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找规律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发现环形珠子排列规律,通过比较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小红穿了一串手链,课件出示手链。 你知道它的排列规律吗?请你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上圈出它的规律。 二、探究环形手链规律 学生动手圈一圈。展示作品,交流。 ① ② ③ 师: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的规律? 生:①号作品是以一个蓝色两个黄色为一组,重复出现。 ②号作品是以两个黄色,一个蓝色为一组,重复出现。 ③号作品是以一个黄色,一个蓝色,一个黄色为一组,重复出现。 师:这三种规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这三种规律都是每一组里面有三个珠子。两个是黄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不同的是三个珠子的顺序是不一样的。①号是蓝黄黄,②号是黄黄蓝,③号是黄蓝黄。 三、找缺少的珠子 (一)阅读理解:完整呈现例5 小红不小心把这一串手链弄断了,掉了两颗珠子,你知道掉了哪两颗珠子吗?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3.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 请你在学习单上圈一圈,把缺少的珠子补上去。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展示学生作品,交流。 ① ② 师:你看懂他们师怎么思考的吗? 生:①号是把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看成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最后一组只有1颗黄珠子,所以少了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 ②号是把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再1颗黄珠子看成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最后一组只有1颗黄珠子,所以少了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 (三)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师小结:因为这是一串手链,原本是一个圆环。所以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去观察,既可以从左边开始,也可以从右边开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说明:如果不是这样的圆环形,我们一般从左边第一颗为起点观察。 4.整理小结 (1)说一说: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先怎么做的? (2)师生共同小结(师板书): ①认真审题,发现规律; ②找准起点,圈出一组; ③按照规律,补上珠子; ④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四、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一)基本达标 课件呈现P88的“做一做” 1.小英也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3颗珠子,你们也来帮帮她,好吗? 2.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的解答步骤来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请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解答步骤,师生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提升演练 根据规律画出被挡部分的珠子。 (三)灵活应用 (四)综合运用 小猪吹泡泡 五、回顾小结,提出希望 (一)回顾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二)知识延伸:在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比如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有节奏的声音等等,课后,希望你们也能设计有规律的游戏和好朋友一起玩,或者设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让自己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