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复 式 折 线
统 计 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在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体温
℃
李弘2022年5月15日体温变化统计图
起床时 10:00 14:00 17:30 19;30 时间
36.0
36.2
36.4
36.6
36.8
37.0
37.2
37.4
37.6
36.5
36.8
37.0
37.2
37.0
体温
℃
李弘2022年5月15日体温变化统计图
起床时 10:00 14:00 17:30 19;30 时间
36.0
36.2
36.4
36.6
36.8
37.0
37.2
37.4
0
·
·
·
·
·
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变化情况,你认为一天中体温最高的时间应该是什么时间?
李弘和你的体温一天中最大波动各是多少摄氏度?
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你认为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特点: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用折线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用: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
的多少。
下面是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你能根据这个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吗?
探究新知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500
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
1000
2001
.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
.
.
.
.
.
.
1933
1826
1764
1702
1647
1599
1593
1617
1584
1594
1998
1999
20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21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500
2000
.
.
1608
1615
.
.
1574
.
1604
.
1635
1640
.
.
1667
1655
.
.
.
1786
1723
1523
1465
1200
1062
.
.
.
1998-2021年全国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500
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
1000
2001
.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
.
.
.
.
.
.
803
805
811
818
821
825
832
849
892
913
1998
1999
20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21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500
2000
.
.
935
943
.
.
967
.
960
.
966
972
.
.
977
975
.
.
.
977
986
993
998
996
1014
.
.
.
这样看着,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啊!怎样比较方便呢?
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
应该怎样做呢?
还得用图例说明……
要画两条折线,可以像复式条形统计图那样用颜色区分开。
500
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
1000
2001
.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
.
.
.
.
.
.
1933
1826
1764
1702
1647
1599
1593
1617
1584
1594
1998
1999
2000
2011
2012
2013
2014
2021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500
2000
.
.
1608
1615
.
.
1574
.
1604
.
1635
1640
.
.
1667
1655
.
.
.
1786
1723
1523
1465
1200
1062
.
.
.
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
.
.
.
.
.
.
.
.
.
803
805
811
818
821
825
832
849
892
913
.
.
935
943
.
.
967
.
960
.
966
972
.
.
977
975
.
.
.
977
986
993
998
996
1014
.
.
.
问题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全国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复式折线统计图需用不同颜色的折线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用图例标明两条折线的含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从总体看,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数(或负增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死亡人口数都呈上升趋势。
问题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 什么关系?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我国人口从2018年开始负增长
答: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比死亡人口数少,我们把这种
情况叫做负增长。全国人口从2018年开始负增长。
60
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120
300
2013
.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180
240
.
.
.
.
.
.
.
.
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和重污染天数统计图
优良
重污染
.
.
.
.
.
.
.
.
.
176
172
186
198
226
227
240
276
288
58
39
23
15
4
8
0
46
47
(1) 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是怎样变化的?重污染天数呢?
答: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是逐年上升的;
重污染逐年下降的。
(2) 观察复式拆线统计图,你还有什么发现?
答:我发现2013年的优良是176,重污染是58。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量。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还可以更直观的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P110(练习二十六)
(1)根据统计图,你说一说两地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3.
答:甲乙两地的气温1-7月呈上升趋势,在7-12月呈下降趋势。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答:这种植物适合在甲地种植。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答:甲地10月平均气温为17.5℃,乙地10月气温为24.8℃,气温之间有差别,应该带一些比较保暖的衣服。
4.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男生
女生
身高/cm
年龄
.
.
.
.
.
.
.
.
.
123
128
135
141
147
153
156
158
160
125
.
.
.
.
.
.
.
.
.
132
136
140
145
152
160
166
170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提出什么结论?
答: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是女生13岁后身高的增长趋于平缓,增长速度要比男生的速度慢。
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男生
女生
身高/cm
年龄
.
.
.
.
.
.
.
.
.
123
127
135
141
147
153
156
158
160
125
.
.
.
.
.
.
.
.
.
132
136
140
145
152
160
166
170
(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值比较,你有什么想法吗?
答:把自己的身高与平均值作比较,看是否达到平均。
5.小组讨论:下面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某学样五年级学生“五一”度假方式统计如下。
(2)2014-2021年全国生活用水量统计如下。(单位:亿立方米)
答:(1)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2)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