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7 21:5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桃花源记
课题 桃花源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见课本P54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成语“世外桃源”描述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就随着陶渊明的足迹去探访桃花源。 板书: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了解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喜爱农村的田园躬耕生活,归隐后,他经常参加农事,种豆采菊,吟诗作文,描绘田园风光,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所做诗文,大多描写田园风光,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自然。以《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等为代表作。今存《陶渊明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原是《桃花源诗并序》前面的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象新颖独特,后来独立成篇,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篇。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学生标注节奏、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出示 邑人(yì) 间隔(jiàn) 语云(yù)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舍船(shě) 屋舍(shè) 豁然开朗(huò) 便要还家(yāo) 学生标注注音重点字,并动手书写识记。 2.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 师:反复诵读文章第1段,仔细琢磨诵读时在节奏上有怎样的变化。 预设①:好像越来越快了。 预设②:我感觉在读到“渔人甚异之”一句时,会慢下来一点。 师:能否说一下你感觉会慢下来一点的理由。 预设①:因为这个句子是作者向读者交代渔人的心情,比较客观,读起来就慢悠悠的。 预设②:我补充一下,渔人感到惊奇是因为看到桃林、落花那些不同寻常的景色,正因为太惊奇了,所以他就想急着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那么他的心情肯定是急切的,所以读“复前行,欲穷其林”时又要加快,而“渔人甚异之”一句的慢是为这一句的加快做铺垫。 师:这其实就是蓄势。 明确: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是时间、地点和身份的交代,所以按正常的、舒缓的节奏朗读。到了“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时,我的朗读节奏还是缓慢的,因为我想象着渔人是沿着那条溪走啊走,慢悠悠的,以致他走了多少路都忘了,他或许是悠闲的,所以读起来也不能快。可到“忽逢桃花林”一句,一个“忽”字,让我惊觉起来,出现什么特殊状况了吗?有点好奇。读下去果然,这桃林越来越让人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想看个究竟,我觉得渔人的步伐也加紧了,我情不自禁中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师:“渔人甚异之”,应该怎么读? 预设:这是作者的叙述,只是交代渔人的情况,所以节奏回到正常。后面,他的脚步肯定是越来越快的,急切想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他根本停不下来,所以要快。 师:那朗读节奏的变化与句式有没有关系呢? 预设:是不是读起来舒缓一点的都是相对长一点的句子,像“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而短句都会读得急切一些,甚至会越来越快。 师:朗读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其语速的快慢舒缓,跟语言的形式有关,与内容本身的节奏也有关,也可能与叙述视角有关。 学生放声吟诵感受美,然后教师指名一二生朗读,其他学生从音韵方面评价阅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的艺术美,提高审美品位,陶冶情操。 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自主翻译,疏通文意 利用工具书,参照注释,翻译课文,特别要圈画出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合作,释疑解难 个人在小组内提交不理解的字词句,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共识。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共同解决。 3.课堂答疑,分享成果 小组提交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答疑解惑,最后老师明确答案,并要求学生记笔记。 一词多义 课件出示 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舍:便舍船(读shě,动词,舍掉,离开)暮而归(回去) 屋舍俨然(读shè,名词,房屋)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当作,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遂与外人间隔(副词,于是、就) 遂迷,不复得路(副词,竟然) 4.当堂测试,检验成果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翻译,查漏补缺。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翻译课文,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明确作品的内容,便于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整合阅读,熟读课文 1.各小组根据翻译理解,初步概括课文各段落的内容。 预设: 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景色。 第2、3段:桃花源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民风,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4、5段:尾声,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桃花源未果。增添了神秘色彩。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由音读到义读,最后整合朗读,反复朗读课文,使得学生能尽快熟悉文本内容,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为理解作者的情怀做好准备。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一)梳理内容 1.放声朗读文章第1段,思考渔人看到了桃花林怎样的美景。 预设: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朗读文章第2段,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美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3.朗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4.“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被人打扰,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5.渔人离开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寻找时“不复得路”?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亦真亦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二)深层探究 1.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联系社会背景,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预设: 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自给自足,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和战争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种理想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2.《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预设: 文章既具有奇幻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 (1)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 (2)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 (3)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贤士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元素,坚定我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 四、布置作业 1.对照注释,疏通课文,要求能比较准确地翻译;   2.熟读并背诵课文。 3.搜集阅读陶渊明其他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怀。
