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冀少版七下 第四章《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冀少版七下 第四章《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7 16:0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授课人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属于新课标中的第五大概念: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从属于这个大概念的第5个重要概念:5.5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或用文本框绘制)本单元以信息(神经冲动)为主线,先探究人体信息的获取,帮助学生了解感觉的形成过程。接下来以信息在人体内的传递、处理为线索,探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神经调节的方式,在学习生活中注意合理用脑等。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教材和教辅。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合理利用教材和教辅。自然资源。生活中资源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学生生活中的行为举动等让学生探究。网络资源。网络中关于人体神经系统、人体行为举动、学习生活的图片、科普视频、纪录片等资源丰富,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本单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以及眼、耳的卫生保健,并将此理念应用于生活之中。探究膝跳反射的形成过程。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的功能阐述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区别与联系,认同对条件反射的利用。学会在学习生活中合理用脑。本单元教学难点: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区别与联系。对神经系统新名词的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使用课标原话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五大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系统、器官等不同的结构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5.5.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5.5.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5.5.4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描述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②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的问题。③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科学用眼和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④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⑤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单元学情 (1)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眼和耳很熟悉,但对于视觉、听觉比较陌生;对于预防近视比较熟悉,但对于眼和耳的卫生保健并不是很了解;知道努力学习,但对条件反射、合理用脑等内容又知之甚少。(2)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究,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单元目标 内容目标:概述眼和耳的结构,以及视觉、听觉形成过程。描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元的结构特点。阐述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学会合理用脑。运用条件反射原理,设计一份训练小动物接收到某一具体信号前来进食的方案。学业目标:1.描述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的问题。3.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4.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重要意义。5.学会科学用眼和耳,注意眼和耳的卫生保健;积极预防脊髓灰质炎。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说出眼和耳的结构,以及视觉、听觉形成过程,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分析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的功能,以及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3.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探究踢桃反射;探究条件反射;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4.态度责任:认同眼和耳的卫生保健,学会合理用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生命健康。
达成评价表 人体神经系统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节评价要点教师评价信息的获取一、视觉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一节 信息的获取 二、听觉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二、条件反射 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第四节 合理用脑学生课堂状态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效果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优秀 □良好 □一般 □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
2.1.1信息的获取(2课时) 第1课时 视觉 任务1:眼球结构功能(10分钟) 通过观察模型,认识眼球的结构。提高观察能力。了解眼球各部分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任务2:视觉的形成(5分钟) 理解视觉的形成,形成“视觉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观点。
任务3:科学用眼(15分钟) 了解远视近视的矫正,认同近视的预防,形成科学用眼的意识。
第2课时 听觉 任务4:耳的结构(5分钟) 通过观察模型,认识眼球的结构。提高观察能力。
任务5:听觉的形成(5分钟) 理解听觉的形成,形成“听觉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观点。
任务6:方位感觉的形成(5分钟) 了解听觉的形成,认同晕车、晕船的原因。
任务7:科学用耳(5分钟) 了解耳的卫生保健,形成科学用眼的意识
任务8:其他感觉(7分钟) 了解气味、味道、冷热等感觉的形成,形成“人体通过感觉获取外界信息”的观点。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1课时) 任务9: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7分钟)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任务10:神经元的结构功能(10分钟) 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任务11:信息的传递(7分钟) 了解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关注生命健康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2课时) 第1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任务12:反射与反射弧(10分钟)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理解反射、反射弧,形成结构与功能观,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思维的能力。
任务13:非条件反射(5分钟) 了解非条件反射的特点,关注生命健康。
任务14:脊髓的功能(10分钟) 了解脊髓的功能,积极预防脊髓灰质炎,关注生命健康。
第2课时 条件反射 任务15: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
任务16:条件反射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总结条件反射与非条件面反射的区别与联系,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
任务17: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认识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了解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与普通条件反射的区别。
第四节 合理用脑(1课时) 任务18:科学合理用脑 通过资料分析,认同科学合理用脑的必要性,关注生命健康。
任务19:科学合理地学习计划 通过资料分析,认同科学合理学习计划的优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视觉
信息的获取
听觉
信息的传递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条件反射
信息的处理
合理用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