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6 22: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目录
一、
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二、
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三、
五代十国——合久必分的产物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区域开发。
一、隋朝兴亡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二)隋朝的强盛
1、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隋的统一
581年
589年隋灭陈
576年周灭齐

结合课本皮日休的诗及教材,思考:
1、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影响?
利: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②激化阶级矛盾,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引起民众不满,推动了起义的爆发。
2、如何评价隋炀帝?
隋炀帝早年灭陈,实现统一、广设仓库,备灾有方、兴建洛阳城,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却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导致了一个富裕的隋朝走向了速亡的命运。
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
过在当世,功在千秋!
一、隋朝兴亡
(一)隋朝的统一
1、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二)隋朝的强盛
1、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隋的统一
581年
589年隋灭陈
576年周灭齐

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征伐高丽;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618年,隋朝灭亡。
(三)隋朝的灭亡
唐高祖李渊
唐朝盛世繁荣的表现:
政治统治
经济发展
民族关系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统一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疆域拓展、民族交融
1、政治统治
(1)唐太宗(贞观之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武周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唐玄宗(开元盛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经济发展:曲辕犁(江东犁),灌溉工具---筒车,唐三彩
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1、突厥
(1)东突厥: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2)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3)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4)682年,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
2、回纥:归附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3、吐蕃(和亲→会盟)
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②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
4、靺鞨(mo he):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唐太宗灭东突厥,被尊奉“天可汗”
唐高宗灭西突厥,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与吐蕃和亲(7世纪) 唐中宗与其会盟(9世纪)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君王
回纥人牵引图
民族政策上的开放
3.民族关系
特点:
政策开明,
方式多样,
因俗而治。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思考: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特点是什么?主要影响是?
主要方式:
1.通过战争,安定边疆。如打败东突厥。
2.设置机构(羁縻府州),加强管理。如安西、北庭都护府。
3.册封、会盟
4.实行“和亲”,永结盟好。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等。
特点:华夷一体(民族平等);恩威并施;措施灵活;因俗而治。
影响:唐朝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繁荣。进一步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P37思考点: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②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
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④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1、安史之乱(755--763年)
(1)背景:
①政治: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②边疆: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节度使兵力扩大,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中央与地方军事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2)过程
①755年,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
②“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唐平定。
(3)影响:
①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②破坏了北方的经济,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促进了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藩镇的权力
政治: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经济:拥有财权;
军事: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命河西节度使开始,到玄宗天宝年间共有十镇节度使,即: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相当于节度使的岭南五府经略使。这10个藩镇驻军加上其他边地的兵力达49万,而京师和内地的兵力总共才8万,不到边镇的1/6。——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三:唐朝由盛转衰
藩镇 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不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上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D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2.藩镇割据
评价:一方面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另一方面中央依赖藩镇维系统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之乱危机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宦官专权
所谓朋党就是因政见与利益的分歧,形成朝廷中的派系集团,互相对立。晚唐时期的朋党之争,通常被史家们称为“牛李党争”。他们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社会利益之上,结果就是政治的越发腐败。
——樊树志《国史概要》
3、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加速唐朝的灭亡。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争不断。人民赋役繁重,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从山东转战河南、安徽一带,屡败唐军。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后黄巢起义的将领朱温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880年黄巢率军入洛阳,后兵进长安, 即皇帝位,国号“大齐”。
4、黄巢起义
\\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背景
概况
结果
3、唐朝覆亡
(1)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唐末爆发黄巢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建后梁,唐朝灭亡。
4、五代十国
(1)五代: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9 个+山西的北汉。
(3)后周世宗改革:清除弊政,实力增强,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
趋势: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教训:防范武将专权、加强中央集权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文帝建隋
隋朝的“基础设施”建设:仓库、洛阳城、大运河
炀帝亡隋
大唐初建(唐高祖李渊)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后称帝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由盛转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唐朝覆亡:黄巢起义、朱温废唐称帝
隋朝
(581-618)
唐朝
(618-907)
五代十国(907-960):后周世宗改革
课堂小结
【第6课背诵】
1、隋朝的建设成就,
2、评价隋朝大运河
3、盛唐繁荣的表现(政治统治、经济发展、民族关系)
4、唐朝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特点及影响;
5、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6、安史之乱背景、影响;五代十国实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