板书 设计 发现桃花源 桃花源记 进入桃花源:见闻、感受 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 后遂无问津者
10 小石潭记
课题 小石潭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见课本P58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 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自然之美。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之前学过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在此地,他也写了另一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今天我们就跟随他一起,走近小石潭,感受小石潭。 板书: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了解作者 出示课件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永贞元年(805)王树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本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唐顺宗时,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但由于保守势力的疯狂反扑,改革很快失败。宪宗即位后,柳宗元先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被贬为永州司马,被放逐永州十年。回京不久便被贬到柳州,最后在柳州病逝。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知人论世的学法。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学生标注节奏、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出示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chí)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 犬牙差互(cī) 悄怆幽邃(suì) 学生标注注音重点字,并动手书写识记。 2.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放声吟诵感受美,然后教师指名一二生朗读,其他学生从音韵方面评价阅读。 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自主翻译,疏通文意 利用工具书,参照注释,翻译课文,特别要圈画出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合作,释疑解难 个人在小组内提交不理解的字词句,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共识。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共同解决。 3.课堂答疑,分享成果 小组提交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答疑解惑,最后老师明确答案,并要求学生记笔记。 预设: (1)词类活用 课件出示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2)一词多义 课件出示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动词,可以) 清: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4.当堂测试,检验成果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翻译,查漏补缺。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翻译课文,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明确作品的内容,便于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整合阅读,熟读课文 1.各小组根据翻译理解,初步概括课文各段落的内容。 预设: 第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 第2、3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 第4段: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5段: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由音读到义读,最后整合朗读,反复朗读课文,使得学生能尽快熟悉文本内容,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为理解作者的情怀做好准备。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是怎样的?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动词?找出来,试着进行评价。 预设: “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行、隔、闻、伐、取、见。 2.从“伐竹”这一细节中,你体会到作者内在的情感是怎样的?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突出他浓厚的游览兴致,表现了他内心的闲适。 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小石潭幽僻的环境特点。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文章是按照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由近及远 5.潭水和游鱼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段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水:清澈 鱼:动静相应,妙趣横生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内心的愉悦。 6.作者写小石潭源流时,依次抓住了哪些特点?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身:蜿蜒曲折 岸势:交错不齐 7.作者的感情由快乐变为凄苦,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变化的? 由“隔篁竹”听到琤琼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 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 问题探究 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有哪些特点?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随导游边移步,边观景,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抓住特征,细致描绘。写小潭水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的形状,用“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几个短语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来,令读者能够想见其奇特的状况。