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囚禁了柳宗元——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思辨型创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是谁囚禁了柳宗元——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思辨型创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7 18: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是谁囚禁了柳宗元——《小石潭记》思辨型创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01
【知能目标】
能通过完成情境任务,语言的品评,沉浸式探究作者于文中表现的心情变化以及含蓄流露的心境。
【理解目标】
1.能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以及柳宗元“孤凄悲凉”的心境。
2.能通过链接材料和课文的联读,一分为二地思考问题,认识到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历史、文化价值。
【迁移目标】
借助课外拓展,了解“贬官文化”,能在课外自主阅读同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以及柳宗元“孤凄悲凉”的心境。
2.能通过链接材料和课文的联读,一分为二地思考问题,认识到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流程
02
师:为师很不喜欢先讲背景和作者生平,这节课要破例啦,因为,作者的生平和我们这堂课设置的情境密切相关。
PPT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师:世人往往对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熟悉,却对他和刘禹锡一生一世的深厚友情比较陌生。
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才名与宏图,二十出头便考中进士,那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两人相差仅一岁,仕途可谓一片光明。两年后,二人同在御史台任职,来往密切,成为好友。再后来,刘禹锡与柳宗元结识了当时的太子侍读王叔文,他们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邵州刺史,后加贬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至连州刺史,又追贬郎州司马。刘柳二人在偏远州郡蛰伏近十年,在这期间他们常常互通信件,关心对方,让彼此饱受创伤的心灵得到许多慰藉,十年沧桑,刘禹锡在遥远的郎州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同他一起贬谪的官员,终于等到了朝廷重新启用他们的机会。
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唐宪宗将他们召回长安。刘禹锡终于见到了好友柳宗元。谁知,回京不久,柳宗元又出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贬到了播州。柳宗元上书皇帝说播州偏僻,刘禹锡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实在不适合让刘禹锡去那样的地方。同时,他还恳请朝廷将自己贬往播州,让刘禹锡代替自己去柳州。后来,宪宗决定让刘禹锡贬往更近的连州。柳宗元这一去就再没能回长安,他死在了柳州任上,年仅46岁。他把自己的孩子和书稿托付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兢兢业业抚养他的孩子,呕心沥血为他编撰《河东先生集》,这些足可以告慰柳宗元的在天之灵。
艰难岁月里,刘柳始终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筑就了两人坚不可摧的诚挚友情。正是刘禹锡为柳宗元编撰成了《河东先生集》,才让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得以充分展现。一生知己,一世恩情,刘柳二人的深厚友情成为一段佳话。
师:这堂课,我们就从元和九年(814)说起。那年,柳宗元在永州城的远郊游玩,此地四面环山,他写下了《囚山赋》。
PPT
胡井眢以管视兮?穷坎险其焉逃?顾幽昧之罪加兮,虽圣犹病夫嗷嗷。匪兕吾为柙兮,匪豕吾为牢。积十年莫吾省者兮,增蔽吾以蓬蒿。圣日以理兮,贤日以进,谁使吾山之囚吾兮滔滔?
——柳宗元《囚山赋》
(生读《囚山赋》节选,并翻译。)
师:在文中,柳宗元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是谁把我困在这无边无涯的深渊里的?你能回答他吗?
