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14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
中国现代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内容要求〗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3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2、2022年课标解读:
1)历史解释: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内涵和特点;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阻碍因素。
2)时空观念: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知道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分布;通过《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葡萄牙割占澳门地区示意图》,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查阅资料,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3)史料实证:通过研读相关史料,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涵;察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知道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大原因;梳理海峡两岸关系缓和的史实,分析影响海峡两岸交流发展的因素。
4)家国情怀: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唯物史观:通过香港、澳门回归这一成功实践,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政策和努力,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维护民族团结
学习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习提示: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初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2)祖国和平统一
学习要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提示: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学习延伸: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2.单元大概念架构
单元时空背景:
1)国际:①美苏冷战;②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逐渐建立外交关系;③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受挫;④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2)国内: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大团结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讲述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项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的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战略举措上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介绍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成功实施;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略。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介绍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提出和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使得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发展,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 牢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认识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实现统一的重要保障。最后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不懈努力, 是 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政党。
教学过程中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通过回忆古代史、近代史上民族交往交融的史实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大量历史史料、图片和影像资料的使用,教会学生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培养家国情怀。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 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 课堂总结,以时空观念为指引,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明确该知识点在单元、教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6). 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2至4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行反思,以便于后期调整教学策略。
4.本单元教材体例
以“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大概念统领内容,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各民族之间密不可分、共同繁荣,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梳理港澳回归的背景,认识到港澳台与大陆的分离的根源是国内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入侵,落后导致挨打。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港澳回归。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民族政策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中,从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大单元教学、中外联系、单元概述等环节,在大单元主题下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落实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4.了解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5.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过程。
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背景;党和政府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与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理解祖国统一的必然性。
(第2课时)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素养目标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立足史料实证,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2)历史解释:通过历史解释,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原因及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家国情怀:立足家国情怀,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新增内容)
教学重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难点 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
教材分析 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香港、澳门得到实践。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也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图片回顾近代史知道香港和澳门历史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增强时空观念。学习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内涵及深远影响,训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掌握香港、澳门回归过程及意义,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捍卫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培养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整合为三部分:一:盼归,铺平道路--“一国两制”的构想二:喜归,雪洗前耻--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三:赞归,再创辉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储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并能重点突出。本课是属于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课前调查得出:绝大部分学生仅知道香港、澳门分别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对于如何被侵占、什么时候回归祖国、回归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点并不熟知,对于八年级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是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本课涉及中国近代史内容,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记忆模糊,需要进行适当补充。学生在了解了回归的历史及其历史渊源后,再来理解“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所以本课的学习需要通过地图、史料的研读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通过图片、视频来让学生感受场景、升华情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史料分析法
大单元理念
(设计意图:以图片与视频进行整合,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探知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通过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探知欲。
一、盼归,铺平道路--“一国两制”的构想 目标导学一:盼归,铺平道路--“一国两制”的构想背景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出示香港和澳门被侵占的示意图。提出问题:回顾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所学的内容,回答香港和澳门是怎样从祖国分离出去的。教师小结:【重点强调】香港和澳门问题是殖民遗留问题。【合作探究】你认为实现统一的方式有哪些?(1)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 (2)武力解决、和平统一,哪种方式更好 教师总结: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祖国内地有不少差异。武力解决既会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会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平方式既能够照顾到香港、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又有利于保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促进经济的繁荣,更符合人民的愿望。(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播放视频】邓小平谈“一国两制”【合作探究】:怎样才能在既照顾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又不影响中英、中葡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上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 是以什么方式解决的 材料:“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教师活动:“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小结:强调“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祖国大陆即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又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尊重它们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所以“一国两制”创造性地为港澳回归祖国扫除了制度上的障碍。