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6 16:1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 min
答错题题序
【基础作业】
1.“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的撞击从而 发声,在山间的小路上人听得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是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3.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真空不能传声
4.悠扬的笛声是 产生的;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5.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能力作业】
6.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信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7.关于声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D.潜水员在水下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8.将耳朵贴在较长、钢质、有水的水管一端,在另一端重击一下听到三次声音,则 ( )
A.最先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
B.最先听到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C.最先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
D.最先听到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到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
【素养作业】
9.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D.大钟停止振动,空气仍在振动
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敲击铁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见两次声音;
D.把纸屑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纸屑被弹起。
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有哪些 其他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11.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若在一个暴雨天,小莉观察到闪电后5 s才听到雷声,那么小莉距打雷处有多远 (声速约为340 m/s)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振动 空气
2.液体(水)可以传声
3.C
4.管内空气柱的振动 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中不能传声
5.A
能力作业
6.C 7.B 8.B
素养作业
9.C
10.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有B和D。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C实验说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的快。
11.解:s=vt=340 m/s×5 s=1700 m
小莉距打雷处有1700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