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呼吸》(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呼吸的过程 学科 生物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节次 3.1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5.3.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5.3.3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课标分解 呼吸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肺通气、肺内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由呼吸运动完成;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
教材分析 《呼吸的过程》是第三章第一节《呼吸》的第2课时。教材图文并茂,讲述呼吸的全过程,描述了呼吸运动、呼吸的实质、煤气中毒等内容。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呼吸的过程,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肺活量等生物学知识。亲自实验、体会呼吸运动,测定肺活量。让学生同时结合实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人体结构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生理常识的错误的理会,往往会影响到学习内容的正确理解。如认为肺通气过程就是呼吸过程。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1)说出呼吸过程的四个环节;(2)了解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3)描述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4)理解呼吸的实质。科学思维:通过呼吸过程提升思维、判断能力。探究实践:尝试制作呼吸模型;模拟人工呼吸态度责任:(1)认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2)提升防溺水的认识;(3)认同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加强体育锻炼。
评价任务 学科知识评价量表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50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自主学习,说出呼吸过程包括的环节(5分)任务1:呼吸运动能通过自己的呼吸状况,说出吸气、呼气时胸骨、肋骨的运动变化(5分)自主学习,说出吸气、呼气过程(5分)任务2: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自主学习,说出肺内气体交换的过程(5分)自主学习,说出组织里气体交换的过程(5分)深刻理解呼吸的实质(5分)任务3:肺活量、煤气中毒、防溺水自主学习,认识到肺活量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质状况(5分)自主学习,认识到煤气中毒对呼吸的影响(5分)自主学习,认识到溺水对呼吸的影响(5分)自主学习,认识菜窖在未通风前,不能轻易下去(5分)小组合作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10分)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10分)认真倾听、互助互学(10分)合作交流中能解决问题(10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0分)总分(50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总评价备注
重点 呼吸运动;呼吸的实质
难点 呼吸的实质
材料准备 课件;视频(测肺活量)人工呼吸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哇——”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这个新生命呼吸的开始。从此,他的生活就离不开空气,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感觉一下呼吸的过程。 制造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讲授新课 任务一:阅读教材P50-52,完成下列内容1.呼吸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2.呼吸运动的过程。3.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总结: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内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等环节。实验:感受呼吸运动总结:肺通气的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胸骨、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肺也扩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胸骨、肋骨向里、向下运动;膈肌舒张,膈顶上升降。胸廓变小,肺也缩小,肺内部分气体呼出体外。)引导学生讨论:游泳时,水灭过胸部会感到呼吸比较费力,为什么?讲解: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任务二:阅读教材P50-52,完成下列内容1.什么是肺活量?2.煤气中毒症状与施救。3.下菜窖应注意什么?4.怎样做好防溺水?总结: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最多的呼出气体的量,用作评价肺功能的指标。)播放视频:测量肺活量讲解:体育锻炼对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肌的舒缩能力强,胸廓活动范围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增强)总结:煤气中毒(人体吸入一氧化碳造成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非常强,造成氧气时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组织细胞缺氧。) 下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做好防溺水。引导学生讨论:煤气中毒影响了呼吸的那一环节?溺水呢?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展示结果:(肺内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小组讨论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展示结果:(下菜窖前应先通风,并进行灯火实验;溺水会导致人窒息,是造成中小学意外身亡的第一杀手;)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煤气中毒影响气体在血液的运输溺水影响肺通气)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观察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观察能力认同体育锻炼提升安全意识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课堂练习 1.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内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等环节。2.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C ) A.肋骨上升,膈顶上升 B.肋骨下降,膈顶上升C.肋骨上升,膈顶下降 D.肋骨下降,膈顶下降3.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 来实现( D )A.呼吸运动 B.呼吸作用C.渗透作用 D.扩散作用4.人体呼吸的实质是( C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B.实现气体交换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进行呼吸运动5.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B )A.通气量 B.肺活量 C.潮气量 D.深吸气量6.溺水者在进行呼吸时,是哪一环节发生障碍( A )A.肺通气 B.肺内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完成练习题 巩固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总结:呼吸的过程; 呼吸运动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煤气中毒、下菜窖、防溺水问题 互动总结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3.1(2)呼吸的过程
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完成当堂练习题2.尝试模拟人工呼吸3.尝试制作“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型4.阅读“婴儿出生后为什么大声啼哭”,了解新生儿啼哭的原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件、呼吸模型使学生了解呼吸的过程,认同肺通气、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实现原理,理解呼吸运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思维、态度责任的核心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