【合作探究】:阅读课本,找出“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与“不变”。教师活动:同是“一国两制”问题,其在港、澳和台湾地区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请学生用示意图的方式把“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画出来。学生活动:根据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绘制“一国”和“两制”的关系示意图。教师活动:“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习近平材料二:“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材料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 ——《邓小平文选》教师讲解:邓小平在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现实和当前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就是说,“一国两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属于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上台讲述香港问题的由来:①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 ②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③ 1898年《展拓香港届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澳门问题的由来:①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②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的定居权;③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氹仔岛和路环岛。④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学生活动:根据多媒体所示材料,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前的情况,思考并回答问题。交流展示:和平统一的方式更好。学生活动:根据教材第65页内容回答问题。邓小平,“一国两制”。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学生活动:“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2)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3)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4)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通过图片展示有利于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力,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从而进入具体情境有利于新课的学习。以教材内容为史料,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同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距离,让历史学习不再困难。让学生通过史料中抓取关键信息,独立思考并表达观点,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证实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知道“一国两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二、喜归,雪洗前耻--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目标导学二、喜归,雪洗前耻--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播放视频】①香港的回归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观看视频,了解谈判之路。阅读 66 页,完成右边的内容,在课文做出标记。②你认为视频中的这场钢铁谈判双方谈判的焦点是什么?教师讲述:主权问题不容讨论,我们一定要在 1997.7.1 的 0 时 0 分 0 秒升起国旗奏响国歌,恢复行使主权捍卫尊严。正如视频中播放的那样,接香港回家,一秒不差,经历百年沧桑的游子终于回家。澳门回归【播放视频】了解澳门回归的过程、时间。(1)1984年12月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1987年4月签署《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合作探究】:“紫荆花开,白莲绽放”,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它们的含义港澳顺利回归的意义 出示材料,合作思考:港澳胜利回归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1: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 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 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有着非凡的意义。材料2: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海峡两岸的人民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增强了信心和希望。 材料3: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与英国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 材料4: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也进入了新时代。要坚定不移把“一国两制”实践向纵深推进,奋力谱写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4.港澳顺利回归原因: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比利时前总理说,在被英国占领了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与伟大的祖国疆土连在了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为什么港澳能够实现回归呢?结合材料分析原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合作探究】香港、澳门回归要建立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有何异同?(1)特别行政区: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3)民族自治区: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教师强调: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教学过渡】是的,我们综合国力的增强保障了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那么港澳回归后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呢?继续学习 提示: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4年 12月,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 7月 1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它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响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学生活动:结合教材第67页正文部分和材料研读,回答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为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根本原因)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实行“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 给学生创设情境、展示大量图片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统一观念。通过研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以教材内容为史料,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同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拉近距离,让历史学习不再困难。通过对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做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同时加深其对这三者的认识,知道特别行政区最大的特点。
三、赞归,再创辉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 目标导学三、赞归,再创辉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思考:回归后的香港会走向如美国人的预言那样吗?材料: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封面专题——香港之死 断言香港在回归后会丧失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会被中文取代,商界会撤离香港,贪污会蔓延……“香港未来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完蛋。” 香港已死。【知识拓展】回归后的香港、澳门:从数字看回归【知识拓展】回归后的香港、澳门:从图片看回归过渡语:时隔12年后,美国的财富周刊以二十五页的篇幅探讨回归十年香港的变化,在正文开头第一句即承认“啊,我们错了”。为什么财富周刊杂志态度的转变如此之快呢,因为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依据课本P67-66页,归纳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和稳定原因?【难点突破】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结论:港澳的发展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强大的生命力 。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难点突破】新时代全面推行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播放视频】【课堂延伸】教师引出台湾,你认为台湾最终是否会回归祖国?教师总结: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为什么你如此肯定台湾会回归呢?或许,我们能从港澳的回归的原因得出答案。 听教师讲述,了解港澳回归后的繁荣以及乱港风波始末。学生回答: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最重要原因)②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③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人民渴望统一)。④ “一国两制”为港澳回归开辟了途径。⑤党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⑥新中国成立为港澳回归提供政治保障 从“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到“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从中明白任何政策都需要因时、因地加以完善,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以历史史料的展示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讲述乱港风波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了解维护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结合思维导图,完成本课的知识点梳理。一:盼归,铺平道路--“一国两制”的构想二:喜归,雪洗前耻--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三:赞归,再创辉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 总结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线索。 运用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党和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理解。
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大单元设计理念,能够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思路清晰;依据课标,培养核心素养。本节课多次运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辅助手段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地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在教授过程中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归纳知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但课堂讨论留给学生的时间不足,讨论得不够充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上还应多下功夫。
附1:板书设计
读
解
标
课
元
单
壹
析
分
材
教
元
单
贰
标
目
习
学
元
单
叁
计
设
学
教
元
单
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