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7 16: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腊八粥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将能够流畅书写“腊、粥”等13个生字,同时准确无误地掌握“腊八粥、搅和、可靠、猜想”等词汇的读写。
2. 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学生将能深入体会腊八节所承载的浓厚民俗情怀和家的温馨亲情。
3. 课文将紧紧围绕“等粥”和“喝粥”两个关键情节展开,学生将学会捕捉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细节,深刻感受八儿在“等粥”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并领略作者在写作中如何巧妙运用详略得当的叙事技巧。
4. 学生将能从文章中挑选出描绘腊八粥的细腻语句,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进一步体会八儿对腊八粥那份无法言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品味关键词句,我们便能洞悉人物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感受到其形象的立体与丰满。
2. 辨识文章内容的轻重缓急,品味作者如何巧妙地在字里行间运用详略得当的叙述手法,如同品味一杯香醇的美酒。
难点:我们需要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腊八节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家庭生活中那份深沉而温馨的情感。
【教学过程】
预习
(一)思维导图助阵,清晰把握文章脉络(3分钟)(利用板贴辅助教学)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腊八粥的制作过程。现在,请大家仔细回顾一下预习单上的思维导图,寻找并圈出文中与腊八粥紧密相连的另外两个要素。与身边的小伙伴分享你的发现,并用简练的语句提炼出这些关键信息和核心词汇。
观察文章的整体框架,我们会发现“等粥”这一部分被赋予了丰富的细节和情感。那么,“喝粥”这一环节又是如何被巧妙描绘的呢?让我们先将视线聚焦于“等粥”这一段,其中展现了四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精彩瞬间。同学们,你们能否用精炼的标题来捕捉这些场景的灵魂呢?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提示: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第2至17段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等粥”的每一个等待瞬间;而第18至19段则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喝粥”时的欢乐氛围。至于“等粥”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热切期盼、分配任务、猜想内容,以及最终欣赏那诱人的粥色。
(二)研读“等粥”,感受“馋样儿”(20分钟)
师:现在,让我们一同进入“等粥”的情境,默读课文的第2-17自然段。请大家圈画出描述八儿馋样儿的句子,边读边想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出示)
1.盼粥学生汇报(我画的是这个句子,读-这是什么描写,借助关键词“”,我感受到···)大家有没有特别馋的时候,你当时是什么表现?(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下文想象奠定基础)那么,文中的八儿面对他喜爱的腊八粥时,他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①动作描写:“进进出出”,生动地描绘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好奇、兴奋和馋样。
②神态描写:“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表达了八儿的喜悦之情。你能用其他说法来表达八儿的喜悦之情吗?例如“眼睛可急红了”“要哭的样子”,这些描述都展现出他的急切和盼望之情。(松劲:没意思,扫兴)
③语言描写:“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它表示话没说完,表达了八儿内心的急切。由于多次进出,可能被妈妈打断了,所以语言简短,这也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那我饿了!”,其实并不是真的饿,而是发泄不满,跟妈妈赌气、撒娇,想要早些喝上腊八粥。请大家练习朗读,体会八儿的急切情感;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朗读这段人物对话,要读出八儿的急切。
④如何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句话提示我们,虽然八儿对腊八粥望眼欲穿,但他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2.分粥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是吗?”“是啊,孥孥说得对。”“要不然·····两碗半······”这段对话揭示了八儿对粥的急切期待,以及他天真、聪慧、狡黠和贪心的一面。通过八儿想尽理由与妈妈讨价还价,以及成功地将妈妈拉到自己的阵营,可以看出他对粥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妈妈对他的疼爱,以及爸爸和大哥对他的关爱。
背景:这篇文章写于 1925年,那时物质匮乏,人们生活困苦。平时能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一年之中只有在“腊八”这一天才能喝到腊八粥。如果你是八儿,或许你也会像他一样,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这碗美味的粥。
示范读、练读、指生读和男女生对话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好方法。现在,如果你就是八儿,请尝试读出那种急于吃粥,想着法子多给自己分碗粥的心情。
3. 学法感悟:同学们,我们刚才细腻地描绘了人物动作、神态与语言,切实体验了小八儿对腊八粥的热切期待,那份纯真的“馋样儿”如画卷般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展示了他对腊八粥的深厚情感。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份情感再次朗读这些生动的描写,稍后我们将邀请同学用他们的才华赋予这段文字更丰富的生命。
