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08:5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感宋韵生活之盛
二、寻经济繁荣之象
三、探南方繁盛之因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 业
手工业
商 业
农 业
寻经济繁荣之象

宋代 《耕 获 图》
灌溉
插秧
收割
牛耕
问题: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农业生产的信息?(提示:从农作物、农具、技术等角度思考)
(一)农业—绿遍山野,稻香千里
打场
舂米
入仓
水稻新品种——占城稻。从越南传入,成熟早,抗旱能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生产技术:南方已经掌握了复种技术,从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本图选自《中国历史》七下教科书,第41页
https://mr./r/13PSg2AYXgk f=cp&u=8008aa9726e7288e
问题: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农业生产的信息?(提示:从农作物、农具、技术等角度思考)
(一)农业—绿遍山野,稻香千里
铁农具
笐架
脚踏翻车
新型的拔秧工具——秧马。拔秧时,人们跨坐于秧马上,前后滑行自如,既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宋代 《耕 获 图》
宋·铁犁铧
宋·四齿铁耙
宋·铁弯锄
宋·铁镢头
图1-图4 https://mq.mbd./r/13PRZqqHx2U f=cp&u=bb8dff9d05351c71
“(北宋宋仁宗时)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①,中稔(庄稼成熟)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② 。”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注:①古时一顷相当于50市亩
②一石等于92.5斤
“苏湖熟,天下足” ——宋 范成大《吴郡志》
(一)农业—绿遍山野,稻香千里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
(一)农业—绿遍山野,稻香千里
(1) 茶叶:南方普遍种茶树,茶叶产量增加。
(2)棉花:棉花种植区域从广东、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本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第32页
农 业
商 业
手工业
手工业
宋朝经济的发展
寻经济繁荣之象

推动
(二)手工业—精益求精,独具匠心
图4 南宋棉毯
(1)丝织业: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多。
1、纺织业
本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第32页
图1 四川蜀锦
图2 苏州宋锦
图3 江宁云锦
1、纺织业
衰 落
发 达
图1http://www./portal.php mod=view&aid=19015 图2https://mr./r/13PNwAERqUM f=cp&u=794f1f1bab12a519
图3https://mr./r/13PONbTHJXa f=cp&u=46e441656cb41cc7 图4https://mbd./ma/s/hD9WHdN5
(二)手工业—精益求精,独具匠心
2、制瓷业
(1)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
(2)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钧窑(青中带红)
官窑(粉青淡白)
定窑白瓷孩儿枕
汝窑(天青色)
哥窑冰裂纹瓷
本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第32页
图1 https://mr./r/13PQ8l72yju f=cp&u=cbf9e25559728ec3 图2 https://mr./r/13PQvmo8Uog f=cp&u=c8965dad31d152e0
图3 https://mr./r/13PQSqNoVzi f=cp&u=3684d7f3c4825c16图4 https://mr./r/13PR1BJdAwE f=cp&u=d8205642e19da98c
图5 https://mr./r/13PQLJ2a9EY f=cp&u=854018e83b3d9cb0
(二)手工业—精益求精,独具匠心
3、造船业
(1)技术领先: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2)规模宏大:载重量最大可达万石。
(3)设计科学: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还配备了指南针。
图1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图2南海一号宋代沉船模型
图3 北宋 指南针
图4 南宋 指南龟
图1教科书P43;图2 https://www.meipian.cn/2a7wuznw ;图3http://fj..cn/news/m/2009-12-30/09316704.html;图4http://www./czwl/shiti_id
_16237b7be183fc85f8c0871eace9c4f2
商 业
商 业
寻经济繁荣之象

农 业
手工业
宋朝经济的发展
推动
推动
推动
(三)商业—烟火人间 名扬四海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课本P44
(1)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货郎图》局部 课本P44
南宋临安城周围的市镇图 图册P39
(1)商业城市:开封、杭州
乡镇地区:草市、市镇
(三)商业—烟火人间 名扬四海
北宋 东京城
1、都市商业
(2)突破空间限制——打破坊市界限
思考:阅读材料,与唐代相比,宋代都市商业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何新变化?
材料一:市井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处去,通晓不绝。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突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夜市
图片选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第41页
(三)商业—烟火人间 名扬四海
2、货币
(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思考:宋朝的商业还出现了什么新事物?
材料一: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北宋 《文献通考》
本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第33页
(三)商业—烟火人间 名扬四海
3、海外贸易
大商港
海外贸易的范围
管理机构
广州 泉州
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市舶司
思考: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材料一: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在百石至五千石,最大的可载重为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还配备了指南针。
材料二:宋朝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与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 人居住。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1.造船业发达
2.航海技术进步,运用了指南针
3.政府政策的支持
商业中心
思考: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是
北方兴盛还是南方兴盛?
本图改编自《中国历史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第31页
纺织中心
世界商港
天下粮仓
制瓷中心
地域 年代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两宋时期南北赋税比例对比图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据钱穆《国史大纲》)
(据钱穆《国史大纲》)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
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朝中后期
南 宋
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 南移



经济重心 南移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
开始
完成
材料一: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十分落后,自永嘉(西晋)之乱,大批中原人口随晋室南渡,推动了南方的发展展。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偏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南方地区开发晚,收到破坏较小,自然环境保持好。 ——七下《中国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唐末大动乱中,南北方经济均受到严重破坏。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比较顺利,而北方更迭频繁,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真宗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北宋 文莹《湘山野录》
研读四则史料,探寻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探南方繁盛之因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感谢聆听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