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冀少版七下4.3《信息的处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冀少版七下4.3《信息的处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7 17: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
课题 条件反射 学科 生物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节次 4.3(2)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5.5.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课标分解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
教材分析 《条件反射》是第四章第3节内容的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条件反射的特点与应用、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以及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等内容。教材图文并茂。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人类对条件反射的利用,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知以感性认知为主。学生在了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结构特点、反射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教师若将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生动的结合在一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大大提高。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1)通过图片资料,分析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2)结合实验,分析条件反射形成与特点2.探究实践:设计一份训练小动物接受到某一具体信号前来进食的方案。3.态度责任:认同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评价任务 学科知识评价量表任务列表评价标准(总分50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任务1: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能通过实验资料分析,说出大脑、小脑、脑干的位置与功能。(5分)自主学习,说出与条件反射的关系。(5分)任务2:条件反射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说出条件反射的特点与形成过程(10分)总结调节反射如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10分)任务3: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自主学习,说出人类特有反射活动的特点(5分)说出人类特有反射活动与一般条件反射的区别(5分)设计一份训练小动物接受到某一具体信号前来进食的方案(10)小组合作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小组内学生分工明确(10分)小组内学生的参与程度(10分)认真倾听、互助互学(10分)合作交流中能解决问题(10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10分)总分(50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总评价备注
重点
难点
材料准备 课件;视频(脑干);视频(条件反射的建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导入新课 复习: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脊髓的功能情景导入:同学们自己做实验——缩手反射,成功了吗?(学生:成功了)实验时,你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学生七嘴八舌)先缩手的实验成功,否则就是实验失败。(学生表情各异)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就好好学习今天的内容。 思考、回答顺着老师的思路进入课堂 温故知新制造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讲授新课 任务一:分析探究竟资料,说出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讲解:大脑位于脑的上部,有左右两半球组成,大脑皮层上有许多沟回。小脑位于大脑的下方,脑干位于小脑前方,与脊髓相连接。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大脑皮层上有躯体运动、感觉、语言等多个神经中枢。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任务二:大屏幕展示小狗形成“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过程。分析实例,注意下列问题:(1)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2)总结条件反射的特点。讲解:条件反射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的特点: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由反射弧完成;具有可塑性,可以建立、减弱、消退;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总结: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2)非条件反射是具体事物(食物、针扎等)刺激引起的,而条件反射是由信号刺激引起的;(3)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4)非条件反射是终生的,固定的,不会消退,而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联系:条件反射要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才能建立。辨别生活中条件反射活动与非条件反射活动讨论:在缩手反射过程中,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设问:话梅止渴、看梅止渴都属于条件反射,他们有区别吗?任务三:阅读教材P83,说出人类特有反射活动的特点讲解: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与一般条件反射活动更复杂,必须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才能完成。举例说出:人类对条件反射原理的利用 分析资料展示结果(大脑能够形成知觉;小脑维持躯体平衡,使动作协调;脑干调节躯体的基本生命活动。)认真听讲,与老师互动观看、思考展示结果:(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将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认真听讲,与老师互动练习区分分组讨论展示结果:(缩手是脊髓完成反射的结果;脊髓在完成反射的同时,将信息传给大脑,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接收到信息,形成痛觉,即感觉到疼痛。因此,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阅读教材展示结果:(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指对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形成反射活动。)认真听讲,与老师互动 了解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了解条件反射,提升科学思维的能力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承上启下,制造悬念了解人类特有反射活动的重要性了解人类对条件反射利用
课堂练习 1.调节人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D )A.大脑 B.脑神经 C.小脑 D.脑干2.“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意识和其他一切活动的人,这种病人受损伤的部位主要是( A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和脑干3.以下是反射活动与“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B )A.吮吸反射 B.杯弓蛇影C.眨眼反射 D.谈虎色变4.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 A )A.聋哑人打手势 B.鹦鹉学舌 C.宠物狗算算术 D.看梅止渴5.人类利用条件反射对动物进行训练,使之具有某项“技能”。下列动物活动不是人类训练的结果的是( C )A.导盲犬为盲人引路 B.警犬帮助警察“执行任务” C.鱼儿戏水 D.海豚顶球 完成课堂练习 及时巩固
课堂小结 条件反射的特点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板书设计 条 件 反 射
课后作业/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完成课后习题2.阅读开眼界材料“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3.设计一份训练小动物接受到某一具体信号前来进食的方案。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件、视频、探究活动,学生了解了条件反射的形成与特点,能够区别非条件反射、一般条件反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初步形成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核心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