4. 演绎“馋样儿”:腊八节之际,看,方家大院的小八儿妈妈正在灶房前精心熬制腊八粥。得知妈妈正在熬粥,小八儿便如馋猫般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灶房……你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仿佛让我们目睹了那个活泼可爱、贪吃的小馋猫儿的形象。
5. 小组合作,深度品味粥的韵味(10分钟):那么,为何小八儿会如此垂涎欲滴呢?答案其实就藏在腊八粥的美味中。熬制腊八粥是一项既漫长又考究的工艺,随着粥的逐渐粘稠、熟烂,小八儿对这锅粥的渴望也愈发强烈。请在文中寻找对粥的细腻描写,并与小组成员分享你的发现。当粥熬制得滑溜细腻时,文中通过“盼粥”、“分粥”、“猜粥”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过程。想象一下,栗子轻轻跌入锅中,瞬间变得粉碎;饭豆在热浪中膨胀,花生仁褪去红外套;而那一大锅粥仿佛在叹息,那锅中的粥声无力地继续叹息,又似是在低声嘟囔。这种拟人化的修辞,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粥的状态,还巧妙地传达了八儿想喝粥却不得的失落情感。同时,这也暗示了八儿内心的变化。当八儿终于目睹锅中的一切时,他的猜测与实际所见几乎吻合。他注意到栗子已融化,饭豆肿胀,花生仁脱下红外衣,而锅巴如珍珠般环绕锅边。这种拟人化的描述,精致地展现了粥的熟烂状态。而且,八儿观察粥时的专注与细致,不仅符合他的预期,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他的想象。特别是当他发现粥的颜色与他预期不符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种神态的描绘,结合插图,让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八儿看到粥时的内心起伏。
小结:通过儿童的视角,运用拟人化的语言,作者对腊八粥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绘,使这锅粥仿佛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力。这种描写方式,不仅让我们对腊八粥的美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心灵世界。
精心整理的表格展现了文章的线索:作者巧妙地以“腊八粥”为主线,生动描绘了八儿焦急等待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八儿内心的波动,以及他天真、机智的形象,从而间接突显了腊八粥的美味。八儿的情感与活动紧密与粥相连,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充满民俗韵味的生动画面。
在等待粥的过程中,八儿的“馋样儿”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屡次进出灶房,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双眼焦急得发红,仿佛随时要哭出声来。每当询问妈妈:“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时,都透露出对腊八粥的无限向往。而当听到锅中粥发出的叹气声,他更是如同发现了什么秘密一般,兴奋不已。
分粥时,八儿的贪婪与机智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狡黠地算计着,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一共八碗,是吗?”甚至尝试着用更加狡猾的方式争取更多:“ 要 不 然 我 吃 三 碗 半 , 你 就 吃 两 碗半······”。而锅中粥的叹气声,仿佛也在与他的期待产生共鸣。
当八儿看到栗子跌入锅中,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脱下红外套,以及赤枣锅巴围绕锅边成一圈时,他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整个等粥的过程,不仅展现了八儿的天真与机智,更加烘托出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品粥之情,深谙详略
1. 经过漫长的期盼,八儿终于迎来了那心心念念的腊八粥。那一刻,他的心情是如何的呢?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动作描绘:“靠着”、“斜立”,让我们窥见他内心的期待与满足。更有“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的生动比喻,将他喝粥后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碗粥的香甜与满足。
2. 为何作者选择略去喝粥的具体过程,而着重描述喝粥后一家人的反应呢?这或许是因为,腊八节这一特殊的日子,与家庭、亲情的纽带更为紧密。通过这种描写手法,我们更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温馨的家庭画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甜蜜与满足溢于言表。这样的结尾,不仅给予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更让人回味无穷。全文在写法上,巧妙地围绕中心思想展开:对腊八粥的深切期盼、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家乡的无尽怀念。这也正是作者选择详写“等粥”的过程,而略写“喝粥”的瞬间的原因。
课堂之外,经典延续
老师:沈从文先生用他质朴而真挚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腊八粥那软糯、香甜的滋味,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腊八粥所带来的甜蜜与家庭的温暖。实际上,许多文学巨匠也都曾留下过对腊八粥的深情告白。课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再次品味这些名家的经典之作,共同感受腊八节为我们带来的那份独特温暖。
作业布置
拓展作业:请运用本课所学的学习方法,深入研读名家笔下的腊八粥,细心品味文章在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精妙之处,以及它们在处理主次关系上的独特之处。
实践作业:如今,是时候亲自动手,制作一碗香浓诱人的腊八粥了。请用心感受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领略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