(众生沉默。)
师:柳宗元直到去世,可能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帮他想想看。
(生自主翻译《小石潭记》,梳理归纳重点文言字词。)
师:柳宗元写下《囚山赋》的同年十二月,唐宪宗将他们召回长安。他终于见到了好友刘禹锡。
PPT
悬挂大任务
小组合作探究:请你和你的伙伴分别扮演柳宗元和刘禹锡,在公元815年的春天,两人来到玄都观观赏桃花,共赴闲雅茶宴。好友相聚,一起畅饮,两人醺然若醉,进行一番交心。
师:请小组合作探究,中心发言人分别扮演柳宗元和刘禹锡,进行展示。
PPT
任务一:闲谈之间,柳宗元想起了永州的小石潭,向刘禹锡介绍小石潭的美好看点,他的介绍,让好友刘禹锡心生向往,诗兴大发,顿时联想起……(古诗文)
发言句式:
刘兄,永州小石潭真可谓是一处胜景,在那里,你可以看到……
柳兄,听你对诸多看点的描述和评价,令我想起……
明确:
柳宗元:可以看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怎一个生机勃勃了得;可以看到“全石以为底”,成为坻、屿等不同形状的岩石,怎一个千姿百态了得;可以看到清洌的水,这水清澈透明到潭中的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还可以看到忽而静止不动,忽而又向远处游走,好像和游人互相逗乐的敏捷灵动的鱼……
刘禹锡:想起“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青林翠竹,四时具备”“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师:请大家继续扮演这对好朋友,补充任务二的空白。
PPT
任务二:听到好友吟出的诗文,柳宗元忙打断他,声辩曰:“小石潭给人的感觉并非如此,且听我细细道来……”
刘禹锡细想好友前后的讲述,发现明显的矛盾……他尝试回想和好友的一番遭际,明白了原来如此……,有感于你的心境,他不禁吟出诗句……
明确:师引导生以品带悟,感受小石潭景物特点和作者心境。
柳宗元:当我坐在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光线昏暗,又荒凉冷寂,这里的景色用幽深冷寂来形容更恰当。“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给人孤凄悲凉之感。
刘禹锡:矛盾:前言不搭后语,之前描述的景物生机勃勃,之后又变成幽深冷寂;许多人看到“四面竹树环合”会觉得一片生机盎然,好友却觉得“凄神寒骨”。
产生矛盾的缘由:情景交融,景为心生,心中郁积的贬谪苦闷排解不出,再美的景色也是“凄神寒骨”的。
吟诵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请大家继续小组合作,扮演刘禹锡,结合《饮酒》对郁结于心的好友进行劝慰。
PPT
任务三:刘禹锡想到陶渊明,劝慰好友道:“同样壮志难酬,人生坎坷,寄情山水或田园,你和陶渊明不同的心理是……何不像陶渊明那般……”
链接材料: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明确:陶渊明心境是超脱、淡泊的,所以才能做到“心远地自偏”,这样的人会和自然和谐相处,也就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却是怀着悲凉和愤懑的心情,通过游历山水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你始终无法走出抑郁孤愤的情绪,沉浸在被贬的经历里,再美的景也会令你感到悲伤。何不像陶渊明那样超凡脱俗,乐观豁达,活出自我?
师:请回答一开始悬挂的问题。(用苏东坡来对比更好,但是,东坡是宋代的,不适合情境设置。)
明确:囚禁他的是他自己。
师:张爱玲在《茉莉香片》中讲到旧式女子,说“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忧悒的紫色屏风上,织锦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日久,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死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却又无法超脱的旧时文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只不过,旧式女子是作为精致的鸟被困在屏风上,而柳宗元则是自己把自己困在无边无涯的深渊里,等待君王再次“垂青”,等不到,就会自怨自艾、抑郁愁苦不得解脱,正如王绩《野望》所写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不只是柳宗元,中国历史上不乏遭贬谪又饱读诗书之人。他们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甚至受贬期间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
(师生共赏屈原《离骚》节选、李白《长干行》、龚自珍《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等,感受不同作者心境。此环节略。)
PPT
任务四:听了好友刘禹锡的一番劝慰,你反驳道:“我的自我囚禁也是有价值的……”
【温馨提示】请结合余秋雨《柳侯祠》中的内容,探索孤凄悲凉的柳宗元的价值,完成反驳。
明确:
1.文学价值:柳宗元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2.政绩价值:柳宗元晚年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他政绩斐然,造福一方百姓。
3.文化价值:柳宗元内心宁静下来后,文采华章“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他的文章“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为普天下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深入走进了柳宗元的内心,更可贵的是,通过思辨的方式,一分为二地认识到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