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11: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图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与当时宋朝大量流通的铜铁钱除字体、币纹、重量等有区别外,其它几乎相同。这说明契丹和西夏
A.都使用相同的货币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
C.都受中原文化影响 D.两个政权曾经并立
2.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崇拜孔子,先后于上京建国子监,府、州、县设学,以传授儒家学说;辽国出土的一些皇室和贵族的随葬品充满了中原气质。这些反映了
A.礼乐文明的确立 B.农牧文化的交融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科举制度的沿革
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4.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北宋( )
A.手工业技术发达 B.各民族政权交流互鉴
C.海外贸易兴盛 D.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5.澶渊之盟后,辽宋长达一百多年和平相处的对峙政局形成,改变了长期作战带来的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使人民能安居乐业。这反映出澶渊之盟
A.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B.维持了辽宋长久的和平局面
C.加剧了辽与北宋的冲突 D.不利于双方边境贸易的发展
6.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的内容有( )
A.辽、西夏向宋称臣 B.相约夹攻金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西夏一定数量的钱财物
7.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你会选择( )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割幽云十六州 D.宋金议和
8.下图中的文物可以共同佐证党项族
西夏货币和符牌
A.冶铁业发达 B.文字已创建 C.国力在增强 D.经济很繁荣
9.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赵普 B.寇准 C.岳飞 D.石守信
10.澶渊之盟后的百年间,北宋每年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人户安居,商旅不绝”。这说明( )
A.岁币支出负担沉重 B.辽宋政权不再对立
C.北宋边防压力解除 D.和议带来双赢局面
11.与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的是( )
A.西夏 B.金 C.蒙古 D.辽
12.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北宋与西夏的和议 B.当时北宋的皇帝是宋太宗
C.是南宋与金的和议 D.此后很长时间两者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13.初一(2)班历史学习小组同学正在整理部分历史信息(下框),据此判断,该组欲探究的历史主题应是( )
1.契丹族及其政权的建立 2.党项族及其政权的建立 3辽宋和战关系 4.宋夏和战关系
A.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C.辽、西夏、金和两宋的并立 D.辽、夏、金、宋、元的并立
14.某同学在学习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后,用比较法归纳两者共同点,不能入选其中的是( )
A.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要缴纳岁币
C.都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6.京剧《澶州之战》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祖 B.宋高宗 C.宋真宗 D.唐玄宗
17.10世纪初,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各部,建立政权的是
A.朱温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18.下表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时间 民族 领导人 国号
10世纪初 契丹 耶律阿保机 辽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宋
11世纪前期 党项 元昊 西夏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建立”、“宋夏和战”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20.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 )
A.民族交融 B.北宋经济发展 C.宋夏和约 D.辽宋议和
21.宋辽和议中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同时在边境设立榷场,所得利益远超“岁币”之支出,王安石甚至称“澶渊之盟”为“欢盟”。由此可见,当时
A.实力均衡下妥协是最佳选择 B.北宋无法打败辽军
C.北宋政治家比辽国更有远见 D.辽国实力远超北宋
22.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时期。其中都城在上京临潢府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蒙古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23.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24.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从后唐将领石敬瑭手中得到一块军事要地,导致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这块军事要地是( )。
A.黄河以北地区 B.燕云十六州 C.淮河以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5.如图是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图片可以印证( )
A.少数民族都使用中原文字 B.少数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
C.民族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 D.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单一
26.“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等资料,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
二、综合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当时皇帝也想南逃,但因宰相的力劝,宋真宗才至前线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打退辽军……双方订立协议,规定宋每年送给辽银30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二: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议和,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这使得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1)材料一中的“协议”历史称为什么 该“协议”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变法涉及哪些领域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和辽、西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8.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1)请为材料一的图设计一个准确的标题。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图片属于哪一种模式?材料一中的北宋政权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主要采取何种方式?
