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0-12 15:0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选自杜牧《过华清宫》区域产业活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第三章第 二 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授课班级:高一(11) 农业是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其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按其生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1. 农业活动一、农业区位因素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甘)蔗、北甜(菜),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农业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不同农业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自然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联系。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探究:1、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非常适合种植哈密瓜和葡萄?
2、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为什么适合发展乳畜业?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3、这两个例子说明了气候因素中哪个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新疆:气候干旱,光照十分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作物体内糖分的积淀。
英国: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多为阴雨天气,光照条件则较差。
同时,不同农作物对于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瓜果生长成熟需要充足的光照。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从地理学的角度,该如何解释呢?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为什么小麦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北方,水稻等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说明气候因素中还有哪个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思考: 我国杭州的“(清)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 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水土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就算能生长同一类作物,其品质也不一样。 我国的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冬季都很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类型,这是为什么?地形:决定农业类型 千烟洲,位于江西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联合国授予其全球生态修复“百佳”。该地区最采取了“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粮鱼”的立体农业模式。缓坡地形(修建梯田)——也可以发展种植业 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1、气候:2、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3、地形: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和坡度小于25°的低山丘陵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丘陵宜发展牧业或林业。自然条件课堂训练(教材P60)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①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
②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    )
③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     )
④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热量、水分和土壤光照、气温日较差大海拔不同引起的水热差异地形地势袁隆平的水稻科学研究1953年夏,23岁的袁隆平结束了大专学习生活,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1960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决意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培育优良品种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2011年,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在以色列,有一种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的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能自动调节和控制灌溉,既节水,又省时、省力。节水技术 技术装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专业化生产 这两张图所表示的耕作方式有何不同?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探究: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科学技术因素
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是:
a.培育良种 b.机械化 c.节水技术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
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  )
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课堂训练(教材P61)abc 我国20世纪90年代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截至2012年11月下旬,陕西、山西等地的苹果却出现大量滞销局面,滞销数量超数亿公斤 。思考: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以前,一到冬季,我国北方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大白菜存在地窖里或腌制成酸菜,如今,已经很少有这种现象了,请问是为什么?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政策: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①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      )
②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
(      )
③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
(      )
④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      )
⑤2012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
(      )课堂训练(教材P62)交通运输的改善和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交通运输(航空运输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和饲养技术的提高北方没有此类水果,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的供求关系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提示:参考《创新设计》P46的“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虚拟布局:也可以选择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19第四题小麦
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乳牛
因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
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 地方合理 养鱼
有水库果园
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探究:例证探讨:《创新设计》P45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和市场:通过航空运输,可以很方便的把花卉运到北美、欧洲和日本等消费市场;
劳动力: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策:该国政府扬长避短,积极推动优势产业(花卉业)的发展,促进花卉的种植和出口。
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大,科技改变了自然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同时,利用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