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冀少版七下4.1《信息的获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冀少版七下4.1《信息的获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7 16: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信息的获取》(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听觉 学科 生物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节次 4.1(2)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5.5.4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课标分解 耳的结构功能;听觉的形成;感觉的形成;耳与听觉的保护措施。
教材分析 《听觉》是第四章第一节《信息的获取》的第2课时。教材图文并茂,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耳的结构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它感觉的形成过程;认同保护耳与听觉的措施,做到科学用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眼部健康。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对耳有一定的的了解,在他们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耳的结构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保护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方法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1)描述耳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2)了解耳的卫生保健措施;(3)说出人体获取的外界信息。2.科学思维:通过生物现象,概括总结生命活动规律。3.态度责任:认同耳的卫生保健,做到科学用耳。
评价任务 学科知识评价量表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50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任务1:耳的结构能通过观察模型,说出耳的各部分结构。(5分)任务2:听觉的形成 说出耳廓、鼓膜、听小骨的作用。(5分)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5分)任务3:晕车、晕船说出前庭与半规管的功能(5分)说出晕车晕船的原因(5分)说出晕车晕船的预防措施(5分)任务4:科学用耳说出保护耳的主要措施(10分)任务5:其他感觉说出人体的感觉器官及其接受的信息(10分)小组合作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10分)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10分)认真倾听、互助互学(10分)合作交流中能解决问题(10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0分)总分(50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总评价备注
重点 耳的结构与功能;听觉的形成
难点 耳的结构与功能;人体获取外界信息
材料准备 课件;视频(听觉的形成);视频(噪音与耳聋)耳的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眼球结构;视觉的形成;远视近视的矫正。情景导入:刚才这几位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希望你通过今天的学习得到满意的答案。 思考、回答 通过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任务一:观察耳的结构模型,认识耳的结构。讲解:耳的结构播放视频:听觉的形成讲解:外界声音被耳郭收集后,经外耳道传至中耳,引起鼓膜振动。振动波传到听小骨,听小骨放大后传至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入脑,最后在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听觉形成,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引导学生讨论:(1)我们听远处的声音,为什么总是把手放在耳朵后面?(2)耳朵结构完好就一定等听到声音吗?任务二:阅读教材P72,注意晕车晕船的原因,及克服办法。讲解:内耳的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的刺激;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旋转运动变化未知的刺激。晕车、晕船是由于前庭、半规管对刺激过于敏感造成的。晕车晕船的人经过一定的训练和适应后是可以克服的。(前庭、半规管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能够形成方位感觉。)任务三:阅读教材P72,注意耳的卫生保健。观看视频:噪音与耳聋讲解:耳的卫生保健。设问: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物体,通过耳我们可以感受声音和方位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部位感受周围环境的信息?讲解:鼻粘膜中的嗅细胞能够接受气味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会形成嗅觉;舌上的味蕾能够接受味道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会形成味觉;皮肤上的冷、热、触、压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至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也会形成相应的感觉。 观察模型认真倾听,与老师互动观看视频认真倾听,与老师互动小组讨论展示结果:(把手放在耳朵后面,相当于加大了耳郭,可收集更多的声波;如果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到损伤,耳朵结构完好也听不到声音。)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展示结果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展示结果(耳的卫生保健:减小和消除噪音;不要用尖锐的器具掏耳;及时治疗鼻咽部炎症;减少耳机的使用;遇到巨响时,注意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慎用或不用对耳有伤害的药物。)认真倾听,与老师互动 认识耳的结构了解听觉的形成了解方位感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承上启下,制造悬念了解其它感觉的形成
课堂练习 1.耳廓的作用是( C )A.形成听觉 B.将振动放大,传至内耳C.收集声波 D.接受声波,产生振动2.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A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3.晕车、晕船与下列哪项有关( C )A.位听神经 B.耳蜗 C.前庭、半规管 D.鼓膜、听小骨4.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A )A.大脑 B.鼓膜 C.听神经 D.耳蜗5.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C)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 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这样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晕车晕船的原因耳的卫生保健其它感觉的形成 与老师一起总结 画龙点睛
板书设计 听 觉
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测试听力2.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件、耳的模型、视频等教学手段,使抽象内容直观化、清晰化。学生了解了耳结构、听觉形成,以及其它感觉的形成,认同而的卫生保健,提升了科学思维、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若将听觉的形成与视觉的形成,进行对照学习效果会更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