(3)唐朝时,中原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属于哪一种模式?典型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民族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观点?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商业贸易在西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夏建国以前,党项人居住在银、夏之北,千里不毛,只能用池盐与边民交易谷、麦,贸易百货都要靠中原供应。宋朝缺乏战马,需要买进西夏的马。
宋朝输出的商品中,粮食、茶叶是大宗,西夏很需要宋朝的金属品(铜、铁、锡、钱币等)。但宋朝常加以限制,每逢西夏发动进攻和边界纠纷时,宋朝常以封闭市场和禁通贸易相威胁。宋夏通好时,双方人民都欢迎开市。
(1)材料一反映宋辽之间的一次战争(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威胁都城)。请把图中空格内辽军进攻的地点和北宋都城名称写出来。
(2)据材料二,概括西夏与宋之间贸易的必要性。
(3)综上材料,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民族交流形式有哪些?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之上领公服,乃夷狄之服……小规模庆典、不是太重要的活动穿公服,重大庆典活动则穿朝服……把颜色施之于官服(官服包括公服和朝服)上,并按色区别等级……610年,五品以上,通着紫袍……贞观间又定三品服紫。
——《南京历代服饰》
材料二 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辽史》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史事所处的朝代。据材料,指出公服的源头、朝服穿着的场合以及区分官职高低的依据。
(2)材料二中“国服”指的是哪一民族的服饰?据材料,归纳服饰穿着场合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概括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特性。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除字体、币纹、重量等有区别外,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与当时宋朝大量流通的铜铁钱几乎相同,都采用圆形方孔范式,这是秦以来中原货币的规范范式,说明契丹和西夏都受中原文化影响,故C项正确;契丹和西夏各自使用自己的货币,故A项错误;“都是少数民族建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与“两个政权曾经并立”无关,故D项错误。
2.B
【详解】辽朝是由北方契丹族建立的政权,由材料“崇拜孔子,先后于上京建国子监,府、州、县设学,以传授儒家学说”“随葬品充满 了中原气质”反映了农牧文化的交融,故C项符合题意;礼乐文明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确立于西周,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中心南移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沿革,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依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元昊接受宋的封号,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要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故ABD项不符合题意;庆历和议规定,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故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择C。
4.B
【详解】根据图片“北宋钱币、契丹钱币、西夏钱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货币、西夏货币都是圆形方孔钱,说明契丹货币、西夏货币都模仿了中原北宋钱币的样式。北宋与辽、西夏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之间交流始终没有中断过。可见,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北宋货币体现了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B项正确;契丹货币、西夏货币不能反映北宋手工业技术发达,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北宋海外贸易兴盛,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北宋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依据题干“辽宋长达一百多年和平相处的对峙政局形成,改变了长期作战带来的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可见澶渊之盟维持了辽宋长久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人民的和平相处,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A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形成长期和平相处的局面,不是加剧了双方的冲突,C排除;澶渊之盟后辽宋维持长久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边境贸易的发展,D排除。故选B。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商定: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等钱物。宋夏和议规定,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因此两个和议的共同之处是北宋要向辽、宋交岁币,D项正确;宋辽和议规定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排除A项;宋辽、宋夏和议都没有相约夹攻金的内容,排除B项;宋辽、宋夏和议都规定双方开放边边境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击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A项正确;1044宋夏庆历和议,排除B项;割幽云十六州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127年,宋钦宗弟弟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东京),史称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由图片可以看出,这是西夏货币和符牌,上面都铸有文字,结合题干可知,这是党西夏文字,证明当时党项族已创建了文字,故选B项;材料没有提及货币和符牌的材质,不能证明党项族的冶铁业发达,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西夏国力和经济发展的内容,故排除C项和D项。
9.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
【详解】依据题干“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人户安居,商旅不绝”,可知说明澶渊之盟后辽宋政权维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贸易往来和边境的安定,因此和议带来双赢局面,D项正确;题干没有强调岁币支出造成北宋沉重的财政负担,排除A项;辽宋之间虽然保持长期和平的局面,但是仍然存在政权并立,北宋边防压力并没有完全解除,排除B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走,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故D项符合题意;A项西夏与宋虽有议和,但与澶渊这一地名无关,故A项与题意不符;B项金与南宋虽有议和,但与澶渊这一地名无关,故B项与题意不符;C项宋与蒙古不存在议和,故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1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宋辽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宋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宋夏和议是北宋与西夏的和议,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时北宋的皇帝是宋真宗,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的和议,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3.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根据辽宋和战关系和宋夏和战关系等可知这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B项正确;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建立统一国家,排除A项;辽没有和南宋并立,排除C项;元朝没有和辽并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特点包括:内容上宋朝都要缴纳岁币;影响上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共处,ABD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是宋辽之间议和特点,符合题意,选择C项。故选C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北方的辽和西北方向的西夏,C项正确;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方向,排除A项;金灭掉了辽,辽和金没有同时并立,排除B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题干中的“寡人”是指宋真宗。