最精彩的是写潭中游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水中游鱼或动或静,精灵可爱;同时也通过游鱼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的微妙变化,或暂时的喜,或喜后的忧,都是与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联系在一起的。 2.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4段还要说“寂寥无人”? 预设: 其一,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的景象与作者贬谪后长期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故而有此说。 其二,这里的“无人” 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同行的五个人都是柳宗元的亲友,也经历了打击和磨难,如吴武陵也是被贬在永州,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儿子,而崔简也经历了流放。因此,这几个人心相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此,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四、布置作业 1.对照注释,疏通课文,要求能比较准确地翻译;   2.熟读并背诵课文。 3.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着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板书 设计
11 核舟记
课题 核舟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见课本P60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2.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 3.继续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 2.品味本文简洁、严密、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有一朵奇葩,就是微雕艺术,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在一艘长不盈寸、高只两黍的小船上能雕多少人和物?雕刻家是怎样进行构思的?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核舟记》,看看作者是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核舟的形状和描述舟中人物的状貌神情的。 板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了解作者。 出示课件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卷十(清代张潮编,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略有删节。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毅。王毅,字叔远,又名叔明,常熟人,号初平山人。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知人论世的学法。 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学生标注节奏、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出示 罔不(wǎng)  轩敞(chǎng)  峨冠(é) 矫首(jiǎo) 椎髻(jì) 篆章(zhuàn) 壬戌(xū) 袒露(tǎn) 箬篷(ruò) 黍米(shǔ) 糁(sǎn) 多髯(rán) 学生标注注音重点字,并动手书写识记。 2.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放声吟诵感受美,然后教师指名一二生朗读,其他学生从音韵方面评价阅读。 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自主翻译,疏通文意 利用工具书,参照注释,翻译课文,特别要圈画出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合作,释疑解难 个人在小组内提交不理解的字词句,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共识。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共同解决。 3.课堂答疑,分享成果 小组提交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答疑解惑,最后老师明确答案,并要求学生记笔记。 预设: (1)词类活用 课件出示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2)一词多义 课件出示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为:中轩敞者为舱(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3)特殊句式 课件出示 倒装句: 尝贻余核舟一(正常语序为“尝贻余一核舟”) 其两膝相比者(正常语序为“其相比两膝者”) 4.当堂测试,检验成果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翻译,查漏补缺。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5)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翻译课文,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明确作品的内容,便于对文本内涵的领悟。 整合阅读,熟读课文 1.各小组根据翻译理解,初步概括课文各段落的内容。 预设: 第1段:概括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交代了雕刻作品“核舟”的由来和主题。 第2—5段:按照船舱—船头—船尾—船顶的顺序,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各处人物的神情状貌,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第6段:总结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刻字的总数,赞扬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由音读到义读,最后整合朗读,反复朗读课文,使得学生能尽快熟悉文本内容,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为理解作者的情怀做好准备。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回顾知识。 (1)请学生熟读或背诵课文,说出文章意思,教师纠错设问,提示重点。 (2)请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材料,介绍核舟上三个主要人物的生平、思想。学生互相补充完善。 2.细节人手,发挥想象。 (1)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点引向容易忽视的细节:能雕刻百物,神形兼备的人不少,王叔远何以独称“ 奇巧”? (因为他的雕刻材料是“径寸之木”。) (2)布置任务,让学生动手“画”核舟,感受核舟尺寸这一细节的重要性,发挥想象,体会王叔远的技艺之高。 ①活动导入:看注释,课文所写的核舟究竟有多大? ②补充资料:除注释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学术论著中有关类似核舟尺寸的记载,也可提供博物馆收藏和近期考古发现的核舟的尺寸。 ③活动要求: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在纸上“画”出核舟。教师不妨提示学生可以按所有材料中的最大尺寸确定画图的区域,可以只画侧视图或俯视图,但定要按照课文内容来“刻”,尽量做到“部件”齐全,注意细节。 ④简单总结:用笔画比用刀刻容易,在纸上画比在坑坑洼洼的桃核上刻容易。我们画不下来。王叔远竟然能用刀在凹凸不平的桃核上刻出来,真是“奇巧”。 3.细察文脉,理解文思。 (1)提出问题,将学生的视线引向课文结束部分作者的感慨,为梳理文脉打开空间:除了“奇巧”,作者对王叔远的“技”还有什么别的评价?这两个评价有何不同? (“灵怪”。“奇巧”说的基本还是“人巧”,“灵怪”已经接近“天工”。作者的赞美之情在文末达到高潮。) (2)布置任务,让学生以“竟然”为中心词,选择表示递进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王叔远“技亦灵怪矣哉”的。 ①活动导入:王叔远的技艺“灵怪”在哪里?作者的赞美之情是怎样从“奇巧”发展到“灵怪”的? ②活动要求:教师指定一小组,师生共同完成示例,然后各小组自选段落,一人一句,接力完成任务。要把握住文章每段内在思路如何,各段之间的思路又是怎样的。 ③简单总结:作者先设定“背景尺寸”,然后按照空间顺序一一写来,文末又稍稍扣回。