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21:5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
二、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章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从光线、声音、动物、植物和矿产5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本节课教学紧紧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奇妙的世界”和人文素养“课文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三、学情分析:本课所面对的学生是3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的具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想象力丰富,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品析课文《海底世界》4、5自然段,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清楚的。
2.通过课文和拓展阅读,了解课文是怎样从几个方面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并能学会运用写话。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海底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过渡:同学们,大自然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无穷无尽的奥秘隐藏在天地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潜入大海深处去寻找海底的秘密吧!
1.质疑:“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课文以问句开头,吸引读者,也点明本课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课文有一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2.出示第7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中心句。(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教学意图】好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又巧妙地将本课的首尾呼应渗透了进去。
(二)感受海底神奇,体会表达。
任务一:感受海底神奇,体会表达。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感受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画出你认为最奇妙的一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分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重点交流3、4、5自然段。
A课文二自然段:(板书:光线,黑中有光。)
过渡:(出示图片感受发光海底动物)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是多么奇妙,多么神秘啊!
B课文第三自然段:(板书:声音 窃窃私语)
句子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自问自答,设问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句子2:“窃窃私语”拟人的修辞手法(理解词语,同桌做动作。)
句子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拟声词,课文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跟我们熟悉的陆地上的小动物叫声来比较,听起来亲切熟悉。)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句子,比赛读,看谁读得最有趣。
小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宁静,而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是多么奇妙啊!本段先概括后具体,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海底动物的发出的声音写的清楚,有趣。
C第四自然段
过渡: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吗?你们组来介绍一下吧。(朗读要针对小组同学,句子、词、感受、读)
句子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海参活动有什么特点?(慢)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谁能通过朗读把海参的慢表现出来?抓住关键词语“肌肉伸缩、只能、四米”指导朗读。
句子2: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出示图片,(梭子,像梭子一样的鱼叫梭子鱼。穿梭前行。)你从哪里看出了梭子鱼的活动特点?抓关键词语指导朗读。(运用了数字和比较方法突出了梭子鱼的快)谁来读出梭子鱼的快。
同样一小时的时间,梭子鱼能游几十千米,而海参只能前进四米!男女生对比朗读。突出动物活动的差异性,多样性。
句子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理解“反推力”(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乌贼和章鱼好奇特的动物啊!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出示图片,理解“巴”,这是怎样的贝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对比读“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移动。”(感受拟人句的妙用,把描写人的词语用在动物的身上,不仅让读者产生了亲切感,还使语句变得生动,感到贝类的有趣。平时写作也可以学着这样写,让你的文章更生动的。)
这些贝类可真悠闲哪,自己不动,轮船航行到哪,他们就旅行到哪。谁愿意来读。
写法小结: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是怎么围绕这句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的?
(第一句“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是这段的中心句,接下来的四句列举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来写,他们有速度极快的和极慢的,还有利用反推力前进的和巴着不动的,就把第一句话的意思写清楚了,这样的结构使阅读变得十分方便。此外,课文运用了拟人,数字、比较等方法,充分说明了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师生配合朗读,老师读中心句,学生朗读其余部分。
D第五自然段
过渡:在辽阔的海洋里,除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外,还有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的海洋植物。
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思考:海底植物差异大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清楚的?
(小结:课文是从色彩和大小两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大。色彩的差异是通过列举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的,一目了然。大小的差异则是列举最小的和最大的植物来表现的。这样的对比写法更突出了植物之间的差异大。)
E第六自然段。(板书:矿产 丰富)
F总结升华,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海底有这么多动物、植物、矿藏,难怪作者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一段总结全文,回应的第一段的问题,首尾呼应。
【总结全文,根据板书梳理课文。本文整体结构非常清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课文从5个不同的方面把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写清楚的,而且中间4.5自然段也都明确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对比总结:
快速浏览第22课,想想《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总结相似点: 这三篇课文结构清晰,课文都是从几个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
【教学意图】通过抓重点段,对课文4、5自然段的品读感悟,从中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学习到了课文从不同方面把一件事物写清楚的,也学习到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
接着通过对本单元其他两课表达方法,和本课的表达进行总结,找到相似之处,三篇课文都是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重重地敲响了语文要素,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表达的好处,是文章结构清晰,条理,使阅读变得十分方便。
(三)任务二:拓展阅读,检测导结。
阅读课文《变幻多彩的地球》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的?
2.哪些事物给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本课从海洋湖泊、大气、森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各种外衣与气候的关系。每一件衣服都各有各的颜色和作用。)
【教学意图】进行语文主题教学,课堂加大阅读量,运用所学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学习故事,巩固方法,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作业:联系生活,运用表达。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清楚一件事物。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你是否听说过,…
提示:从几个不同的方面介绍清楚一件事物。
【教学意图】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巩固语文要素,把它用到写上,借助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训练”,夯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总结:是啊,我们世界上的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正等待我们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索呢!

板书:
海底世界
光线 黑中有光
海底世界 声音 静中有音
(景色奇异 动物 各有各的活动
物产丰富) 植物 差异很大
矿藏 丰富
几个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清楚的
【教学意图】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教学重难点突出,把课文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都体现了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和掌握方法。
七、教学反思:
为了落实语文要素“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整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由学到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第一个环节:感受海底神奇,学习表达方法。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同时总结归纳方法。
第二个环节:拓展阅读,检测导结。结合语文丛书《变幻多彩的地球》,检测学生对语文要素的了解和运用,夯实语文要素。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运用表达。结合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训练,进行了写话训练,提出要从几个方面写清楚一件事物,落实了语文要素,学以致用。
整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做到一课一得,达到了由输入到输出,学得,习得,用得的语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