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各部,建立政权辽,故B符合题意;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其统治在黄河流域,故A不合题意;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合题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后金,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0世纪初、游牧民族”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18.C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0世纪初,在我国北方,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宋;11世纪前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局面。从而得出辽、西夏与北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C选项符合题意;早期国家的产生,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A选项不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B选项不符合题意;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D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契丹的兴起”、“西夏建立”、“宋夏和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这些史实都体现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项正确;中华文明的起源属于史前文明,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唐朝,排除B项;统一国家的建立属于秦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详解】根据图片文物可知,北宋、契丹和西夏钱币的形状都是圆形方孔,图中文物钱币都延用和效仿了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说明少数民族契丹和党项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与汉族政权北宋之间的交融,A项正确;契丹和西夏的钱币并不能说明北宋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与题目无关,排除C项;辽宋议和与西夏钱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当时辽宋势均力敌,和则两赢,斗则俱伤,“澶渊之盟”是当时实力均衡下妥协是最佳选择,A项正确;当时,宋打败了辽,“澶渊之盟”是双方政治家共识的结果,双方势均力敌,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2.C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选项C符合题意;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元,都城是大都,选项A不符合题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金,都城是上京(会宁),选项B不符合题意;西夏是党项族元吴建立的政权,都城在兴庆,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辽宋维持了暂时的和平,加强了经济的往来,在边境设置了榷场,加强贸易,例如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河北四榷场,所以答案选B。
24.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辽太宗时,契丹从后唐将领石敬瑭手中得到一块军事要地——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的冲突加剧。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
25.B
【详解】注意图片中文字信息“契丹文字”“西夏买牛契约(西夏文字)”“女真文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西夏和金政权建立后,仿效中原王朝创制(或颁行)了契丹文字、西夏文字和女真文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少数民族都使用中原文字不符合史实,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排除A项;民族之间以和平交往无关,不符合题干中原文化影响少数民族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不能体现文化比较单一,排除D项。故选B项。
26.C
【详解】契丹族兴起后建立了辽,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北宋和党项西夏和战,反映了北宋汉族政权和周边契丹族、党项族关系的发展,C项正确;中华文明起源于远古时代,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并不是大一统时代,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反映的是唐朝,排除D项。故选C项。
27.(1)澶渊之盟;协议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时间和平局面。
(2)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经济、军事和教育。
(3)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详解】(1)史称:根据所学可知,1005年辽和北宋达成澶渊之盟,当时北宋的宰相是寇准。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订立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目的:根据“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北宋财政入不敷出”,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领域: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方面: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军事方面: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用人方面: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3)综合材料可知,北宋和辽、西夏之间有战有和,其中和是主流。
28.(1)(辽宋夏)民族政权并立(或“北宋形势图”等)。
(2)第二种;和平妥协。
(3)第三种;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唐番友好交往”等)。
(4)赞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地图可知,北宋时期,与辽、西夏等政权并立,因此,将标题定为:民族政权并立(或“北宋形势图”等)。
(2)根据材料二中“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可知,材料一中的民族政权并立属于第二种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与周边的政权之间战争不断,但更多的时间是和平,且北宋的和平是通过妥协谈判换来的。
(3)根据材料二中“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可知,中原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属于第三种模式。典型的代表是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因此,赞同该观点。
29.(1)上:澶州;下:东京
(2)加强了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西夏的政治经济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战争;议和;建立互市。
【详解】(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由此观察题干图示可知,上面的空格是澶州,下面的空格是北宋都城开封。
(2)必要性:由材料“商业贸易在西夏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夏建国以前,党项人居住在银、夏之北,千里不毛,只能用池盐与边民交易谷、麦,贸易百货都要靠中原供应。宋朝缺乏战马,需要买进西夏的马。”“西夏很需要宋朝的金属品(铜、铁、锡、钱币等)”可知,西夏与宋之间贸易对西夏的政治经济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材料“宋夏通好时,双方人民都欢迎开市。”可知,西夏与宋之间贸易是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需要。
(3)形式:由材料一可知,北宋与辽的交流形式是议和;由材料二可知,北宋与西夏的的民族交流形式是建立互市。
30.(1)朝代:隋朝、唐朝。源头:夷狄等以前穿的民族服装。场合:重大庆典活动。依据:官服的颜色。
(2)民族:契丹族。变化:国服与汉服并重到重大活动均穿汉服。原因:受汉族服饰的影响。
(3)呈现出明显的民族交融的特征。
【详解】(1)朝代:根据材料一“610年,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隋朝。隋朝的起止时间为581—618年。根据材料一“贞观间又定三品服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指唐朝。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据此可知,材料一史事所处的朝代为隋朝、唐朝。源头:根据材料一“今之上领公服,乃夷狄之服”可知,公服的源头是夷狄等以前穿的民族服装。场合:根据材料一“重大庆典活动则穿朝服”可知,朝服穿着的场合是重大庆典活动。依据:根据材料一“把颜色施之于官服(官服包括公服和朝服)上,并按色区别等级”可知,区分官职高低的依据是官服的颜色。
(2)民族:根据材料二出处《辽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因此,材料二中“国服”指的是契丹族的服饰。变化:根据材料二“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联系所学可知,汉服在辽的地位不断提高,直至与契丹传统服饰“国服”地位相同。而且到重大活动均穿汉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辽国历史上,汉服的风潮是汹涌而来,无论从中央朝廷还是地方无不受到冲击。“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失”。由此可见,打破了“番臣皆胡服”的风俗,契丹官方服饰越来越汉化。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服饰的变化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的历史主旋律,所以,这一时期服饰变化的特性是呈现出明显的民族交融的特征。