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6 22:0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学习目标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重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通过探究任务一、二完成本节重点的学习。
通过探究任务一、二完成本节重点的学习。
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但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却逐渐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会真相大白。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1.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数量变化的事例
曼彻斯特地区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动物的  体色  与周围环境的颜色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  保护色  ,其意义是有利于动物  躲避敌害  或  捕食猎物  。
(2)对于模拟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
体色 
保护色 
躲避敌害 
捕食猎物 
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
的 
(3)在实验中,彩布相当于  生活环境  ,同学充当  捕食者 ,小纸片表示  猎物  ,而“幸存者”最多的则是  与彩布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小纸片  。
(4)你得出的结论是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生活环境 
捕食
者 
猎物 
与彩
布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小纸片 
动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有浅色和深色两种类型,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树干颜色为浅色),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由于环境污染,地衣大量死亡,树干呈现出了深色。如图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历年采集的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柱状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D
A.不同体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桦尺蛾的深色和浅色属于相对性状
C.环境污染后,深色桦尺蛾更易在生存斗争中存活下来
D.桦尺蛾体色有深有浅是因为环境改变了桦尺蛾的体色
·导学建议·
在学习本部分知识时,先让学生知晓曼彻斯特地区在1850年的环境条件、树干颜色、桦尺蛾的主要颜色,后来曼彻斯特地区的环境条件、树干颜色、桦尺蛾的主要颜色,然后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引出保护色。
自然选择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在生物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  繁殖能力  ,能产生大量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  有限的  。
(2)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  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
繁殖能力 
有限的 
遗传和变异 
(4)具有  有利变异  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把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  不利变异  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2.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
(1)从图1可以看出,古代长颈鹿的颈  有长有短  ,说明古代长颈鹿颈的类型存在着  变异  。
有长有短 
变异 
(2)图2说明当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长颈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这时长颈的变异是  有利变异  ,短颈的变异是  不利变异  。
(3)图3说明  长颈  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短颈  的个体则被淘汰。
长颈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长颈 
短颈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自然选择  。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达尔文发现在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生活着不同种的地雀,它们的食物不同,喙形不同。出现这种现象是( B )
B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由于变异的方向不同 D.由于岛上的生物都不进化
·导学建议·
这部分是难点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明确过度繁殖的含义以及生物进行生存斗争的原因,再让学生明确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是相对当时的环境来说的,最后明确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的保护色
【情景呈现】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合作探究】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的变化
时间 工业污染前 工业污染后
环境 林木葱茏,空气  清新  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  衣  ,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  黑褐色 
清新 
地衣
黑褐 

桦尺蛾体色 大多数桦尺蛾的体色是  浅  色的,只有少数是  深  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的  变异  类型  深  色的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的类型,而  浅  色的桦尺蛾却成了少数
浅 
深 
变异 
深 
浅 
时间 工业污染前 工业污染后
分析原因 1850年该地区树干上长满地衣,  浅  色的桦尺蛾与树干颜色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存活下来,  深  色的桦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吃掉 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树皮裸露并被熏成了黑褐色,  深  色的桦尺蛾与树皮颜色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存活下来,  浅  色的桦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吃掉
得出结论 桦尺蛾体色的变化是对环境的  适应 
浅 
深 
深 
浅 
适应 
自然选择学说
【情景呈现】
若按一只家蝇一次产卵1000个,每10天产生一代,且按全部成活计算,那么一对家蝇在一年中产生的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覆盖2.54厘米厚,但上述现象并没有发生。
【合作探究】
1.试用自然选择学说进行解释。
答 生物繁殖的后代数量很多,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通过生存斗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结合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在自然界中同一物种的某一性状幸存者较多的原因。
答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若某个体的性状与环境差异很大,则很容易被捕食,降低了其繁殖后代的概率,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具有该性状的个体越来越少,甚至灭绝。相反,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会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最终具有该性状的个体数量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