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7 11: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 理
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20年来,科学家对北极海冰、植被和格陵兰冰川进行了监测,发现全球增温使北极地区的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了快速变化,夏季尤为明显。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考站。图1为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1~3题。【地球地图+极地地区主题】
1.黄河站的经纬度是 ( )
A.(11°56'E,78°55’N)
B.(78°55'E,11°56’S)
C.(11°56'W,78°55’N)
D.(78°55'W,11°56'S)
A
图1
2.导致近20年北极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开展极地旅游 B.开发极地资源
C.全球气候变暖 D.开展极地科考
3.一般情况下,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
A.1—2月 B.3—4月 C.8—9月 D.11—12月
C
C
  近期,广州市某学校地理小组就近开展了乡土地理研学活动。图2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4~6题。【跨学科研学主题】
图2
4.研学路线上丙地与丁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180米 B.280米 C.350米 D.480米
5.研学路线所处的山体部位是 ( )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
6.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车站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B
D
A
  土耳其是地震多发的国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强烈地震,人员伤亡严重。图3为六大板块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
图3
7.土耳其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A
8.地震发生时,通常正确的做法有 ( )
①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②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③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④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铁——麦麦高铁,是我国设计和承建的首条速度达到360千米/时的海外高铁,途经地区沙漠广布、高温缺水。图4为麦麦高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认识世界区域+交通主题】
图4
9.麦麦高铁途经地区主要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B
10.修建麦麦高铁时遇到的困难有 ( )
①风沙侵袭 ②高寒缺氧 ③高温缺水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11.麦麦高铁通车后,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
①方便了人们出行 ②促进了文化交流 ③降低了能源运输成本 ④带动了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 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法国空客集团将在中国增设工厂。据此完成12~13题。【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
12.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 (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经贸合作
D
13.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
①消费市场广阔 ②技术基础良好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闲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5(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民居与环境主题】
14.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5.“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
A.保暖 B.防风 C.防潮 D.排水
B
D
  引汉江水入渭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其主体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图6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资源调配主题】
图6
16.“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D
17.“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购置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推动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绿色转型。据此完成18~20题。【新能源+工业主题】
18.促成我国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市场
C.劳动力 D.交通
A
19.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生态效益优势在于 ( )
A.就业机会较多 B.生产成本较低
C.出行效率较高 D.污染物排放较少
D
20.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有 ( )
①推动汽车产业升级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促进国家节能减排 ④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据此完成21~22题。【农业+乡村振兴主题】
21.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D
22.森林“粮库”的优势有 ( )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 ②筑牢粮食安全 ③扩大林地面积 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图7为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口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23~25题。【人口发展主题】
图7
23.2010—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减少的年份是 ( )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24.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人口政策调整 ②养老观念转变 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育儿成本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B
25.为扭转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优化生育政策 B.完善养老制度
C.实施延迟退休 D.加快城市化进程
A
  陕西省千阳县生态环境良好,其矮砧苹果的苗木培育技术国内领先,生产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2022年,矮砧苹果搭乘货运飞船进入“天宫”,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据此完成26~28题。【特色农业+科技兴农主题】
26.千阳县矮砧苹果能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美味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
A.包装精致 B.储存容易 C.品质优良 D.外表美观
27.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在千阳县矮砧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
A.增加产品销量 B.扩大种植面积
C.促进品种改良 D.拓宽销售渠道
C
C
28.千阳县发展苹果产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 ( )
①带动经济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农民收入 
④扩大土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图8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29~30题。【中国区域差异主题】
图8
29.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30.冬季,广州绿树成荫、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区域合作主题】
  2023年5月18—19日,在西安市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推动了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大格局的构建。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近年来,中国—中亚油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增长了数倍,既增加了我国油气进口的来源,也为中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大的GDP增长贡献率。
  棉花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产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田广布。图9(a)为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气候资料图,(b)为中亚位置图。
(1)简述中亚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每点2分,满分4分)
(2)简述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①河流流经,水源充足;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⑤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从地理位置、交通、能源等方面,说出中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6分)
①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是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交通枢纽;③能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中亚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对双方意义重大,选择其中一方说出积极影响。(4分)
对中亚而言:①增加就业岗位;②提高居民收入;③带动经济发展(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促进能源开发;⑤优化产业结构;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中国而言:①缓解能源短缺状况;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拓宽能源进口渠道;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选择一方作答。每点2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海洋资源开发+粮食安全主题】
材料一: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材料二:广东省拥有我国最长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水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广东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着力加快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牧场)产业群。
材料三:现代化海洋牧场是指采用科学技术,投放人工鱼礁,为贝、藻、鱼类提供栖息和繁育场所的特定海域。其养殖过程无须投喂人工饵料,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至3/4以内,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牧场及周边海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均呈递增趋势。
材料四:图10为广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
图10
(1)列举两种以上的海洋资源。(4分)
渔业资源;石油资源;海盐资源等。(每点2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简述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与传统近海养殖相比的优势。(6分)
①科学技术先进;②无须投喂人工饵料;③养殖密度大(产量高);④养殖周期短;⑤受近岸环境影响小;⑥增加生物多样性。(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分析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6分)
①海域辽阔(海岸线长);②海水优质;③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海水较为温暖;④海洋开发技术先进;⑤国家政策支持。(每点2分,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简述广东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4分)
①扩大海洋空间利用;②筑牢国家粮食安全;③促进海洋养殖业发展;④促进海洋开发技术发展;⑤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每点2分,满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