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7讲 人体的呼吸
●聚焦概念 构建思维
●回归教材 知识梳理
●主题探究 学科思维
●典题训练 迎战中考
课标内容要求
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
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3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5.3.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5.3.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5.3.3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态度责任: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形成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意识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态度责任: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形成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意识
知识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 、 。
湿润
清洁
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示
(3)肺:进行 的场所
气体交换
知识点2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 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
实现的。
呼吸运动 肋间肌、膈肌 膈顶部 胸廓容积 肺内气压 外界空气
吸气 下降 被吸入
呼气 舒张 被排出
收缩
下降
增大
上升
减少
增大
膈肌的运动图示
外界的气体
呼吸运动
知识点3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①肺泡很多。
1.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很薄,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知识点3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原理:肺泡与 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 的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扩散作用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简单表示为:
肺泡 肺泡外毛细血管
静脉血 动脉血
血液
知识点4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亦称组织换气。由于组织细胞在代谢中不断利用氧和产生二氧化碳,氧由血液向组织扩散,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向血液扩散,结果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简单表示为: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
动脉血 静脉血
呼吸全过程图解:
探究点1 人的呼吸运动
1.如图,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中胸部各器官变化的实验装置
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模拟的器官是 。
(2)模拟人体吸气运动的是图 ,此时②的体积变大,代表气体进入人体的 。
(3)该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人体呼气时,模拟 的玻璃罩不能 (填“扩大”或“缩小”),只能通过用手推动③来改变其容积,使气体呼出。
膈
乙
胸廓
缩小
肺
膈
气管
肺
探究点2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2023·内江)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人的呼吸运动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收集了甲、乙两瓶气体,其成分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甲 78.00% 21.00% 0.03% 0.97%
乙 78.00% 16.00% 4.00% 2.00%
A. 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B. 人在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C.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甲瓶为人体呼出的气体
D.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只发生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A
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探究点3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吸气时不能吸入澄清石灰水,因此需要将D捏紧;而呼气时需要把呼出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践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该同学吸气时,应捏紧 (填"B"或"D");呼气后,观察到 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在实验中设置甲瓶的目的是 。
(3)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 。
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扩大,气体就被吸入。
D
乙
二氧化碳
对照
收缩
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由于组织细胞在代谢中不断利用氧并产生二氧化碳,氧由血液向组织扩散,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向血液扩散。
C
1.(2023·怀化)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为( )
A.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鼻→咽→喉→支气管一气管→肺
C. 鼻→支气管→咽→喉→气管→肺
D. 鼻→气管→支气管→咽→喉→肺
A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2023·广安)下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 ⑥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C. ⑥扩张时完成呼气
D. ②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C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吸气
3.(2023·凉山)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C
冲击腹部,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被排出肺外。
4.(2023·眉山)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静脉血) (含氧量多动脉血)
5.(2023·滨州)学习了《人的生活需要空气》后,同学们阐述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C.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
A
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6.(2023·益阳)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及其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气经呼吸道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B. 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变化如CE段所示
C. 气管和支气管中有软骨作支架有利于气流顺畅通过
D. 溺水造成呼吸暂停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
B
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对应曲线AC段,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AC
7.(2023·宜昌)在学校的体质健康监测中,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F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肺容量的最大值
②AB段表示吸气过程
③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④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肺容量是指肺容纳气体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而变化,吸气时肺容量增大,呼气时减小。其变化幅度主要与呼吸深度有关。F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在检测时段内肺容量的最大值。不是说F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肺容量的最大值,
舒张
BC段肺容量变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所以BC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8.(2023·岳阳)人由平静状态进入慢跑状态,呼吸不会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A. 呼吸频率加快 B. 呼吸深度加强
C. 呼出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 D. 组织细胞获得的氧气增多
C
人呼气时,呼出的气体体积分数比例为:氮气(78%)、氧气(16%)、二氧化碳(4%)、水(1.1%)、其它(0.9%),结合分析可知,人体呼出气体是混合气体。
9.(2023·荆州)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过程中的氧气直接在血浆中运输,不需要借助红细胞
B. ②、④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C. 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D. 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B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舒张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质,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
10.(2023·襄阳)如图表示人体气体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 在B处的氧气会通过血液输送到E处
C. 从A流到C的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明显升高
D. 气体能够交换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C
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降低
11.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⑤模拟人体的 ,A处于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
(2)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 (填“扩张”或“回缩”),导致肺内气压 ,气体不易进入。
膈
呼气
扩张
增高
(3)图乙中,1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从血液进入肺泡是经过 层细胞完成的,血液从毛细血管的5端流到6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 ,氧气含量 。
(4)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 。(填序号)
A.血液 B.肺泡 C.组织细胞 D.气管
二氧化碳
2
增多
C
减少
12.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的位置,图四表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系统由图一中的 和肺组成。其中前者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 。
(2)图二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 含量增加;人体吸入的气体最终到达肺泡,肺泡的数量非常多,肺泡壁很薄,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样有利于进行 。
呼吸道
湿润
清洁
氧气
一
气体交换
(3)图一中的3在图三中从甲移动到乙,此过程对应的是图四中 段曲线。
(4)如图表示人体内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如果③结构是图二所示结构,①表示的结构为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据此判断该血液中的物质是指 。
AB
二氧化碳
13.如图为人体进行气体交换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氧气随空气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 状态。
(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B过程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有
肺
收缩
①肺泡很多。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很薄,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3)B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经过B过程后血液变成 。
(4)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和含量较高,则血液运输 的能力较强。血液中的这种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气体扩散作用
动脉血
氧气
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