核舟的每个部分,都从略平淡处人手,而后越写越奇,由奇而绝。对读者的心理把握得很准确,文章也确实很有“奇效”。 4.内外联系,自得深趣。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领会王叔远雕刻核舟的构思,将学生对核舟的认识从技艺引向文化内涵: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可以虚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王叔远刻的“大苏泛赤壁”故事有虚构的成分吗? (2)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预习时查阅的资料和教师补充的资料,讨论两个问题:王叔远的虚构合理吗?王叔远对船头人物关系和神态的表现准确吗? ①补充资料:根据学者的研究,苏轼先后两次游赤壁时还从未见过黄庭坚,只有书信往来;当年佛印并不在赤壁一带,而是远在长江下游的润州(镇江)。因此,这三人不可能真的同游赤壁。 ②活动要求:把课文对核舟上人物的描写与自己搜集的、教师提供的资料结合起来,先解决是否有虚构的问题,重点考虑“虚构得如何”。 ③简单总结:王叔远的虚构很合理。此二人都是苏轼好友,黄庭坚还是苏门弟子,也是多次被贬官之人,自然容易与苏轼心灵相通;苏轼的思想中佛道气息浓厚,被贬官时,更易倾心佛道,所以在虚构想象中,三人当然可以同游赤壁。王叔远对人物关系、神态的表现也很到位。佛印是和尚,任情自然。苏黄都是书画诗文大家,一起欣赏 手卷是很自然的事情,二人各执手卷端, 亲密和谐。苏抚黄背,是老师的慈爱;黄指而言,似向老师请教,人物关系表现得很恰当。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是良吏好官的唯一标准,是老百姓是否觉得方便,这就是欧阳修的政绩观。这种政绩观的结果就是不求政绩。欧阳修当过好几个州的长官,从来没有像样的政绩,也不求声誉,治理风格宽松简单,不扰民。曾经有人向他请教“为政宽简而不荒废事务”的秘诀,欧阳修回答说,我所说的宽,是不苛刻急切地去满足上司的要求,我所说的简,是不要繁琐细碎什么都管。那么,欧阳修宽简治民的效果如何呢?“所至民便,既去民思”,在任时老百姓觉得方便,离任后老百姓怀念。本文,他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诠释。 四、布置作业 1.必做作业: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见《虞初新志》卷十六),简析其中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何异同。 2.选做作业。有义趣的同学可阅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了解大意后朗读,不求精细理解,但求感受文章的节奏和前味。
板书 设计 总:概括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交代“核舟”的由来和主题 核舟记 分:按照船舱—船头—船尾—船顶的顺序,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各处人物的神情状貌,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总:总结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刻字的总数,赞扬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第12课 《诗经》二首
课题 《诗经》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见课本P63
教学目标 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把握两首诗歌内在的清韵。
教学重点 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和《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魁力,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关 雎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更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1.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3.知识链接 《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读熟练) 4.个别学生朗读。 5.齐读。 6.字词学习。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参差(cēn cī) 荇菜(xìnɡ) 琴瑟(sè) 寤寐(wù mèi) 芼(mào) 7.理解诗意。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 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 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 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 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二)合作探究 1.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一个男子对一个美丽少女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明确:这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衣服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诗通过写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蒹 葭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让我们唱着歌曲《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注意读准个别生字,并以课件的形式显示标注拼音)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读熟练) 4.个别学生朗读。 5.齐读。 6.字词学习。 蒹葭(jiān jiā)   溯(sù)   晞(xī) 湄(méi) 跻(jī) 涘(sì) 沚(zhǐ) 7.理解诗意。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深层探究 1.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蒹葭、白露.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形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明确:“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情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和忧郁苦闷的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4.《蒹葭》中的“伊人”究竟为何人? 明确:长期以来,人们对《蒹葭》主题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导致了对诗中“伊人”形象有多重理解。持“爱情说”者,认为“伊人”是意中人;持“政治说”者,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持“理想说”者,认为“伊人”象征着理想。其实,无论“伊人”是何人,指的是什么,诗歌中的主人公都是经历了许多波折,一直苦苦追寻着“伊人”。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义,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难即的,不管最后主人公是否寻得“伊人”,这追寻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深秋的芦苇起兴,通过描述访求“伊人”而难得的实际情景和想象之景,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四、对比阅读 《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 相同点:《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而富有变化;都使用了双生叠韵,赋予诗歌声韵美。 不同点:《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则含蓄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关雎》《蒹葭》,掌握课下字词注释。 2.课下阅读《诗经》。
板书 设计 萌生爱意 关雎 求之不得 得之欣喜 景物:蒹葭、白鹭 蒹葭 追求“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