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倚、宵”等八个生字,并熟练掌握“豫、瀑”等十五个生字的书写方法。同时,要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写诸如“瀑布、隐蔽”等词语。
2. 深情地朗读课文,使声音充满情感。此外,还需将课文中描绘夜晚景色的部分背诵下来,以充分感受其中的韵味和意境。
3.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美景的同时,领略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要领悟作者如何将现实美景与回忆相互交融,在回忆中陶醉的情感。
教学重点:
深入品味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这些细腻而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幅美丽画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与鬼斧神工。每一处景致的刻画都充满了诗意与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通过品读这些描写,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如何将实际与虚幻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独特风格。
教学准备:
1. 鼓励学生积极拓宽视野,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历程和写作背景,收集详尽的作者资料和精美的图片。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熟练朗读,并自主掌握其中的生字新词,为课堂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 教师也需充分准备,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和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揭晓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在书海中遨游,汲取了无数的知识。今天,让我向你们发起一个挑战,看看你们能否准确回答这几个课外问题。
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个季节的壮美画卷?(这句诗描绘的是雪后银装素裹的世界)那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句话又出自哪首诗?它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道理?而且,这首诗是否出自唐代的大诗人之手?(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不断积累知识,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这首诗并非唐代大诗人的作品,而是出自宋代文学巨匠陆游的笔下。)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一篇新的课文《好的故事》。这篇文章同样出自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之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向我们诉说了什么。
3. 现在,请同学们跟随我一起书写课题:《好的故事》。然后,我们齐声朗读课题,并提出你们对于课题的疑惑。
4. 在开始深入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者的生平和课文的写作背景。通过展示一些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成就。鲁迅(1881~1936),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在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社会正遭受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尖锐,革命斗争如火如荼。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鲁迅创作出了这篇充满深意的文章。
5. 深入探讨:“好的故事”究竟具备哪些要素?其魅力又何在?让我们一同潜入文章的深处,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寻找答案的踪迹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们初读课文,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请大家展示各自收集到的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学习生字新词,包括“弄错、倒影、照耀、树梢、低头、昏暗、精选、泼墨、模糊、晕皱、膝头、缕缕、美艳、骤然”等。我们将通过指名读的方式,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的含义,如“泼墨、模糊、晕皱”等。同时,我们将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并讨论词语“弥漫、沉醉、幽雅”等的深层含义。最后,请大家分享对“好的故事”的理解,我们将根据课文内容将其分为四个段落:(一)1-2段,(二)3-4段,(三)5-8段,(四)9-10段。
接下来,我们将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并发表看法。这篇散文诗以一个昏沉的夜为开篇,逐渐引出一个美丽和平的梦境。在梦境中,我们游览了江南水乡的美景。然而,最终我们还是从梦中惊醒,面对现实的失望和惆怅。全文紧紧围绕一个“梦”字展开,既描绘了梦中的美景,又呈现了梦醒后的现实。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板书来表示:昏沉的夜→梦中→美丽的梦境→惊醒后。这首散文诗以梦幻的形式,描述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将在第二课时继续深入讨论这一部分。
最后,我们将再次读课文,解决其他问题。请大家认真听取同学的朗读,注意他们的发音和感情表达。(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例如,“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熏得灯罩很昏暗。”这里的“昏暗”一词,既描绘了灯光的暗淡,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和压抑。“蒙胧”中听见一声长鸣,都已经知道是乌篷船在摇橹了。“蒙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朦胧和神秘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中。同时,“我也顿然清醒过来似的,猛地回过头去,猛然看见一个什么影像浮动着、随又不见了。”这里的“顿然”、“猛地”和“猛然”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从梦中惊醒的惊慌和失措。另外,“夜是这么幽暗,我看见那一些从船窗中透出来的灯光”中的“幽暗”一词,既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深沉,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2)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有感情。通过朗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作业:
1. 请以饱满的情感朗读这篇课文,让每一个字句都跃然纸上,引人入胜。
2.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建议搜集一些鲁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内涵和深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让我们共同领略课文中那如梦如幻的夜晚景色,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背诵那段动人的描绘?
二、课文解读:
1. 探究第一段。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随后请大家深入思考:你从这段文字中领悟到了什么?“昏沉的夜”这个表达究竟隐藏着什么深层含义?鲁迅先生运用这样的比喻,展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状态?
2. 探讨第二段。在鲁迅先生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革命与反革命的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学生讨论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那些敢于并坚持斗争的人,才能找到出路。这段文字充分展示了鲁迅先生作为革命的乐观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中国的革命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胜利的预期。
3. 解析第三段。首先,我们共同朗读这一段,随后请大家思考:这段文字主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一个梦中的美丽景象)这样的景象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并不存在,而是作者的虚构)那么,作者为何要构造这样一个美好的梦境呢?(这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从哪些词汇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这是作者的虚构呢?(如“蒙胧”、“摇橹”、“渐近”等)这些词汇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蒙胧”和“昏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是在朦胧的睡意中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景象,而“摇橹”和“渐近”则告诉我们这个美好的景象是作者在梦境中创造出来的。)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又有何作用?(它们使得梦境的描述更加生动,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并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第三段,深入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 让我们一同学习第四段。在齐声朗读后,请深入思考:作者所描绘的这个如梦似幻的美景是在何时呈现的?它出现在红日初升,红晕将要贴近地平线的那一刻。接着,这个美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鸟儿纷飞,场景逐渐升华为“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绚烂高潮。这种转变又是因为什么呢?其实,这只是作者的幻想,是他在梦境中所见的美景。文章的最后一句,更是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和追求。
5. 现在,我们进入第五段的学习。齐声朗读后,我们需要思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从文中的“双桨拍打”、“声音显得格外响亮”、“似乎都为我而云”、“倒影之晃动”、“红嘴两队”等词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的失望和惆怅,这主要描绘了作者从梦中惊醒后的心情。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它与第三段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描绘了美好的瞬间总是短暂的,梦总是会醒的现实,从而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6. 深入研读第六段,我们齐声朗读并深入思考:此段主要探讨了什么核心议题?(它细致地探讨了梦境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慨。)它清晰地指出了作者创作此文的中心思想,也揭示了整部作品所要传达的核心主题,从而进一步升华了主旨。同时,作者通过这一段也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7. 讨论环节:《好的故事》这一作品是在梦幻般的情境中展开的,尽管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未能亲眼见证那些美丽的景象,但在梦幻的舞台上,它们却呈现得如此绚烂多姿。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那些丑恶的事物呢?对于那些看似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呢?我们必须要有勇气直面现实,勇敢地与丑恶现象进行斗争,才能有望改变它们。同时,我们也要满怀信心地生活,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全文小结:
在鲁迅先生昏沉朦胧的夜梦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梦境。这个梦,如同璀璨的明珠,映射出他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和不懈努力。文章中,通过梦幻中的绚烂景色与现实世界的深重黑暗的鲜明对比,凸显出一个深刻的主题:只有借助坚定而有力的革命力量,推翻旧中国那沉重的黑暗统治,才能将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梦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这一深邃而坚定的思想,仿佛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发着我们为实现理想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