨论得出:因为剩下的布料不足做一件儿童风雪大衣,所以尾巴去掉。于是得:
6÷2.4≈2(件)
答:这块布料能做2件儿童大衣.
5、【知识加油站】在生活中,需要多少容器,得用“进一法”;能制成多少成品,用“去尾法”。其余据实际情况而定。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竖式计算。
8.5÷0.51 14÷1.6
2、做一个沙发套需要6.5米布,145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个沙发套?
3、某食品加工厂包装皮蛋,每6个皮蛋装一盒,4235个皮蛋需要多少个盒子?
(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全班交流。)
【今天的收获】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自我完善】
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归纳疑惑,并展示,小组讨论。明确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今天的问题。
当堂检测时间为15分钟,并统一答案和解题思路。
通过当堂检测,找到学生自己当堂的问题,并做好修改和笔记。
小五(上)西师大版数学3.5《解决问题》导学案(2)
5、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二)
【学习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理解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习重点】探索稍复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学习难点】找准对应量的关系。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实际生活解决问题。
导学过程
方法引导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创设问题,设疑引入。
某燃料公司安装天然气管道,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天然气管道?
新的挑战。
【问题1】某燃料公司安装天然气管道,前4天铺设了49.6米,后8天铺设了132.8米。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天然气管道?
【问题2】叔叔说:我这里还剩6千克蘑菇,27元就全部卖给你。
阿姨说:我这里还有12千克蘑菇,52元就全部卖给你。
如果两个菜贩的蘑菇质量是一样的,哪个的更优惠?
【问题3】议一议:还可以怎样解决问题2?
【自主探究,产生疑惑】
学生独立探究问题1、2、3。
产生疑惑:(1)怎样求平均每天铺设多少米天然气管道?
(2)两个菜贩的蘑菇质量都一样,到底谁的蘑菇更优惠?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1、学生自学【问题1】。
学生读题,小组讨论得出:
方法一:(1)一共铺设了多少米?
49.6+132.8=182.4(米)
(2)一共铺设了多少天?
4+8=12(天)
(3) 平均每天铺设了多少米?
182.4÷12=15.2(米)
答:平均每天铺设15.2米天然气管道。
方法二:我是这样想的:
平均每天铺设了多少米?
︿
铺设的总米数 ÷ 铺设的总天数
︿ ︿
前4天铺设的米数+后8天铺设的米数 前4天 +后8天
列式:(49.6+132.8)÷(4+8)
=182.4÷12
=15.2(米)
答:平均每天铺设15.2米天然气管道。
【知识加油站】求平均数的解题思路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2】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上交流解决方法。
(2)质疑:我们应该比较两家蘑菇的价格呢?
(3)讨论交流为,我们可以比较每千克蘑菇的价格,所以得:
叔叔的蘑菇每千克卖多少钱?
27÷6=4.5(元)
阿姨的蘑菇每千克卖多少元?
52÷12≈4.3(元)
因为4.5元﹥4.3元
所以阿姨卖得更优惠。
3、学生讨论完成【问题3】
(1) 比较12千克蘑菇的价格。
叔叔12千克的价格:27×2=54(元)
阿姨12千克的价格:52元
因为54元﹥52元,所以阿姨卖得更优惠。
(2)比较6千克蘑菇的价格。
叔叔6千克的价格:27元
阿姨6千克的价格:52÷2=26(元)
因为27元﹥26元,所以阿姨卖得更优惠。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某工厂三月上旬前4天共节约用水140吨,后6天共节约用水195吨。这个工厂三月上旬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2、小方5分钟可打字750个,小飞10分钟可打字1750个,谁打的速度快些?
(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全班交流。)
【今天的收获】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自我完善】
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归纳疑惑,并展示,小组讨论。明确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今天的问题。
当堂检测时间为15分钟,并统一答案和解题思路。
通过当堂检测,找到学生自己当堂的问题,并做好修改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