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6 17: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任务分解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改变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1.结合17~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原因,探讨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举措。(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结合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中的研究成果,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前 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工业革命时期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新的生产组织形式——①    出现。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在②    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工厂主将工人雇佣到厂房里,工人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分工明确、从事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随即形成。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19世纪中后期 中国的洋务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在爱国心的驱使下,张謇等民族资本家主张③     ,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积极 影响 城市化 进程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 (2)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重视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日益改善
交通 运输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近代英国:1830年英国已拥有人工运河4000多千米;1870年铁路里程达2.5万千米。 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交通网,促进了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流动性
城乡 差距 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④     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时间 观念 工厂制度的出现及交通工具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⑤     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的时间观念得以加强。 大本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起到了准确报时的作用,后来成为伦敦的重要标志
文化 教育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国等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⑥    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中国:自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⑦     ”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消极影响 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⑧    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19世纪,旨在改善产业工人待遇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答案】①工厂 ②专门化 ③实业救国 ④农业机械 ⑤准时准点 ⑥政府 ⑦癸卯学制 ⑧传染
思考点 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解题关键:工厂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思路引领:根据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产生的影响,从工厂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两方面分析说明。
答案提示:分工明确、从事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使工业革命时期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思之窗 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工业革命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根据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工业革命对生产效率、生产变革、技术革新、科技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答案提示: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代替了劳动者繁重的体力支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起了近代社会的深刻变革;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一系列巨大变革,促使新兴工业部门兴起;与此同时,工业生产的飞跃又带动了农业技术革新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思考点 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的
解题关键:工作节奏、生活节奏、时间观念。
思路引领:根据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交通工具的变化以及世界联系的加强对人们生活节奏带来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提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生产得到普及,生产效率提高,这加快了人们的工作节奏;交通工具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的时间观念得以加强;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的往来范围不断扩大,这也加快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恩格斯为什么这么说。
解题关键:工业革命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根据工业革命对文化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化教育对工业生产产生的作用分析。
答案提示:普及教育既是工业革命以来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 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样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完成。 所以恩格斯指出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 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
学习拓展 观看这部电影,想一想它反映了工业时代怎样的问题。
解题关键:工业革命的弊端。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失业率飙升”“工人在巨大的压力下饱受折磨”“夜以继日地工作”“将自己卷入流水线的皮带里”分别概括说明。
答案提示:《摩登时代》揭示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弊端。它描写了工业大生产时代人和机器的冲突,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种种黑暗,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它反映了工业时代失业的风险大、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加深、工作压力大与工作环境恶劣、有健康威胁和生命危险等问题。
【合作探究】
任务1 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成因
材料一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棉纺织。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也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200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郡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2021年6月17日,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江苏苏州隆重开幕。本届会议主题是“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同时也应该看到,政治因素对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西方某些组织、企业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来抹黑新疆棉,其真实意图是利用自身影响力破坏我国棉产业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就一定能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魔咒”,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牛方《新疆棉事件: 热搜之后的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我国应采取的应对举措。
【参考答案】 (1)特点:从无到有(或: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不平衡;英国领先于世界。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大陆政治动荡;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广阔的殖民地。
(3)举措:坚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态度,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棉纺织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区域合作;等等。
“四读” 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正文“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棉纺织”“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技术基础上的创新”“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郡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得出特点。从正文“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棉纺织”“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原因。 材料二:从正文“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政治因素对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应对举措
“两定”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时空限定——17~19世纪初,欧洲;内容限定——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第(2)问,时空限定——17~19世纪初,欧洲;内容限定——棉纺织业发展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第(3)问,时空限定——当今我国;内容限定——为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我国应采取的应对举措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一“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棉纺织”可知,从无到有;根据“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可知工艺、技术不断创新;根据“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夏郡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可知,发展不平衡;英国领先于世界。第(2)问,根据材料一“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棉纺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根据“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得出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广阔的殖民地;根据“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得出欧洲大陆政治动荡。第(3)问,根据材料二“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态度,加强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棉纺织业转型升级;根据材料
“两定” 二“政治因素对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区域合作;等等
任务2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上图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观点: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
解读:工业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刺激了商品生产的扩大,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开展。商业革命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财富的积累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对工业化具有反作用。城市的集聚作用将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集中起来,使之得以有效配置,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总之,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进而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推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进行解读。(试题主题不明确——对图片进行解读)
读相关素材(史料、图表等) 有效信息 出处:《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上图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认识”
时空定位 近代世界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工业化”“农业革命”“城市化”之间作用的关系; “工业化”“商业革命”“城市化”之间作用的关系;城市化对工业化反作用的关系
层次鲜明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反作用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工业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工业化具有反作用。城市的集聚作用将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集中起来,使之得以有效配置,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进而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推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随堂检测】
1.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判断,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家庭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
【解析】据“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C项。家庭作坊的主要动力来源并非矿物,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生产活动中动力的转变,B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错误。
【答案】C
2.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曼彻斯特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曼彻斯特的人口发展到5万人,至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反映了(  )。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C.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解析】据题意可知,随着现代化工厂的建立,曼彻斯特的人口急速增加,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排除C项。
【答案】D
3.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时代,就规定实行义务教育,1860年普鲁士儿童入学率达97.5%,1865年普鲁士文盲率仅5.52%。其他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通过政策使自由劳动力在数量上大量增加,而且使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本质的提高。据此可知(  )。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推动教育的发展
B.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C.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
D.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国统一之前的普鲁士时代就非常重视教育,儿童入学率高达97.5%,这种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素质有了本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新技术的迅速应用,C项正确;德国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晚于材料时间,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